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捷生被军阀杨森侄女收养,晚年忆养母:我对她说不上是什么感觉

绍辉聊过去 2025-03-10 05:36:44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贺龙妻子蹇先任在湖南桑植生下了一个女儿,此时贺龙刚刚打了胜仗回来,红六军团的军团长名叫萧克,他提议,就叫这个孩子捷生。

在抗日战争期间,贺捷生被送到了杨森的侄女杨世琰家中抚养,解放战争基本结束后,贺捷生认祖归宗,但当提起养母时,贺捷生说:“我实在不知道自己对他是什么感觉。”

为什么贺捷生会这么说,他又是怎么被寄托到杨世琰家中的?

战争时期

土地革命战争时,当时红二军团的军团长就是贺龙,他们在湘鄂川黔根据地作战,当时由于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红军打算转移,于是在中革军委的命令下萧克率领红六军团西进寻找贺龙部队,两军会师之后,红军大部队从于都出发,这就是长征。

中央红军西进就是打算寻找红二、六军团,但在敌人的封锁下损失很大,这个计划在毛泽东的要求下放弃了。

之后中央红军过金沙江北上到达陕北地区。而此时红二、六军团也奉红军总司令部的命令北上。贺捷生则待在竹篮里一起长征,这时她还不满周岁。

长征路上,贺捷生常常被吓的哭闹,但这样的话部队很容易暴露,蹇先任只好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捂住她的嘴,这几乎要把孩子憋死,但也无可奈何。

在颠簸的路上贺捷生曾经被撞飞出去,贺龙找了两圈都没找到,最后是两个士兵看见草地里的贺捷生才把人抱来的,这以后蹇先任就不敢轻易放开自己的孩子了。

贺捷生是胜利完成长征的人当中年龄最小的,常言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但对于贺捷生来说,这才是第一难。

抗战开始之后,贺龙被任命为120师师长,蹇先任也得到了前往苏联莫斯科读书学习的指示,这下子没人来照顾贺捷生了。

养在湖南

此时共产党在争取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抗日斗争中,湖南西部地区有个军阀名叫陈渠珍被列入争取之列,前往湘西从事士兵运动的负责人是贺龙的老部下,也都是湖南人,名叫瞿玉屏、秦光远。

两人向贺龙表示,自己可以把孩子带去湖南抚养,贺龙自己就是湖南桑植人,此时看到孩子有回乡的机会,认为是个去处,所有答应了。但要求孩子不要改名,最多可以改个姓氏。

在湖南,秦光远和瞿玉屏商议,秦光远家中已经有了三个孩子,瞿玉屏则没有孩子,于是决定由瞿玉屏抚养。

瞿玉屏妻子就是杨森的侄女,名叫杨世琰,平生最爱抽大烟。

瞿玉屏说这是自己捡到的,正好自己没有孩子,看她可怜不如就养着,反正孩子也不知道自己是谁,将来夫妻老了也好让他养老送终。

杨世琰同意了,但抱怨不是男孩,瞿玉屏宽慰她说,如果是男孩也没人会扔。杨世琰也只好作罢。但杨世琰怀疑,这是瞿玉屏在外边的私生女。

杨世琰知道自己问了也白问,干脆就不说话。

瞿玉屏在家没几天就离开开始进行统一战线的工作了。此后很少回到家中。

杨世琰对于这个养女并不上心,贺捷生不论去哪里都不管,只要还活着就算万事大吉。

瞿玉屏每次回到家中都十分关心孩子,还拿钱给孩子上学,不肯让孩子落下学业。幼小的贺捷生得不到关爱,只好把心思都花在学习上。

大约在44年情况发生了变化,瞿玉屏遭到飞机轰炸受伤,不治身亡,弥留之际,他将贺捷生身世与妻子和贺捷生坦白。

杨世琰大惊失色,瞿玉屏又将自己遗产交代清楚,要妻子将来送孩子上学,养她长大成人,妻子十分伤心,一一答应,瞿玉屏才放心合眼。

此后,母女将家从洪江搬到了乾州。

在考上大学之后,贺捷生就没有再上过学,虽然考中,但养母每天都会抽大烟,已经把钱花完了。贺捷生的一个老师在知道她辍学后,心急如焚,但又无可奈何。

老师家访找到了贺捷生,在了解她的遭遇之后深感同情,老师觉得与其继续待在养母这里还不如赶紧离开。他问贺捷生愿不愿意跟他走,年幼的贺捷生答应了。

贺捷生被带到了保靖,老师谎称这是自己的女儿,把她送进了学校读书。

湘西军阀陈渠珍曾和贺龙是莫逆之交,他知道贺捷生的事,在得知瞿玉屏不幸身亡的事后,他立即派人来寻找贺捷生,但此时杨世琰已经搬家去了乾州。

陈渠珍此后四处打听贺捷生的消息。终于在保靖八中这所学校里找到。

父女相认

这个时候解放战争已经打响,随着战争的进行,渡江战役后,在湘西的陈渠珍响应了湖南程潜的起义,也投向了解放军,临走没有忘记带上贺捷生。

不巧的是,此时贺龙被调去解放大西南,并不在湖南,因此父女二人不幸错过。

陈渠珍联系了贺龙向他报告了他女儿的事,得知消息的贺龙高兴的合不拢嘴,但他自己抽不开身,于是便让蹇先任去见孩子。

在乾州,蹇先任见到了自己的孩子,母女二人抱头痛苦。

贺龙不是什么睚眦必报的人,不论孩子的养母怎么虐待了孩子,毕竟当时那种特殊情况,怀疑是丈夫私生女也是可以理解的。

贺捷生到重庆见到了自己的亲生父亲贺龙。这时的女儿已经14岁了。

建国之后,贺捷生考去了清华大学读历史,毕业之后去了青海当老师,不久调进博物馆管理文物。不久,他开始创作剧本。

之后她进入解放军《工程兵报》担任编辑,开始编写报纸,在空闲时,他开始创作报告文学。后来参与编写了《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后得授少将军衔。

她的文章广受好评,并且斩获了多项大奖。包括鲁迅文学奖,冰心散文奖等。

后来贺捷生接受采访时,谈到了自己的童年经历,贺捷生表示,养父对自己恩重如山,但自己说不出对养母的感觉。

养父在临死还交代养母要好好抚养孩子,但养母仅仅只是没有丢下孩子,连书都没让孩子继续读下去。

贺捷生是那个历史上无数孩子的缩影,在战争中不知道有多少孩子与父母失散,但最终能成功回到父母身边的又有多少人呢。

信源:

《元帅的女儿》——贺捷生

0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