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厕所表现出兴趣
你会发现孩子开始对厕所感到好奇,可能会观察大人上厕所,或者在大人上厕所时想要靠近观看。这显示孩子对如厕行为有了初步的认知和兴趣。
二、能理解简单指令
如果孩子可以理解诸如 “去拿那个玩具”“坐下” 等简单指令,那么他们也可能理解与如厕相关的指令,如 “去厕所尿尿”“坐在小马桶上” 等。
三、有规律的大小便时间
孩子的大小便开始变得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例如,每天在大致相同的时间排便,或者在喝水或进食后一段时间有排尿的迹象。这有助于家长预测孩子的如厕需求,提高戒尿布的成功率。
四、会用表情或动作表达需求
孩子可能会通过一些表情或动作来表达自己要上厕所的需求。比如,突然停下正在进行的活动、脸上露出紧张的表情、拉扯自己的裤子等。
五、能保持尿布干爽一段时间
如果孩子能够连续几个小时保持尿布干爽,说明他们的膀胱控制能力在逐渐增强,已经为戒尿布做好了准备。
六、愿意坐在小马桶上
当孩子不抗拒坐在小马桶上,甚至主动要求坐在小马桶上时,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可以先让孩子穿着尿布坐在小马桶上,逐渐适应这个过程,然后再尝试在不穿尿布的情况下使用小马桶。
当孩子出现这些迹象时,家长可以适时地引导孩子开始戒尿布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需要耐心和时间,但只要给予孩子足够的鼓励和支持,他们一定能够顺利地学会自主如厕,迈向成长的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