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一天怎样度过?乾隆3点起床,宠幸后妃要在1小时完事

史典籍说 2025-04-15 11:12:14

古代皇上真的能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吗?很多人可能觉得,古代的皇帝权力无边,啥都能干。但其实,事情没那么简单。虽然皇帝是老大,但他们的行动还是受到不少限制的。比如说,皇帝也不能想干啥就瞎干。他们得考虑朝廷的规定、大臣们的意见,还有老百姓的感受。要是皇帝胡来一气,大臣们可能会上书劝谏,老百姓也可能心生不满。而且,皇帝还得维护自己的形象和威严。他们不能啥都干,得保持一种高贵和神秘的感觉。所以,皇帝的生活并不像大家想的那么自由自在。总的来说,古代皇帝虽然地位崇高,但他们的行动还是受到很多制约的。并不是真的能为所欲为,啥都能干。

不对!其实皇帝的日子过得挺惨的,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忙得像条不停歇的狗,连啥时候休息都做不了主。

以乾隆为例,根据《乾隆帝日常记录》的描述,他每天天还没亮,大概凌晨3点左右就得起床。白天,他忙着处理国家大事,到了晚上,会找妃子陪伴。大概晚上8点到9点,他就去睡觉了,可以说他的夜生活相当简单,没啥花样。

吃饭穿衣、住房出行,样样都得按规矩来,一天到晚,忙得不行还觉得挺没意思。

这么说吧,皇上,他不是啥上天直接挑中的幸运儿,但肯定是上天安排来辛苦干活的角色。

想知道古代皇帝每天都干啥吗?咱们一块儿瞅瞅!皇帝的一天可不少忙活的。一早起来,他就得开始打理国事,批阅那些堆积如山的奏折,处理各种国家大事。还得见见大臣们,听听他们的汇报和建议。忙完了朝政,皇帝也得放松放松。他可能会去御花园逛逛,赏赏花、看看鱼,享受一下宁静的时光。或者找几个妃子聊聊天,解解闷。当然,皇帝也得吃饭。他的膳食可讲究了,山珍海味、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不过,吃饭也得有规矩,不能随便吃,得按照礼仪来。饭后,皇帝可能会继续处理一些事务,或者找些乐子,比如听听戏曲、看看舞蹈什么的。到了晚上,皇帝也得休息。他回到寝宫,有专人伺候他洗漱、更衣,然后上床睡觉。不过,有时候皇帝也会因为国事繁忙而熬夜。这就是古代皇帝的一天,既忙碌又充实。

【凌晨起床,日复一日】

夜深人静,宫里头的树被风吹得直晃悠,叶子沙沙响,让整个夜晚显得更加悄无声息。不过,虽说这环境挺适合窝在被窝里睡觉,但宫里的人们却享受不到这份安宁。

半夜1点钟,那些太监宫女睡觉的地儿,就已经开始熙熙攘攘了。

“快醒醒!”宫女们你推我搡地叫醒彼此,那些漂亮得像花儿一样的姑娘们,从大床铺上一个个直起身子。

太监那边做法直接又粗鲁,大喊着:“喂!快醒醒,干活去!”他们你一脚我一脚地闹着,就是想赶紧让对方打起精神来。

半夜两点多,太监们就都到岗了。有的在门口守着,有的忙着挂灯笼,还有的则在清理门前的乱七八糟的东西......

宫女们也开始动起手来,厨房里到处是她们的忙活劲儿。另外几个近身伺候的宫女,已经忙活着烧开水、备上热毛巾和衣裳,就等着皇帝醒来随时能用上。

半夜三点多,乾隆在梦里头迷迷糊糊地听到外面打更的人在敲锣,就醒了过来,随口问了句:“现在啥时候了?”

旁边伺候的宫女小声提醒:“皇上,都四更天了,该起身了。”

乾隆摇了摇头,让自己赶紧打起精神,接着就一骨碌爬了起来。这时候,宫女已经准备好了热腾腾的水,给皇上洗脸和清洁口腔。

结果如下:就这样,《日常记录》里写上了:“皇上在养心殿等着,要换个衣服。”

这就是皇上每天的早起时光。对,没错,他三点就起床,这已经成了他的日常习惯。

咱们老说上班从早到晚,得比公鸡还早起床,特别是大冬天,外面漆黑一片就得离开热乎乎的被窝,那真是苦不堪言。

不过,要是跟皇帝得凌晨3点就爬起来比,这还真不算啥。

说起来,可能有人心里会犯嘀咕,皇上起床后,会不会还抽空歇会儿?又或者,皇上之所以起个大早,是不是想腾出点时间来做点乐子事?

这些猜想其实都不准确。

皇上起床后,就忙起了国事,一天的安排紧锣密鼓。

想在洗脸穿衣那会儿,跟宫女调调情?哎,那可不行。

老一辈的人说:“一天开头的事儿,早晨最关键。”早上起床那会儿,是一天里顶重要的时光,绝对不能花在谈情说爱上头。

不过,皇上也是个男人,心里头难免有些别的念头。为了防止皇上清晨时跟宫女有啥不该有的事儿,通常负责皇上早起洗漱的都是些上了年纪的姑姑,或者是中年妇女。

这么说来,皇帝的日子可真是够苦的,不光得早早起床,就连身边伺候的人都不能自己挑几个顺眼的。

乾隆一早起来,先刷了牙,洗了脸,然后穿上衣服,这就是他每天的开头三件事。弄完之后,他肚子里开始咕咕叫了,感觉有些饿。但他是皇上,不能随便说饿。他清楚,这时候早饭还不能吃,还得去做几件大事。

第一件事,就是纪念老祖宗,讲讲他们的好事儿,夸夸他们的功劳。

“起轿!”小太监大声吆喝,几个仆人抬起轿子,一路把乾隆抬到了他的书斋。书斋的桌子上,已经整齐地放着记录老祖宗功绩的《实录》册子。

乾隆拿起书本,一脸庄重地翻看起来。“先皇碰到这种事,他是这样办的......”“至于以前的税收规矩嘛,之所以那么定,是因为......”

乾隆常常会亲自拿起笔来,做一些标注记录。

这就像是个早晨的学习时间,乾隆会重新看看以前皇帝们是怎么管理国家的,好让自己能一直学到新东西。最关键的是,这就像是直接听以前的皇帝给自己讲课一样。

既孝顺长辈,又热爱学习,完全展现出了“仁爱君主”的风度。

看来,就算是皇上,也不能想啥时候睡懒觉就啥时候睡懒觉。

【工作忙碌,闲暇甚少】

早上念完书,皇上就匆匆对付下早餐,接着就忙起国事来了。

通常,乾隆会在上朝前,大概清晨5点那会儿,先找军机大臣们碰个头,聊聊那些重要又急迫的事儿。

从皇上的角度来看,这次提前会面,真的算是相当勤奋努力了。不过,要是从大臣们的立场来说,那可真是累得不轻。

大臣们得早点到午门外头候着,准备拜见皇上。

大臣们住的地方离皇宫挺远,而且穿衣规矩特别多。为了确保不迟到,他们必须早早起床,提前把一切都打理妥当。

夏天热得要命,但古人穿衣服讲究,不能露胳膊露腿,也没个空调风扇啥的。一早上忙东忙西,等到要去见皇帝和大臣们那会儿,一个个都是满头大汗,浑身湿透。

冬天冷得要命,真的让人挺难受的。

大臣们在冷飕飕的风里站着等,皇帝那边,其实也好不到哪儿去,一样不暖和。

皇上召见大臣时,常会在奏折上圈圈画画,批些字句。为了不让墨水冻僵,就在砚台下头搁个热盆子保暖。可想而知,那时候得多冷!

在这种情况下,乾隆硬是挺了几十年,真是个勤奋治国的好皇帝!

见过面后,接下来就是正式上朝的时间,差不多是早上6点那会儿。

上朝,说白了就是大家聚在一起开会。皇上,就是那个坐在主席位上带着大家聊事儿的人,同时也是最后拍板做决定的大佬。

大臣们,在早朝那会儿,就会说说自己手头的事儿办得咋样了,碰到了啥难题,还有接下来打算怎么干。

因为重要的事情都提前商量好了,所以为了提高效率,早上朝堂上的发言,能简短就尽量简短。

有一回,乾隆叫了个官员上前说话。那官员一开口就说:“皇上让我讲话,我真是感激不尽。我本来只是个小角色,能有这机会,心里头那个激动,真是没法说......一堆感激的话就不多说了。”

乾隆立马打断他,直接道:“拣重要的说!”

看来,不管啥时候“聚一块儿商量事儿”,大家都烦“啰嗦没重点的话”。

皇帝下朝后,大部分时间都忙着看奏章。

批奏章这事儿由来已久,到了清朝,大多都是由皇上自己动手批了。

清朝为了让权力都抓在皇上手里,规定只要是县里以上的大事,都得先跟皇帝说一声,等他点头才行。

有些偏远地方的小官,因为离京城太远,官职也不高,往往见不着皇上。所以他们就靠写奏章,把自己的工作成绩好好说上一番。

因此,皇上得看的奏章多得跟天上的雪花似的,啥事儿都有,像是什么“今年雨水比常年提早了”“百姓们都在夸皇上英明”这些,里头夹杂着不少废话和拍马屁的话。

清朝的皇上虽然要批的奏折一大堆,但他还是挺勤快的。不管啥奏折,只要送上来的,他都会给个回话。所以,就有了像“我看过了”“我晓得了”这样简单的答复,用来快速处理。

不过,话说回来,皇帝还是得亲自过目每一份奏折,单说这数量,就已经相当可观了。

据说,乾隆每天得审批一万多份奏章,这简直太让人吃惊了!因此,皇帝每天大部分时间,都耗在批阅这些奏章上了。

到了下午两点左右,这一天的工作才算是忙完了。

从这时候起到吃晚饭那会儿,就是乾隆一天里难得的放松时候。他喜欢在这段时间里欣赏欣赏名画,再到御花园里溜达溜达。

得说一下,这种放松的时间,要是赶上国家大事一堆,或者折子还没批完,那就得靠边站了。

说到底,治国大事可比玩乐重要得多!

【规矩众多,生活无趣】

皇帝的一天过得挺有讲究,得按照严格的时间表来,还得守着一大堆规矩。这些规矩,就像是个无形的牢笼,把他牢牢地绑在里面,动弹不得。

要说最没意思的,那肯定是晚上的生活了。晚上的活动,真的是挺乏味的。跟白天比起来,晚上能干的事儿就少多了,也没啥新鲜刺激的。大家好像都习惯了早早回家,窝在沙发上看电视或者玩手机,要不就早早睡觉。街上的店铺也关的早,没啥夜景可看,也没啥夜市可逛。偶尔想出去走走,发现路上也没什么人,挺冷清的。总的来说,晚上的生活就是挺无聊的,没啥亮点。

聊到古代的夜晚活动,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嫔妃陪皇帝睡觉,感觉那挺有意思的。但实际上,这事儿得按好多规矩来,经常搞得皇帝都没了兴趣。

大家都清楚,皇上夜里想选哪个妃子陪伴,就会翻起那妃子的牌子。

但是挑牌子这事儿也不那么随性,得理智点,得让每个牌子都有机会,这样才能让后代延续不断。

老辈人传下来的规矩明明白白:“皇家的后代不能沉迷于女色之中。”

敬事房有个规矩:每次只能挑一个绿牌子翻。

要是皇上特别宠爱某个妃子,老点她的名儿陪寝,那就有人会说他糊涂了。

清朝时候有个规矩,为了防止嫔妃被外人带坏,影响到皇帝,那些要给皇帝侍寝的嫔妃都得先洗得干干净净,啥东西都不能带,然后用被子裹起来,直接送到皇帝睡觉的地儿。

在电视剧里头,咱们老看到皇上跑到嫔妃屋里过夜,但说实话,这在真正的皇宫里头,可都不是那么回事儿。

讲起那时候,太监们把妃子送到皇帝那儿后,皇帝也就走个过场,特别是乾隆皇帝,他给自己规定了个严格的时间,非得在晚上7点到8点这一个小时里搞定,说是这样才能不影响之后的睡觉时间。

有回,一个妃子跟皇上歇下后,仗着皇上喜欢她,就开口说:“我今晚就陪着您睡吧,明儿一早我再回自个儿那儿。”

“快来人,把这妃子抬走!”乾隆虽说对她有点好感,但一点也没犹豫,挥挥手就让手下人把这妃子给带走了,从那以后,就再也没召见过她。

睡觉的时候碰到心仪的女人,却不能让她留下来陪自己过夜,当这个皇帝,心里头可真是憋屈得慌。

不光是睡觉时候讲究多,就连吃饭也是一堆规矩。

在乾隆四十八年的正月,有本叫《膳底档》的册子记下了皇帝的吃食:

总共有47种主食,包括白米饭、白面馒头、花样花卷、红枣面糕、荷叶形状的饼、烧卖、水饺、肉包、各种糕点,还有饽饽这些。

菜,其实就分三大类。

第一种就是火锅。说实话,清朝的皇上们可真会享受美食。

在《甄嬛传》里头,有那么一集,讲的是皇上请年羹尧吃饭,华妃也跟着一起。她心里头想着得让哥哥知道皇上对他们年家有多看重,就特意跟年羹尧说:“哥,这火锅,是皇上专门给你备下的。”

宴席上摆上火锅,这说明清朝皇上特别爱吃这口儿,特别是到了冬天,那简直就是餐桌上不能少的一道硬菜。

锅里装的大多是鸭子,因为中医常说吃东西能调养身体,而鸭肉性质温和,很适合用来滋补。吃上一碗热腾腾的,确实挺舒服的。

第二种就是热乎乎的大菜,总共有59种,主要是炖的和炒的。像燕窝配着白鸭丝、鹿筋和酒一起炖的羊肉,还有小葱跟鸡蛋一起摊的饼,都是这里的特色。

第三种就是凉菜,总共有26种不同选择,像蒸肥鸡配炸羊羔拼盘、韭菜蒸鸭挂炉拼盘、银葵花形状的小菜盒、银碟装的小菜等等。

这些饭菜,摆了一大堆,可皇帝却没法敞开了吃。规矩在那儿摆着,皇上吃饭,每道菜都不能超过三口。

得聊聊《甄嬛传》里的一个桥段,讲的是皇上跑到皇后宫里用膳。皇上当时对那碗鸭汤情有独钟,一口气就干了两碗。正准备舀第三碗,皇后眼疾手快给拦下了。

皇帝要是继续这么忙下去,这道菜估计得等上个十天半个月才能端上桌咯。

说白了,皇帝得管住嘴。要是皇帝特别喜欢某道菜,那这道菜就得暂时从菜单上撤下来,免得皇帝吃多了。

这样古怪的规定,到底是为了啥?说白了,还不是为了确保皇上的安危,没办法才这么定的。

要是皇上老吃同一道菜,那就容易让人摸清他的口味,接着就可能有人对这道菜动心思,给那些想害皇上的人提供了机会。

另外,要是皇上特别偏爱某一道菜,顿顿都离不开它,那他的营养摄入就会变得不均衡,还很容易吃撑。这样一来,对皇上的身体那可是大大的不妙。

因此,当皇上也得有个限度,就算再馋某样吃的,也得管住自己的嘴。

碰到喜欢吃的却不能敞开肚皮吃,这其实还不算吃饭规矩里最让人头疼的。最让人郁闷的是,皇帝吃的菜,基本都是老几样,没啥变化。

说白了,就是那47样主食、59道热菜、26种凉菜,虽然听起来花样不少,但天天都是这些老几样。

不管菜式花样再多,天天吃也会烦。皇上很快会对这道菜失去兴趣,御厨们,也只能照着食谱来做,没法变花样。

嘴馋了咋办?那就得让小厨房动起手来。不过,身为皇上,老在吃的方面挑三拣四,面子上确实有点挂不住,好像显得自己特别馋似的。

因此,皇上大部分时间,其实吃的都是那些老一套的菜肴。

哎,这简直太没意思了!

【写在最后】

从汉朝那会儿起,皇上的一举一动、说的每句话,都有人专门给记下来。皇上简直就是全天候被“监视”,而干这个记录活儿的人,有个专门的称呼,叫做起居郎!

起居注主要有三个大用处。

一、给皇帝瞧瞧皇子血统纯不纯,得看看时间对不对得上。

二、告诉皇上别忘了那些关键的事儿。

三、给下一任皇帝当个参考指南。

0 阅读: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