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基于《无锡统计年鉴2024》,我们分享过2023年无锡各行业增加值的分布情况。
数据显示,工业是无锡第一大行业,当年工业增加值达到6600亿元,占到全市GDP的42%。
批发零售业、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组成的住房行业,以及金融业,是全市前四大行业,占比均在9%以上。这四大行业,合计贡献了无锡四分之三的GDP。
纯粹的消费行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是无锡17个国民经济行业里,增加值最小的,仅有59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仅有0.38%。
显然,跟占有极大优势的制造业相比,无锡需要尽快提升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以适应社会经济转型的需要,而不是让当地人去上海、杭州等城市消费。
电力结构,对一个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同样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当地的《统计年鉴》,也收录了用电量数据,我们可以从中观察到电力结构在无锡社会经济中的分配情况。
电力结构,通常也是按照国民经济行业进行分类的,在第一、二、三产的基础上,增加了城乡居民生活用电。
国民经济的三大行业,又分为若干个行业,比如第二产业分为工业和建筑业。每个行业,又细分为不同的产业,比如工业,包括了采矿业、制造业和水电热燃生产业。
而制造业,又细分为很多个部门,比如电子计算机制造业、化纤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
所以,一份简单的电力结构,涉及到四个层次的行业分类。了解清楚行业的分类,有助于我们理解电力结构的分布情况。
这是因为《统计年鉴》通常不会将所有行业的数据罗列出来,而是挑选其中用电量较大的行业或部门,做重点展示。

2023年,无锡全市865亿度的用电量里,工业各部门合计用了615亿度,占比达到70%以上。
不考虑分级分类的情况,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制造业,是无锡用电最多的部门,2023年用了105亿度电,占全市用电量的12%。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为97亿度,用掉了无锡全市11%的电。
金属制品业、纺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用电量都在50亿度以上,合计占到全市用电量的四分之一。
算上前面的计算机通信和生活用电,2023年,无锡这六大行业或部门,合计用了全市接近一半的电。
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结合上一篇的数据可知,贡献了全市14.6%增加值的批发零售业,2023年仅用了全市1.7%的电。
这表明,单纯用电量,并不足以反映一个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这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物产极大丰富的时代,如何让普通人在社会财富分配中,拥有更大的权重,是社会经济管理的重中之重。
这要求劳动力的价格必然很高(服务业和拥有极高壁垒的高附加值制造业),其余无法进一步提升劳动力价格的行业,可外包给劳动力价格更便宜的区域。当前的我国,也在经历这样一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