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两地经济运行情况的数据显示,2024年度,重庆GDP为32193.15亿元,广州GDP为31032.50亿元。
所以,2024年,重庆经济规模以1160亿元的规模,超过广州,成为全国经济规模仅次于上海、北京和深圳的全国第四城。
持续多年的北上广深,看起来要变成了北上深渝。
不考虑第一产业的话,重庆二产同比增长4.6%,三产增速6.8%。作为对比,广州二产增速0.1%,三产增速2.6%。
为什么重庆二三产的增速会明显高过广州?有两组信息,很适合与两地的增速联系起来。
第一组信息是重庆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为95万辆,同比增长90%;而坚守传统汽车产业的广州,显然错失了这一风口。
第二组信息是频频上了全国热点的广州电动车管理方法。在与南宁的电动车管理条例对比中,广州按照上位法的要求,更多采用罚款的方法。
作为一个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接近四分之三的千年通商口岸,老城区千年前的规划,必然滞后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行人、小汽车和经过市场检验的电动两轮车,谁拥有更多的道路行驶权,这决定了一个区域经济的趋势。
小小的两轮电动车,为何会影响经济趋势?
我们整理了广州和重庆的二产和三产增加值占全国同期的比重,观察两者的变化情况。

第二产业的变化,与电动车关系不大,所以毗邻全国唯一的博彩之城,珠海可以放心禁止电动车,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采取制造业当家的发展策略。
但作为三产占比四分之三的广州,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的变化,多少与两轮车有关。
第一次关联点出现在2007年。那一年,广州开始禁止摩托车在城区道路上行驶,同年广州三产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有明显的下滑。
第二次,出现在2024年。这一年,重庆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增长到2.4%,创下历史新高。
而广州,哪怕经历了第五次经济普查的调整,仍然保持着下滑的态势,占比跌到3%以下。与重庆相比,仅有0.6个百分点的优势。
宏观经济非常复杂,单一因素很难对一个区域的经济产生影响。但广州所占比重的两次下滑,从趋势上看,多少与政策对两轮车的管理升级有关。
随着全国经济从生产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以罚代管的管理模式,显然跟不上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
或许,用服务替代罚款,用服务型政府的真心,换来老百姓的支持,或许是更符合发展趋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