第二章燕王朱棣拼死一搏(连载二)

寻雁谈历史 2023-06-11 15:37:02

朱棣画像

朱允炆继位后,以坐不住、等不起的迫切心情开始谋划削藩之事。怎么削?他找来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卿黄子澄商量。黄子澄建议,可以私下发动官员检举藩王们的劣迹,然后朝廷将他们一一削除。齐泰说,单靠检举藩王们欺男霸女的小事,并不能达到全部削藩的目的。只有用谋反这样的大罪名,才能一个个将他们削除。黄子澄对齐泰的意见表示同意,但是从哪个藩王先下手?齐泰认为,燕王朱棣势力最大,威望最高,应先把他搞定,剩下的藩王都好办。最为重要的是,燕王志广气刚,说燕王谋反,大家都会相信。

但黄子澄觉得,燕王朱棣做事谨小慎微,不留把柄,遵纪守法,如果说他谋反,恐怕天下人都不信。黄子澄提议先抓封在开封的老五周王朱橚,朱橚本身就不检点,加上朱橚和四哥燕王朱棣一母同胞,都是马皇后的儿子,两人关系又非同一般,朝廷抓周王朱橚,燕王朱棣必然会来救。如果燕王朱棣来救,朝廷就师出有名了,届时可顺手平定燕王朱棣。

建文帝朱允炆看着唾沫横飞、神采奕奕的黄子澄,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颇有遥想公瑾当年的味道,于是同意这个办法。当年7月,朱元璋去世两个月后,朝廷开始削藩,建文帝命曹国公李景隆率兵至河南开封周王府,解除了周王朱橚的护卫武装,将周王朱橚一家全部抓获,押到南京。建文帝对这个成果很高兴,觉得黄子澄、齐泰、李景隆这些人很会办事,于是对他们进一步信任。不过,燕王朱棣并非傻子,他没有发一兵一卒救五弟周王朱橚。黄子澄、齐泰的如意算盘落空。

建文帝将周王朱橚的不法事迹发给作为宗人府右宗正的燕王朱棣议罪,如果朱棣偏袒周王,朝廷就可以将燕王一同治罪。燕王的回复很简短,但无懈可击。意思是说,如果周王谋反只是形迹可疑,没有实际行动的证据,就请建文帝念在骨肉之情的份上,从宽处理;如果周王谋反证据确凿,那就按照祖训办。

建文帝见到燕王的回复,味同嚼蜡。他自始至终没有亲自召见自己这位已被抓到南京的五叔,也不知是真不想见他还是心虚不好意思见他,过了不久即下令将五叔周王朱橚废为庶人并流放云南,让他远离中原,并严加看管。

21岁的建文帝对此还是感到满意的,他没想到平时骄横跋扈的五叔会束手就擒,对周王的成功处理让他感受到皇权无上的威力。通过这件事,建文帝对削藩一事放松了警惕,他觉得那些威风凛凛的叔王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搞定。

黄子澄也有偶尔清醒的时候,他劝建文帝一鼓作气拿下燕王朱棣,他告诉建文帝,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早先太祖就想传位给燕王朱棣,要不是当时我们几位大臣们力保,陛下您差点就与皇位失之交臂。当前这个节骨眼山,应该乘势追击,一举削除燕王,燕王一旦平定,天下就稳了。

建文帝说,燕王奉公守法,朝廷师出无名。再说,以燕王长期经营北方的实力和人望,朝廷恐怕没那么容易搞定他。黄子澄告诉建文帝,现在燕王身体欠佳,加上近期北方虏寇异常活动,朝廷可以以边防作战需要,调走燕王的护卫,然后再将他全家抓获。

建文帝犹豫了,没有立即发兵征讨燕王,而是采取了折中的办法。十一月,他任命锦衣卫出身的谢贵为北平都指挥使、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负责窥探燕王府的动静,看看能否寻找到燕王谋反的证据。

第二年,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正月,朝廷策反了燕王长史葛诚,燕王府已经无秘密可言。三月,建文帝下令宋忠、徐凯、耿瓛等人率领大军分驻扎开平、临清、山海关,对北平城进行外围包抄。是锦衣卫出身,朱允炆给了宋忠3万大军,包括燕王朱棣原先的的护卫。

徐凯是四川都指挥使出身,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耿瓛是长兴侯耿炳文之子,他的夫人是朱允炆的姐姐江都公主。同时,为了进一步削弱燕王的影响力,北平城内的北平卫和永清卫官军,被分别调往彰德府(今河南安阳)和顺德府(今河北邢台)驻扎。燕王朱棣只剩下800名护卫亲兵守卫燕王府。

完成这些工作后,建文帝还是没有发起抓捕燕王的行动。他想先看住燕王,等待燕王谋反的证据,而燕王装疯卖傻,没有给朝廷的人任何把柄。

四月,建文帝进一步采取行动,一口气削了齐、湘、代三位亲王,齐王朱榑、代王朱桂被朱允炆贬为庶民,并将其软禁了起来。其中,湘王朱柏不堪受辱,为维护自己的名节,竟然举家自焚。湘王朱柏的悲惨遭遇,引起了天下人的同情。湘王朱柏的死并没有让朱允炆有丝毫愧疚,反而给湘王赐了个恶谥:戾。这个谥基本是人神共愤的意思。不久,又削了岷王朱楩。

朱允炆削除5位叔王的做法都一样,就是一杆子干到底,没有警告、没有批评教育、没有削除护卫等循序渐进的环节,直接将他们废为庶人。

六月,北平都指挥使谢贵已经安排上万士兵包围了燕王府,并在王府外操练兵马,磨刀霍霍。他在等朝廷的进一步指示,只要朝廷一声令下,就可率军杀进王府,活捉燕王。 不久,朝廷正式下令削除燕王朱棣的爵位,不过很奇怪,朝廷并没有下令谢贵和张芮等带兵进燕王府抓燕王。

燕王朱棣越来感觉到事态严重不妙,已到生死存亡的关头,但朱棣下不了决心,若是起兵造反,一旦失败,那全家将万劫不复,如果束手就擒,侄子建文帝最多就是将其一家软禁,并无性命之忧。

这时,他手下得力干将张玉、朱能等说,再不采取行动就只有任人宰割了,这样死,不甘心,死也要死得其所。老和尚姚广孝也建议尽快采取行动,说是天意难违,天心在燕王。朱棣本身天资不凡,时年39岁的他,经过长期历练,使得他性格更加坚毅。他已经练就了让手下信赖的本领,不笑自亲、不吹自尊、不怒自威,开口说话就能让人汹涌澎湃,群情激昂。

事已至此,朱棣下了决心要反抗,要自保,要挽救危亡。如何采取行动?朱棣和手下讨论过后,认为擒贼先擒王,先抓住谢贵和张芮这两位北平军政主官。张玉问,要抓这两人不容易。朱棣说,用计,这两人之前一直要求燕王府交出王府内的朝廷要犯,现在可派人传话给他们,让他们亲自来将人带走。

不久,这两位老臣果然不带一兵一卒进了王府,真是大意了。他们进门就被燕王府的士兵抓住,朱棣让他们投降,两人不投降,当场被杀。王府外的朝廷军队得知两位老板被杀,一下子群龙无首,散的散,跑的跑,甚至加入朱棣集团。朱棣率军一天之内占领北平城,迅速控制了局面。

这天是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初五,朱棣以“清君侧”为名武装反抗朝廷削藩,自称“奉天靖难”。“奉天”代表替天行道,“靖难”意指平定祸乱、扫平奸臣,朱棣要向社会各界表达的意思就他要替皇帝扫除朝廷的奸臣黄子澄、齐泰等人。

杀了谢贵和张芮后,朱棣给朝廷上了一封奏折,大意是说,皇考太祖朱元璋封藩诸子,屏藩帝室,目的是保朱家江山万万年。现朝廷被奸臣蒙蔽,大搞削藩,短时间削除了五王,太过分了。自己在北平守藩20年,遵纪守法,也被奸臣诬陷残害。希望皇上能认清形势,清除奸臣,停止削藩。如果皇上不听,朱棣将根据《皇明祖训》“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的要求,领兵征讨,请皇上三思。

谢贵享年64岁,他是东晋名相谢安的40世裔孙。“关中良将唯王猛,天下苍生望谢安”,谢贵的这位老祖宗曾经挽救过东晋王朝,而谢贵明显缺乏老祖宗那样的绝世才华。他很早就参加了朱元璋的起义军,但在洪武朝只当到了正三品的河南卫指挥佥事,而比他仅大一岁的耿炳文却是开国二十八侯之一。

第二天,北平东边的通州守将率军主动归附燕王;七月初八,燕王率军攻破蓟州,同一天,遵化、密云守军归附燕王;七月十一,朱棣攻破居庸关;七月十六,攻破怀来;七月十八,永平府(今河北卢龙县)归附。七月二十七,占领松亭关。22天时间,北平周围全部纳入燕王体系,朱棣的兵力从800人变成数万人。

怀来一战是关键一战,宋忠的三万精锐大军全军覆没,本人被活捉处死。前面说过,这三万人里有朱棣原先的三个护卫,这些护卫上至军官下至士兵都是朱棣的老部下,宋忠本人也曾是朱棣的手下,跟随朱棣北征过蒙古,这样的军队在燕王面前很容易土崩瓦解。朱棣对宋忠很了解,说他轻躁寡谋、狠愎自用,他的官是靠拍马屁和用钱买来的。

朱允炆即位时,朝廷已经基本没有大才,开国功臣被杀的被杀,老死的老死,病死的病死,仅剩下长兴侯耿炳文(64岁)、武定侯郭英(63岁)等人,相比于傅友德、廖永忠,这两位算是才能平庸之辈。在朝廷辅助建文帝的,除了一群开国功臣的纨绔二代,就只剩下一帮没见过大阵仗的书生,这些书生以太常卿黄子澄、兵部尚书齐泰、翰林学士方孝孺等为杰出代表。

就在朱允炆成为皇太孙的次年,朱元璋以梁国公蓝玉谋反为名将其诛杀,顺带杀了一万五千多官员及家属,包括十三侯爵、二伯爵,这是朱元璋对功臣宿将进行的最后一次清洗。

蓝玉是常遇春的小舅子,是朱标原配太子妃的亲舅舅,他出生何年已不知,但可以推断要比朱元璋小耿炳文要小不少,耿炳文是洪武三年第一批开国侯爵,蓝玉是洪武十二年才获得侯爵。此人有胆有谋,勇敢善战,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他率大军在捕鱼儿海中大破北元,基本摧毁北元职官体系,封狼居胥,名震天下。

北征返程,蓝玉率大军夜抵长城喜峰关,守关官员按例不开门,蓝玉便纵兵毁关,破门而入。皇帝朱元璋虽然对此深恶痛绝,但念在蓝玉功劳巨大,所以当时没有处分他。

要是北平都指挥使不是锦衣卫出身的谢贵,而是是久经考验的蓝玉,蓝玉会单刀赴会燕王府吗?蓝玉虽然小时候读书不多,但他在这方面天赋秉异,料想他不但不会进燕王府,而且会派兵杀进燕王府。朝廷不就是要抓燕王吗?没有燕王造反的证据,后面再补手续就是了。

皇祖朱元璋对官员的屠杀持续了20多年,不但把能人杀光了,也把官员的精气神杀没了。没人敢作敢为敢冒险了。

建文帝得知燕王起兵的消息并不震惊,他苦苦等待的证据终于来了。他一面要求部署在北平附近的部队平叛,一面任命长兴侯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率13万大军北伐燕王。耿炳文和朱棣率领的燕军在河北雄县初战不利,损兵折将,甚至有部分部队临阵倒戈。有人说耿炳文在此战中阵亡,也有人说他被朝廷召回,真相不得而知,不久朝廷派曹国公李景隆接替了征虏大将军的位子。

十月下旬至十一日,李景隆率大军于燕军在郑村坝会战。燕军连破李景隆七营,李景隆见战事不利,下令所有军队轻装撤退,将数十万人的辎重物资全部留给了燕军。李景隆撤退时没有提前通知正在围攻北平城的朝廷军队,燕军轻易击溃了这些孤立无援的中央军,又获得大批物资。 李景隆率军撤回德州,丧师十余万人。

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李景隆从山东德州,郭英从河北真定誓师北伐燕军,号称共60万大军,与朱棣在白沟河大战,李景隆先胜后败,一部被歼,大部向朱棣投降,李景隆率几万残兵退守济南。半年之内折损朝廷数十万大军,建文帝只好再次换将,撤了他的职,任命盛庸为平燕将军,任命铁铉为山东布政使加兵部尚衔坚守济南,朝廷已转为守势。

李景隆是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的亲儿子,朱棣是他的亲表叔。建文帝朱允炆是他的从表弟。李文忠的军事才华是得到朱元璋肯定的,朱元璋早年说过,除了徐达和常遇春,李文忠排第三。虎父无犬子,再不济也不至于这么差。不过朱棣是藐视李景隆的,说他和他的队伍政令不修、纪律不整、上下异心、死生离志,必败。

不过,李景隆一开始是有机会打败朱棣的。白沟河大战时,李景隆率领的中央军起先占据着优势,并有机会用火枪击杀朱棣,但李景隆并没有下令火枪队向朱棣开枪。因此,朝中不少人怀疑李景隆被朱棣策反了,是朱棣的第五纵队。黄子澄等人要求建文帝处死李景隆,但是建文帝没有做进一步追究。

盛庸和铁铉的表现并没有建文帝和朝廷失望,朱棣迟迟攻不下济南。建文二年(1400年)十二月,朱棣率燕进攻东昌(今山东聊城),与平燕将军盛庸大战,朱棣本人一度被盛庸重重包围。朱棣的手下张玉、朱能分兵两路来救,朱棣突围而出,但张玉没能突围出来,最后战死,时年57岁。这是中央军的第一次大捷,消息传到朝廷,建文帝还特地祭告祖庙。

张玉是河南开封人,早期在元朝当官,官至枢密院知院,元朝灭亡后,他跟随随元顺帝逃亡漠北,直到洪武十八年(1385年)才归附明朝,现在济南、安庆等地任职。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将张玉用给了朱棣,张玉担任燕山左护卫指挥佥事,正四品武官。朱棣得此人如获至宝,张玉不但英勇善战,而且多谋。朱棣登基后,追封他为荣国公,之后又追封河间王,他的子孙世袭英国公爵位,直到明朝灭亡。

盛庸刚开始以耿炳文参将的身份参加伐燕战争,在之前已经是正二品都指挥使。盛庸接守平燕将军时,朝廷的兵员和粮草都不再像之前那样充裕。但是盛庸几次打败朱棣,斩其大将多人,济南始终没有丢失。朝廷若是一被开始用这样的人当主帅伐燕,燕王府早已被踏平。朱棣即位后,任命盛庸继续守山东,但不久被弹劾,盛庸自杀身亡。

盛庸身世是个迷,不知道他哪年出生,也不知道他是哪里人,可能朱棣和子孙都不愿意提及此人,想让他彻底消失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就当从来没有来过。不过,后世人在江苏宜兴发现了盛庸墓碑,碑上有“明始祖晋封历城侯平燕将军显始祖考讳庸公”字样,是盛庸的后代在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重修的,这说明盛庸后继有人。

靖难战争打了3年多,双方势均力敌,越拖下去对朱棣越不利。为此,朱棣采取姚广孝的建议,冒着腹背受敌的危险,亲自率大军绕开中央军盛庸、铁璇、梅殷等人的防区,单刀杀到南京江北,朝廷的水军这时也鬼使神差地向朱棣投降,朱棣率军乘船渡过长江,来到南京城外。建文帝派出在南京城的其他叔王、姑妈堂姑妈等去见朱棣,说可以裂土而治。

朱棣表示,割地是不可能的,皇考九死一生混一区宇,这么能割地而治?只要朝廷交出奸臣,我就率军回北平,老老实实当燕王,并且向苍天发誓。朱棣的态度是一如既往的,他一开始就是说诛奸臣、清君侧,如今包围了南京城,还是坚持说自己是清君侧,不是抢皇位。差点连我都信了。

但是,建文帝不相信他四叔说的话。他一面安排诸位叔王和李景隆等守南京城的各个城门,一面派黄子澄、齐泰等人出城募兵。黄子澄告诉建文帝,南京城还有20万兵马,可以坚守,等天下勤王兵马来到后,内外夹击,燕军必败。

建文帝最后一次听信了黄子澄,决定坚守南京城。不料,负责守卫金川门的十九叔谷王朱橞和曹国公李景隆打开金川门迎接朱棣大军。得知消息后,建文帝亲手杀死了朱棣的小舅子徐增寿。徐增寿是徐达的第四子,他对姐夫朱棣的靖难事业十分支持,经常为朱棣通报朝廷方面的消息,屡次向朱棣密告报南京城的城防部署,被建文帝发觉后被软禁,直到被杀。永乐二年(1404年),朱棣追封其为定国公,子孙世袭,直到明亡。

建文帝放火烧了皇宫,和皇后马氏、太子朱文奎一起自焚而亡,死也不当朱棣的俘虏,结束了悲情而短暂的一生。朱允炆在军事上并未输给朱棣,主要是失败在政治上。根本原因是败在年轻,败在经验不足。

很多人说,建文帝没有死,说是化妆成和尚逃跑了。说是浙江、山东、贵州、福建等地有建文帝活动或是墓葬的相关遗迹,《明末纪事本末》就是持有这种观点。其实,综合来看,建文帝一定死于那场大火,不死他就不是建文帝,这种刚烈而又好面子的人,不会苟且偷生,更不会做俘虏。再说,就算不自杀,心狠手辣的四叔朱棣也容不了他。朱棣的后代,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校就是建文帝朱允炆的的转世灵童,两个人太像了,都是性情刚烈,盲目套用成法办事,不懂变通,一意孤行,失败后自杀身亡。

明太祖朱元璋很早就建立了全国范围的保甲制度,对全民采取实名身份管理,对全社会实行网格化管理。在明朝初年,不要说长期藏一个大活人,就是藏一头猪,早晚也会被发现。洪武时期,曾经因为有个村子知道朝廷侵犯逃跑的情况而不报告官府,太祖朱元璋遂将全村人屠杀。

朱棣靖难反抗建文帝期间,朱元璋的其他儿子在干嘛?

综上,除了早死的和年幼的,在靖难之役中真正有能力插手的就是老二秦王、老三晋王、老六楚王、老十一蜀王、老十四肃王、老十五辽王、老十六庆王、老十七宁王、老十九谷王,共九位。一一来 看:

老二秦王家。继位的是朱棣的侄子朱尚炳,靖难之役这几年,安心在西安吃肉夹馍,插不上话。

老三晋王家。继位的是朱棣的侄子朱济熺,靖难之役这几年,一直在太原吃刀削面,插不上手。

老六楚王朱桢。此前多次受朝廷委派,带兵镇压西南少数民族,颇有战功,有一定的军事指挥才能,靖难之役的时候他坐镇武昌看热闹,不明确支持谁。

老十一蜀王朱椿。成都很远,进出不方便。乐得在成都打麻将,泡温泉,日子舒坦得很。据说有暗地里为燕王提供物资。

老十四肃王朱楧。封地原来在张掖,真是太远了,建文元年朝廷同意他移镇兰州,这时候他正忙着建兰州的新王府,没心思理会朱棣和朱允炆的事情。

老十五辽王朱植。原本驻守辽东,靖难之役爆发,朱棣攻克山海关,切断了辽东与内地联系,朱植走海路回到内地,朱棣靖难成功后,虽然对他有点不满,但是做哥哥的还是宽宏大量,原谅了这个弟弟,并为朱植找了个好地方--荆州,让他到这里就藩。辽藩嘉靖年间被废除。

老十六庆王朱栴。封地在宁夏银川,正在满着屯田和新王府的事情,加上初来乍到,西北贫瘠,实在帮不上谁的忙。

老十七宁王朱权。封地在蒙古赤峰。手握重兵,被朱棣连哄带骗拉上造反的贼船,一起造反,朱棣要是没有这个弟弟支持,大事难成。

老十九朱橞。封地在宣府,有一定实力。朱棣起兵造反后,他吓得急忙跑回南京赵建文帝。3年后,朱棣率大军杀到南京城下,朱橞受建文帝命令率军守金川门,结果他和大将李景隆一起开门迎接朱棣大军进城。

从上述史料分析来看,即便建文帝一开始就削除了5位叔王,搞得人心惶惶,但是其他藩王一开始还是心向朝廷的。因为当时的建文朝廷很强大,拥兵百万,粮草充足,对付一个朱棣,本应是绰绰有余。所以他们这些人大多数不敢和朱棣来往,不敢支持朱棣,怕得罪朝廷。这再一次说明,建文帝的削藩不是真正的削藩,而是整治违法犯罪的藩王;对于遵纪守法的藩王,朝廷照样优待。

建文帝的削藩是依照《皇明祖训》办事,并不是为了削藩而削藩,是谁触犯了《皇明祖训》就修理谁,对事不对人。所以后世专家说,建文削藩无计划、无准备,原因就在这里。这种削藩,目的是为了维护朝廷的纲纪,是学习祖父朱元璋的治国风格,朱元璋屠杀功臣,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功臣不法,按照大明朝的法律,这些人死不足惜。

朱棣进南京城的这一天是六月十三。随即,诸将、诸王、诸大臣三次劝进,请朱棣即皇帝位,但朱棣不同意。第四次是文武大臣一起劝进,朱棣还是不同意。

六月十七日一早,朱棣去孝陵祭拜父母,大哭。准备回去,这是他的弟弟们和文武大臣准备了皇帝的仪仗队、法驾、宝玺迎接朱棣,朱棣被众人围住不得脱身,被大家架上了皇帝专车,提前组织好的现场群众这时山呼万岁,一路山欢声雷动,彩旗飘飘,朱棣跟着他们回到奉天殿,举行了登基大典。看到这里,感觉像是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在开封陈桥驿的故事。

朱棣称帝后,对大哥朱标家进行了清算,他将朱标复称懿文太子。原先,朱标去后世,父皇朱元璋赐给他谥号“懿文”,人称懿文太子。建文帝登基后,追尊父亲朱标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建文帝追尊父亲朱标为孝康皇帝。这没什么奇怪,但是庙号兴宗就让人诧异了,因为朱兴宗曾是朱元璋用过的名字。

朱标的其他儿子,也遭到了打击。长子朱雄英、次子朱允炆都没了,此时还剩三子朱允熥、四子朱允熞、五子朱允熙共三个儿子。来看:看他们三人的遭遇

三子朱允熥。洪武十一年(1378年)出生,仅比建文帝小一岁,建文元年(1399年)被封为吴王。朱棣登基的第二个月(1402年七月),将朱允熥降为广泽王(郡王),当天就将他打发去福建漳州府,一天都不能停留。4个月后,朱允熥被四叔朱棣召回南京,废为庶人,理由是先前不能匡正二哥建文帝的过错,事后心怀怨恨。

此后,朱允熥被四叔朱棣关押在老家凤阳皇家监狱。永乐十五年(1417年)九月,朱允熥死在了凤阳皇家监狱,时年37岁,朱棣下令将其厚葬。有一儿子,后世称为吴庶人,在凤阳皇家监狱被关押到明英宗天顺元年(1457年)十月才被放出来,后来虽然娶妻生子,但是到明孝宗弘治年间(1487-1505年),朱允熥还是绝了后。

四子朱允熞。洪武十八年(1385年)出生,建文元年(1399年)被封为衡王。朱棣登基的第二个月(1402年七月),将朱允熞降为怀恩王(郡王),当天就将他打发去江西建昌府(今南城县),一天都不能停留。4个月后,和三哥朱允熥一起被四叔朱棣召回南京废为庶人,和三哥被废的理由也一样,之后也被关押在老家凤阳皇家监狱。

大概也是在永乐十五年(1417年)去世,和三哥朱允熥去世的时间差不多,《明史》和《明太宗实录》没有明确记载朱允熞的死亡时间和原因,朱允熞没有子嗣,绝后。

五子朱允熙。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出生,建文元年(1399年)被封为徐王。朱棣登基的第二个月(1402年七月),将朱允熙降为敷惠王(郡王)。因为年幼,朱允熙被四叔朱棣安排和母亲吕氏一起为父亲朱标守陵。永乐二年(1404年)三月,被四叔朱棣改封为瓯宁王,以便承袭懿文皇太子朱标的祭祀工作。

永乐四年(1406年)十二月,朱标的陵园着火,朱允熙因此受到惊吓,不久病死,时年15岁,他没有来得及成家,所以没有子嗣。《明太宗实录》记载,朱棣非常喜欢朱允熙。朱棣是个老心机婊,抢了人家家里的皇位,还说十分喜欢人家,这话说出来也不怕没人信。

○瓯宁王薨,王,讳允熙,懿文太子季子也, 建文中封徐王, 上即位封敷惠王,永乐二年改封瓯宁王,以奉懿文之祀。王聪慧端谨,上素爱之。(《明太宗实录》卷六十二 )

到永乐十五年(1417年),大哥懿文太子朱标的四个儿子算是被朱棣全部收拾干净了,一个不留。建文帝朱允炆的两个儿子也没有好下场,大儿子是太子朱文奎,当时和父皇建文帝一起死于大火。二儿子叫朱文圭,生于建文三年(1401年),朱棣登基后,将还在襁褓之中的朱文圭安排住进了凤阳皇家监狱,后世称他为建庶人。

直到明英宗天顺元年(1457年)十月,朱文圭才和吴庶人一起被明英宗朱祁镇放出来。朱文圭和吴庶人一样,出狱后都被监视居住,没有行动自由。虽然后来娶妻生子,但是也和吴庶人一样,在明孝宗弘治年间(1487年-1505年)绝了后。

朱棣和他的子孙,最终把大哥懿文太子朱标弄得断子绝孙。说句良心话,太子朱标当年待四弟燕王朱棣并不薄,建文帝朱允炆上台后虽然强势削藩,但是从头至尾并未伤害朱棣和朱棣的家人,朱棣这样对待大哥朱标和侄子建文帝,于情于理于法都做过了头。

如果建文帝不这么急着削藩,慢慢来,保持耐心,等待时机,那么他的皇位不至于会被人抢了,建文帝的年轻和鲁莽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

朱棣登基后,建文帝逐渐成为朝廷上下讳莫如深的话题,很少公开提及,算是政治禁区。172年后,万历二年(1574年)十月的一天,11岁的万历皇帝朱翊钧正在听大臣讲学,万历皇帝突然向公开向大臣们问起建文帝朱允炆的事:建文帝当年是不是真的从密道逃跑了?这个问题让大臣们很为难,如何回答呢?既然是皇帝主动问起,内阁首辅张居正只好出来作答。

张居正说,此事在国史里没有明确记载,根据先朝大臣口口相传,说是当年成祖皇帝朱棣率靖难之师进入南京城时,建文帝化妆成和尚从密道出走了,此后云游四方,没人知道他究竟去了哪里。正统年间(1436-1449年),有人在云南发现一处石壁上有“流落江湖数十秋”的题词,当时有御史觉得不对劲,于是做了调查,找到一老和尚,自称建文帝,后来带到北京验证身份,大家认为是建文帝,当时这位老和尚已经七八十岁了,后来就没有下文了。万历皇帝越听越好奇,于是叫张居正把全诗读给自己听。

听完张居正的朗读后,万历皇帝感慨万分,觉得意犹未尽,为此让张居正把全诗抄下来给自己看。张居正把诗抄好了,并且抄写了明太祖朱元璋御制的《圣祖皇陵碑》及《御制文集》,一并呈送给万历皇帝。第二天,万历皇帝又召见张居正,张居正告诉万历皇帝,这些疑似建文帝的诗,说的是亡国之事和失去皇位的言辞,皇上可引以为戒,但没有必要当回事。希望皇上认真学习《圣祖皇陵碑》及《御制文集》,体会祖宗创业的艰难和高深莫测的帝王术,效法祖宗,把祖宗的江山传承好、维护好、发展好。

张居正的意思是对这种无聊的问题,皇上没有必要过于关心,没有实际意义,皇上应该好好学习祖宗留下来的珍贵资料。第二天,万历皇帝又召见了张居正,说:《圣祖皇陵碑》,朕看了很多遍,每每看后,都心痛无比。借这个机会,张居正花了大半天时间,把明太祖朱元璋的血泪家史和艰苦创业史又向万历皇帝简要叙述了一遍,给年少的万历皇帝上了一堂忆苦思甜的政治课。

张居正对这个问题的处置,着实显示了他官场老油条的高超应对技术。建文帝去向本身没有历史结论,是一笔糊涂账。对这件事,张居正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没有肯定或是否定建文帝当时是否逃走了,张居正只是把自己听到的或是看到的信息告诉皇帝,这是非常高明的。即便张居正通过大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建文帝当时烧死了,也不能告诉皇帝。历史遗留问题,把你听说的、有出处的信息告诉皇帝就行了,不必发表自己的判断,因为真的无法判断。

燕王朱棣起兵造反并非蓄谋已久,而是被建文帝朱允炆逼反的。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后,皇太孙朱允炆根据朱元璋的遗训,禁止各位叔王进京吊唁,以免皇位被抢。7天后,皇太孙将朱元璋安葬在明孝陵。燕王朱棣得知消息后,已经从封地北平赶到江苏淮安,但是被朝廷的人挡了回去。

朱棣只好按照朝廷的命令,回了北平,但是派出了全部3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赴南京奔丧。如果这时候朱棣想谋反,必然不会将3个儿子全部送到南京吊唁,这等于是送给建文帝做人质,更要命的是,朱棣在好几年前已经丧失生育能力。

这年七月,建文帝朱允炆先将五叔周王朱橚削除,四叔燕王朱棣并没有因此有异常举动。十一月,建文帝朱允炆安排刑部侍郎张昺出任北平布政使,任命谢贵、张信为北平都指挥使,让他们严密监视燕王朱棣的举动。此后,朱棣的护卫不断被调走,朱棣原先有大约5500名护卫,后来只剩下800名护卫在身边。到了第二年四月和六月,七叔齐王朱榑、十二叔湘王朱柏、十三叔代王朱桂、十八叔岷王朱楩等4位藩王陆续被建文帝削除,燕王朱棣早已感受到了危机,并装疯卖傻,麻痹朝廷。

在这种情况下,燕王朱棣有两种选择:

一是坐等被削。老老实实接受朝廷的安排,削就削,这也不是什么要人命的事情,大不了就是和之前被削的弟弟们一样,被废为庶人,此后要么被软禁,要么被迁到外地监视居住。这样的话,虽然失去权力和部分自由,但一家人的性命无忧,衣食不愁。这倒是个不错选择。

二是武装反抗。选这条路,不成功便成仁,自己手上只有800亲兵,而朝廷在北平及其周边地区有十几万兵马,成功的概率很小。武装反抗一旦失败,朱棣和他的三个宝贝儿子不仅仅是被废为庶人的问题了,不死也得把凤阳皇家监狱坐穿。换做其他人,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选择?前面被废的5位藩王已经用行动作了回答,除了湘王朱柏选择了全家自杀,其他4位藩王都老老实实不反抗,束手就擒。朱棣为什么冒着这么大的风险起兵靖难?主要原因是:

一是有责任感。在二哥秦王朱樉、三哥晋王朱棡去世后,燕王朱棣已经是诸王之长,面对侄子朱允炆对祖制的胡乱变更,对叔王的强势削藩,除了自身的危机感之外,也有对朱家宗室前途的担忧,燕王一旦被削,其他的藩王根本无力对抗朝廷,将来有被全面铲除的危险。当然,也有对大明江山的危机感。朱元璋在世的时候,安排了九子防边,如果不阻止齐泰黄子澄等人削藩,把这个体系打破了,而朝廷又不能建立新的体系,明朝北方将不得安宁,父皇朱元璋九死一生创造的明朝将面临被灭亡的大威胁,为此朱棣以全家性命相博。

二是可能会赢。燕王朱棣如果认为和朝廷打战没有任何胜算,那他也不会起兵。朱棣作为镇守重镇北平的燕王,在北平经营了18年,此前经常接受父皇朱元璋的委派,统兵大兵团和蒙古人打战,当地驻军军官基本上都跟朱棣上过战场,朱棣是他们的老长官。这样的经历,一来锻炼了朱棣的军事素养,二来培养了朱棣和朝廷在当地的驻军的关系,三来培养了朱棣在军队的威望。

可以说,朱棣与朝廷在北平及其周边的驻军将领几乎都很熟悉,这些将领大多数是朱棣的老部下,知根知底,一旦朱棣的靖难大旗树了起来,朝廷在北平及其周边的军队向朱棣投降的可能性很大,后来的事实证明,大体情况就是这样。

此外,朱棣判断,建文帝朱允炆做事欠周到,性情浮躁,成不了大事,所以朱棣才敢起兵。如果朱允炆是明宣宗朱瞻基这样的心机深沉又心狠手辣的人才,朱棣可能就不敢冒然起兵反抗了,因为对于精明的朱棣来说,完全没有胜算的事情他是不会干的,不会冒着一家人的生命危险去干完全没有胜算的事。

靖难之役打了三年后,燕王朱棣取得了胜利,当上了皇帝;建文帝朱允炆遭遇最终失败,举火自焚而亡。如果建文帝不那样着急削藩,而是采取温水煮青蛙的模式慢慢对付叔王们,循序渐进解决,几乎没有哪个藩王会武装反抗,即使武装反抗,也没有很好的借口,难以获得朝野同情和支持,很难取得胜利。

建文帝朱允炆隔代继承了爷爷朱元璋的皇位,按理说,一开始就应该对叔王们客气一点,等自己站稳脚跟、坐稳位子后,再考虑其他的事情。建文帝朱允炆的失败,主要还是太年轻,太冒进,硬生生把四叔朱棣逼反了,逼反后又没有能力消灭,这才造成了自己的人生悲剧。

0 阅读:0

寻雁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