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校史馆的烛光下,是谁掐灭了那支燃烧自己的蜡烛?

槽楠 2025-03-19 17:01:25
百年校史馆的烛光下,是谁掐灭了那支燃烧自己的蜡烛?

站在温州百里路小学的校史馆里,我的目光久久停留在那句“适路而行,幸福每一步”的校训上。

二十年从教生涯,让我深知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内心都怀揣着这样朴素的期待。

方老师的离去,却让这句箴言蒙上了一层深重的阴影。

教育的本质是静待花开的过程,而不是冰冷数据的竞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刻理解方老师面临的困境。

当末位淘汰制度悬在头顶,当教学评价异化为数字考核,当班级管理变成24小时待命,教师的工作压力已经远远超出了职业本应承担的范畴。

记得去年寒假,我去看望一位年轻教师。

她正在批改作业,电脑上同时开着家长群,手机里是未批改完的电子作业。

“现在的教师要当'全能选手'啊,”她苦笑着说,“既要当好老师,又要是心理咨询师、保洁员、网络客服...”这让我想起方老师生前的遗言:“我只想好好教书,下班顾好自己的家庭。”多么朴实的愿望,却成了难以企及的奢求。

教育评价体系的异化是这场悲剧的推手之一。当KPI考核渗透到教育的每个角落,当教师的价值被简化为一串冰冷的数字,教育的温度在哪里?

那个特殊学生家长的投诉,校长的公开批评,都成了压倒方老师的最后一根稻草。

讽刺的是,这所拥有47名持证心理健康教师的学校,却未能看见、更未能接住一个同事坠落的身影。

作为一线教师,我深知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但改革不应是简单的“数字化”,不是用冰冷的考核制度代替教育的温度。我们需要的是让教育回归本质,让教师能够专注于教书育人。具体来说:

教师考核应更加人性化,不能只看分数排名建立更完善的教师心理支持体系合理界定教师职责范围,避免过度加压完善教师权益保护机制

最让我感触的是,那座见证了百年历史的校史馆里,陈列着一代代教育前辈的风采。他们用蜡烛般的精神照亮学子的人生之路。而今天,我们却让这支蜡烛过早地熄灭了。

教育不该是一场零和游戏。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被尊重。让我们重建教育的温度,让教师能够挺直腰杆说:“我是园丁,我用爱心浇灌祖国的花朵,而不是用数据衡量生命的重量。”

愿每一支蜡烛都能温暖地燃烧,照亮孩子们的未来,而不是在寒风中黯然熄灭。这是对方老师最好的告慰,也是对教育事业的真诚期许。

0 阅读:20

槽楠

简介:作为人 何谓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