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杀人也能把事情办好,明成祖朱棣就是这方面的典范

寻雁谈历史 2023-06-11 04:49:04

最近确实比较忙,没时间写文章,愧对数万粉丝。

还是写明史吧。毕竟明史很多人喜欢。

很多人不理解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杀那么功臣,有的专家认为是担心功臣谋反,也有的专家认为是功臣做了坏事,犯了法该死。

那他的儿子明成祖朱棣呢?他没有杀一个功臣,国家就乱了吗?朝廷就瘫痪了吗?没有。明成祖朱棣励精图治,富国强兵,北拓难进,七下西洋,把永乐王朝建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煌煌盛世。

朱元璋为什么杀功臣?绝不是担心他们造反。这些功臣大多是泥腿子出生,文化水平较低,很多人斗大的字不认识一酒缸。所以,尽管朱元璋一再苦口婆心地劝他们要遵纪守法,但长期来看效果是没有用的。这些没文化的功臣大多数像个孩子,父亲昨天因为某事狠狠教训了他,第三天他又会犯同样的错误,所谓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还有一个方面的原因,人啊,无权无势的时候守法很容易。一旦位高权重,诱惑就多了,这时候守法就成了难事,长期遵纪守法就更难了。

洪武四年(1371年),德庆侯廖永忠安排手下士兵为自己盖侯府,被朱元璋知道后,廖永忠被朱元璋狠狠的教训了一番。4年后,廖永忠因为所谓的僭龙凤等破事被朱元璋赐死,功勋卓著的一代名将就这样悲惨谢幕。其他功臣也都是因为欺男霸女、违规用车之类的小事被杀头。

法律是你朱元璋制定的,法律的解释权也在你朱元璋手上,你要杀谁就可以杀谁。但是,为什么就不能对为自己打江山的弟兄们留个活路呢?要杀,也是一句话的事;情要留,完全可以。为什么不留活路?当时阶级斗争并非到了你死我活的境地。不少专家认为这些功臣确实该死,关键你看站在哪个角度思考问题。

每每想起明末朱元璋的十数万子孙被大肆屠杀,想起福王朱常洵被李自成煮成“福禄宴”,想起楚王朱华奎被沉入长江,想起崇祯帝朱由检在煤山上吊、想起永历帝朱由榔全家被吴三桂勒死,等等,我就觉得这是朱元璋种下的恶果,是报应。所以,你同情他们干嘛?他们是给祖上买单的,有果就有因。

燕王朱棣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以一介藩王之力,推翻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成功当上皇帝。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弟兄们出死力。这些为朱棣打下江山的武将,文化素质并非高于朱元璋时代的功臣,但他们得以保全,原因何在?是他们比朱元璋时代的功臣更加遵纪守法吗?不是。

朱棣也知道这些人可能会犯法,所以朱棣经常教育这些功臣,经常做思想政治工作,劝他们不要违法乱纪,要永享太平之福。但是,这些人真犯了事怎么办?朱棣选择宽容。他曾经私下和重臣交流,屠杀大臣是前朝(朱元璋的洪武朝)弊政。这个事《明太宗实录》有记载。

没有宽容之心,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朱棣的宽容,给他带来了好名声,他的臣子对他崇拜的五体投地,说他兼具了汉高祖、汉光武、唐太宗、宋太祖所有优点:宽仁大度,聪明文武,闳远之规,乾刚之用。

如果朱元璋把大臣当初自己的孩子,他还会下这么重的手吗?其实,在封建社会追求尽善尽美的法治,是不可能的。朱元璋的重典治吏非但没有积极效果,反而暴露出很多问题。举个例子:如果朱元璋不长期坚持清洗文武官员,给建文帝留下一批能征善战的人才,朱棣造反可能也不会成功。

0 阅读:60

寻雁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