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VS消费:重庆和天津,是两种现象

安安小小姐姐说啊 2025-02-10 03:03:4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按照统计机构的释义:

“是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主要用于反映全社会实物商品的消费情况。”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一个区域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下简称社零)的多少,是当地消费能力的象征。

如何衡量一个区域的消费能力?有网友说用人均社零来描述,考虑到社零描述的是总体的消费情况,将其换算成人均社零并不恰当。

所以,重庆社零连续三年超过北京,表明重庆作为一座城市,整体的消费能力已经强过了北京,这是准确的描述。

除了社零,GDP是一个区域经济实力最恰当的描述。

有网友爱用财政收入来描述经济实力,考虑到各地财政收入的统计口径存在差异,而且财政收入中本级财政收入的比重也不同,直接用本级财政收入对比有失公允。

北京和重庆,前者GDP于后者,而后者消费强于前者。

全国主要城市中,社零与GDP的关系,具体分布是怎样的?

我们假定全国GDP和社零最强的城市,得分为100分,然后计算得到其余主要城市占最强城城市的比重。

如果GDP比重高于社零比重,表明消费弱于GDP,反之表示消费强于GDP,即此地人们创造的价值,有更多部分进入了消费环节。

在图表中,我们用半圆面积,分别表示各地的GDP和社零。这种比半径更精确的比例尺,更容易帮助我们理解各地在GDP与社零上的差异。

2024年,全国15座GDP达到1.5万亿的城市,GDP和社零最高的,均为上海,所以上海两项比重均为100%。

当社零面积超过GDP面积时,表示当地创造的价值中,有更多的比重进入了消费环节。

重庆、广州、成都、苏州、南京和青岛,均属于这一类现象。

尤其是重庆,2024年,社零占GDP的比重,接近一半,这表明重庆人创造的价值中,有一半进入了消费环节,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

另一类情况,是GDP占上海的比重超过社零的比重。

北京、深圳、天津、宁波和无锡,则属于这一类现象。

天津的《经济运行情况》并没有披露具体的社零金额,结合上年度的数据,和本年度的增幅计算得到的。

从比重看,在15座主要城市中,天津的消费能力是最弱的,社零占GDP的比重仅有21%,远低于重庆的49%。

这一类城市,应该考虑如何增加居民的消费能力,比如鼓励消费等措施,以增强老百姓创造价值之后的幸福感。

0 阅读:274

安安小小姐姐说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