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最新民调掀起政治海啸,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以46.3%的支持率强势领跑,远超执政党候选人。这场民意风向的突变,不仅预示2027年大选格局,更折射出韩国民众对摆脱外部控制、寻求自主发展的强烈渴望。
现任总统尹锡悦的政治生命已进入倒计时。今年初突然颁布的戒严令,被证实是一场未遂的"准政变"。韩国国防部解密文件显示,150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携带上万发实弹包围国会,特战部队甚至拟定逮捕128名议员的名单。国家情报院的通话记录显示,尹锡悦曾亲自致电情报主管要求"清除异己"。
这种践踏宪政的行为引发全民声讨,连驻韩美军都选择冷眼旁观。首尔高等法院内部人士透露,检方正以"叛乱罪"收集证据,尹锡悦或将面临20年以上监禁,成为韩国首个因军事政变未遂入狱的总统。
这位前京畿道知事的崛起,标志着韩国政治重回"进步轨道"。其主张引发三波支持浪潮:叫停萨德系统扩建,重启开城工业园区,承诺五年内实现朝韩首脑常态化会晤;推行"全民基本收入计划",要求三星等财阀缴纳超额利润税,立法限制财阀家族交叉持股;冻结首尔房价五年,对空置豪宅征收300%物业税,誓言拆除财阀控制的"全租房"体系。
这些政策直击韩国社会痛点。数据显示,20-39岁群体中72%支持李在明,中小城市支持率更突破60%。尽管财阀控制的《朝鲜日报》发起"反李运动",但网络民调显示其政策认可度持续攀升。
李在明近日重提"驻韩美军占领军论",并非一时兴起。其智库"自主国防研究所"已拟定三步走计划:2028年前收回战时作战指挥权;裁减龙山基地30%美军;立法禁止美军在韩部署战略武器。
该计划获得前国防部长徐旭等军方改革派支持。值得注意的是,李在明在近期演讲中引用1969年尼克松主义,强调"亚洲人解决亚洲事务",暗示将调整韩美同盟定位。
首尔大学教授金相淳指出,李在明现象反映韩国社会三大转向:从财阀经济转向平民经济,从依附外交转向自主外交,从冷战思维转向和平共存。若其当选,东北亚可能形成中韩朝经济走廊,美日韩军事同盟将遭遇根本性质疑。
历史总是充满轮回。当年卢武铉开启的"阳光政策",或将在李在明时代升级为"新和平构想"。当首尔光化门前再现百万人集会,这次他们高呼的不再是某个偶像的名字,而是"自主""尊严"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