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作义起义后为何成水利部长?周恩来:他藏了份名单,救了北京城

绍辉聊过去 2025-04-07 05:52:39

新中国建立后,傅作义成为了人民政府的水利部长,一些人对这个任命感到疑惑,傅作义与人民为敌这么长时间,这样一名战犯,不处决他已经算是法外开恩了,为何让他担任这么高的职务?

周总理后来曾经解释过,向大家披露了一个秘密,那就是傅作义曾经交出一份名单,而正是这份名单,北京城才最终得以保全,而不是被特务破坏掉。

那么,这份名单是什么内容,为何说它保全了整个北京城呢?而水利部长这个职务又有什么玄机,为何让这样一个将军去管水利呢?

一份名单

1948年11月29日,平津战役正式打响,东野百万大军南下,而傅作义则忧心如焚,他错误判断了东野入关时间,导致自己处处被动,眼见得朝不保夕。

蒋介石命他率军乘船南下,至于古都北平,则予以完全炸毁,傅作义一百个不愿意,他劝说蒋介石平津是全局,若要去江南就成偏安一隅了,而自己有信心固守北平。

老蒋被说服了,但仍然要求他要做好炸毁北平的准备,傅作义答应下来,之后返回北平,老蒋并不放心,又安排了平津地区的特务,“帮助”傅作义执行炸毁北平的任务。

东野在刘亚楼将军的指挥下,仅用29个小时就解放了天津,这导致傅作义不得不下定决心起义,若再坚守就只有死路一条。

周总理给他去信劝说,请他务必保全北京,尤其是那些文物,不要做历史罪人。而他的女儿傅冬菊也劝说父亲不要破坏北平,甚至到了以死相逼的地步,让傅作义压力很大。

最终傅作义决定起义,并送出了一份名单,当主席得到这份名单时后便让周恩来着手准备,以保全北平城。

后来起义顺利完成,解放军进入北平城,之后李克农亲自主持了行动,将名单上的人一网打尽。

和平将军与水利部长

说起名单的内容,相信大家已经猜出来了,这就是当年蒋介石为炸毁北平留下的后手,名单上的,是386名特务的详细信息。

这么多特务如果不在进城后第一时间就全部抓捕,那么必然会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幸好傅作义在起义前夕将名单交出,让党组织得以从容准备,进行抓捕。

后来特务们尽数落网,北平城安若泰山,后来成为新中国的首都,改名北京,里面的文物也都没有被破坏,这份名单起了大作用。

毛主席当然记着这份名单的功劳,因此对傅作义评价很高,称呼他是“和平功臣”。

傅作义起义,北平城顺利移交,平津地区国军开出城外,接受改编,傅作义见到了毛主席第一句话就是:“我有罪。”毛主席宽慰他说:“你有功,人民是不会忘记你的。”

党组织打算按照起义将领的惯例,让他仍然参与领导与之前大致相当数量的军队,就像之前起义的曾泽生那样,但傅作义却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傅作义说,自己不愿意再去战场上打打杀杀,如果可以,自己愿意去做点水利工作,为人民做贡献。

主席答应了他的要求,后来新中国建立,傅作义被任命为水利部长,之后他领导治理荆江、淮河、永定河等河流,为中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在任上几乎跑遍了整个中国的河流,从黑龙江到珠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自己顺利完成水利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傅作义为何放着军职不干,却要去干水利呢?这或许与他的童年经历有关。

他幼年生活在黄河边,他的父亲经常往来两岸,小傅作义也因此对黄河特别熟悉,黄河在未经过黄土高原时,水质很好,清澈的河水养育傅作义长大成人。

之后傅作义成为军人,南征北战,曾到过河南,看到中原人民因为黄河常常泛滥成灾饱受磨难而忧心忡忡,后来抗战期间,国军更是掘开了花园口堤坝人为造成了大片黄泛区,加重了人民的苦难。

抗战时傅作义主持绥远军务,他决定治理黄河,开垦田地,不仅是为了造福一方,也是为了抗日,他率领部队参与治河,挖了一万公里的河渠,让河套平原成为了塞北江南。

因为这些原因,傅作义才有了继续干水利的想法,党中央经过研究,最终决定同意傅作义的意见,最终在人民政府建立后,任命他为第一任水利部长,并兼任绥远军区司令员。

毛主席曾经评价傅作义,说他率部起义为人民做出了卓远贡献,而提出“做点水利工作”,就有点浪费自己的才能,不如直接去当水利部长。

傅作义十分感动,他说,自己在旧政府里即便是用一箱黄金都买不来部长职位,人民政府却愿意任命一个戴罪之身去担任,自己受宠若惊。

傅作义刚开始到部长任上时,大家误以为他是个带兵打仗的将军,不懂得水利,便找来很多书来帮助他学习,傅作义当然很高兴,有空了就读,还经常向职务比他低的员工虚心请教,一点架子也没有。

当时的水利工作,大家会一起讨论,但实际的决策是副部长担起来了,后来傅作义去拜访毛主席,周总理也在,谈一些西北军务,毛主席便忽然问起了这个问题。

毛主席问,为何水利部的签字都是副部长的名,傅作义为什么没有签字?

傅作义解释说,自己初来乍到,一些技术问题还在学习,暂时不能承担决策工作,所以副部长他们才会有这样一个举动。

毛主席笑着表示,希望以后傅作义作为部长还是应该签字,如果没有部长的字,自己不会批复水利部的条陈,水利部组织工作上的问题,由总理下令进行规范。

之后总理便发文到水利部,规范了这个问题,再然后傅作义就会在每一份文件上签字了。

傅作义如饥似渴的学习很快就有了回报,他不仅很快就可以顺利主持水利部的日常工作,还在专业杂志上发表了自己关于水利的文章,让人们刮目相看。

毛主席得知后,高兴地说,傅作义已经完全深入到水利行业里去了。

傅作义晚年还一直牵挂着水利,他病重之时,曾忽然开口,大家以为他要留下遗言,但他却问起了华北地区的干旱情况,大家告诉他华北下雨了,他才合上眼睛。

晚年

傅作义很关系两岸统一的事,他曾在报纸上多次发表署名文章,呼吁统一,他反对“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等错误论断。

他在文章中呼吁台湾人民,说统一是孙文先生的愿望之一,每一个信仰三民主义的人都不能坐视国家的分裂,当时引起了广泛反响。

他心思缜密,不仅收集了国民党在北平的特务人员名单,还能将名单秘密送交共产党方面,又能约束部下保护北平,所以得到广泛赞誉也就不足为奇了。

1974年4月,和平将军傅作义病重,总理当时也重病缠身,却坚持抱病探望,对傅作义说:“人民不会忘记你的。”党内外各界人士也都纷纷来见老将军。

4月19日,老将军病逝,纵观他的一生,抗战有功,平津起义也有功,直到病逝前,还将自己的家产都捐献给国家,让人感动不已。

信源:

《傅作义一生》——张新吾

《傅作义:新中国成立后担任水利部长23年 踏遍全国山水》——党德信

0 阅读: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