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任后,签署了许多行政令,其中,对加拿大、墨西哥加征25%的关税。2月1日,美国又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

关税就是进口税,简单来说,就是其他国家的商品进入美国时,美国政府会收取一定比例的费用。比如,一件中国制造的T恤在美国卖100美元,美国政府可能会从中拿走一部分钱作为关税。

这次美国不是直接收取10%的关税,而是在原有的关税基础上再多收10%。比如,如果某种商品原本需要缴纳5%的关税,现在就要缴纳15%(5% + 10%)。这样一来,进口商品的成本就增加了。
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美国政府声称这样做是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和工人,减少贸易逆差,即进口多于出口。但这种做法其实是一把双刃剑:虽然短期内可能保护了一些行业,但长期来看可能会引发贸易战。

贸易战就是两个国家互相加征关税,试图通过经济手段打击对方。比如,美国加征关税后,中国可能会采取反制措施,比如对美国商品加税。这样一来,双方都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引发全球供应链的混乱。
这样做意味着什么?1. 对中国
美国加征关税会让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变得更贵。如果商品价格太高,美国人可能就不愿意买了,这会直接影响中国的出口企业和工人。
2. 对美国
美国消费者可能会发现很多商品变贵了。比如电子产品、玩具、服装等,这些商品很多都是中国制造的。价格上升后,美国人的生活成本可能会增加。

3. 对企业
对于依赖中国进口原材料或成品的美国企业来说,成本上升可能会压缩利润空间。如果企业无法消化这些成本,可能会裁员或减少投资。

所以,加征10%的关税听起来像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变化,但实际上它牵扯到复杂的经济关系和全球贸易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