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市辖区人口比重:77城过半,湖北黄冈第一

安安小小姐姐说啊 2025-04-19 16:11:21

人口,是一个区域最核心的要素之一。

如果衡量人口这个要素,在过去几十年间是以户口登记地为统计口径的。

后来,随着更多的人离开户口登记地到外地务工,居住半年以上即常住人口,成为新的统计口径。

但如果你对一个区域的国民经济有足够深刻的了解,你会发现:

在人口大量流入的区域,公共资源配置明显不够用。而在人口大量流出的区域,公共资源的配置明显超过标准。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过去几十年间,大多地方以户籍人口作为配置标准引起的。

随着统计口径变更的普遍使用,很多地方的公共资源配置,也开始按照常住人口进行配置。

这一篇,我们要通过户籍人口的比重变化,来衡量另一个公共资源配置现象:行政区划。

如你所知,我国当前事实上的行政区划,共分为五级:省级--地级--区县级--乡镇级--村/社区级,统称五级行政区划。

地级行政区,以前是省级的派出机构,后来演变成事实上的省级下级行政机构。这个机构,真有存在的必要吗?

我们用各地级行政区的市辖区人口比例作为衡量标准,用来观察市辖区人口相对于全地级行政区人口的影响程度。

不包括自治州、地区和盟,其余297座地级城市中,有20座实现了100%市辖区化,即这些城市,不再管辖县、自治县或代管县级市。

这一类城市,既有北上广深这样的超级大城市,也有中山、嘉峪关、东莞这类直筒子市,还有三亚、珠海、厦门、鄂州这类下辖区县数量较小的普通地级市。

算上前面的20座城市,全国297座地级市中,仅有77座市辖区户籍人口比重在50%以上。

这意味着其余的220座地级市中,市辖区户籍人口,相对于下辖的县、自治县或代管的县级市,人口数量并不占有优势。

其中119座,市辖区户籍人口比重连30%都达不到。

更甚的是,普洱(云南)、河源(广东)、驻马店(河南)、邵阳(湖南)、沧州(河北)、怀化(湖南)、吕梁(山西)和黄冈(湖北),这一比例低至10%以下。

湖北省黄冈市,仅有一个市辖区黄州区,户籍人口35万人,但全市有717万户籍人口,这意味着其余95%的人口,都分散在下辖的县或代管的县级市里。

在这样的城市里,想用5%的人口,来带动其余95%的人口发展,其难度和能够达成的效果可想而知。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取消地级行政区,改为由省级直管县、县级市和地级市的市辖区,可能是精兵简政、节省行政开支的有效手段。

0 阅读:4

安安小小姐姐说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