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选评|王十二点评牛崇辉绝句十二首

小楼听雨是诗轩 2025-02-05 20:29:04

诗者:

牛崇辉 山西省委党史办公室原副主任丶研究员,山西省作协会员丶中华诗词学会会员,1993年出版诗集《山乡短笛》。近年来在《中华诗词》《小楼听雨》诗词平台和《山西日报》等报刋网媒发表诗词600多首,不少作品收入多种选本,时有获奖。

评者:

王十二 1990年11月出生,安徽池州人。本名王良才,字无用,号齐山居士。人称三病:诗魔、书癖、石痴。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池州市秋浦诗社社长。著有诗集《王十二绝句三百首》。作品散见《诗刊》《中华诗词》《小楼听雨》诗词平台等刊,曾多次获奖。

诗家王十二点评牛崇辉绝句十二首

忆孩提捕鱼

晋湖炎夏过,水渚叟撑篙。

今日撒鱼网,童年不可捞。

王十二评:首二句平铺直叙,后二句时空切换。由想象景到眼睛景再到想象情,一波三折,富于变化。如此作法不单调,扩展了时空,让读者有了代入,让诗思有了张力。

枫 叶

秋林霜色好,宛似锦霞红。

岭上幽篁里,无需借画工。

王十二评:起笔闲淡点题,次笔比拟夺目。第三句兴起,以竹之绿衬托枫之红,红绿配色,天然可成,又何劳画工?此首可观之处在于结句不说“美如画”“美如诗”“美如歌”等,而是“无需借画工”“无需借乐工”,这比直接说出好上百倍。

冬夜老娘

冽风弥广宇,寒夜冻吠声。

山舍灯如豆,做衣缝晓鸣。

王十二评:第一句外部环境描写,第二句写声音细节逼真,“冻”字通感,夸张突出冬夜之冷,洵为难得。第三句虽是化用古诗文中常见“一灯如豆”的描写,且和第四句无表面直接因果联系,但是此处为突出“小”,山舍比之广宇何其小也。这就让第四句的“放大”有了张力,第母亲做衣服做到深夜又是何其晚也,“晓鸣”可缝,由实如虚,亦通感也。

题李可染《江南春雨图》

岸柳垂絲江色悠,轻舟数点雾中浮。

未闻欸乃渔歌起,却感春潮满眼眸。

王十二评:前二句写画中目可能见之景,见岸柳垂似,悠悠江色,轻舟数点,雾气蒙蒙。后二句不写听觉和触觉,虽未听到江上渔歌,但却感到春潮夺画而出,由触觉转化到视觉。短短四句,视觉听觉触觉不断交融,不断转化,真可谓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矣!李可染乃现代画坛大师,未置一词,只言其画,画工精妙生动都在行间字里,则可见作者对先生崇敬之情。

偕友游寺庙

多数名山有佛缘,承包引进极新鲜。

贫穷切莫朝僧院,菩萨当前也收钱。

王十二评:首二句极度写实,后二句极度讽刺。写生活中诗,虽是用口语,效果却如匕首投枪。

太行山青龙峡行吟

峰峦如聚峙雄关,仰望长天一线间。

涧水不堪云雾挤,分流十万下东山。

王十二评:四句极写太行山景致,气势奔放飘逸,运笔极为酣畅。一个“挤”字虽嫌用力过猛,也不枉结句极具豪迈的点睛之笔,得太白遗风之二三。

过太岳山

秋登太岳崮连岭,小路蜿蜒细如绳。

恐怕山中迷了路,村村柿树挂红灯。

王十二评:诗中有两个比喻,且是两个寻常的比喻,“小路如绳”“柿如灯笼”,人人可想,人人可作。但是好在四句一气,都在“路”上做文章,尤其结句化“红灯笼”为“红灯”,有了“交通信号灯”之意,可谓化腐朽为神奇了。

赤 壁

古垒荒丘费揣摩,沉沙折戟叹嗟多。

风临故地犹长吼,不肯消沉是逝波。

王十二评:前三句景语,触景而生情,后一句由情到议。怀古二十八字,又不止在怀古,怀古感今,古今映照,虚实相生,诚史学家笔墨也。

锡林郭勒元上都遗址

荒丘远卧暮云中,汗马勋名尽化风。

唯剩寒鸦情不舍,年年啼断故城空。

王十二评:景象苍凉悲壮,史笔诗心,兴寄幽远。末二句,尤隽永。“寒鸦”是此是眉,“空”是此诗眼。

兵马俑

俑阵排排岁月藏,千人千面旧衣裳。

君王霸业虽成土,豪气依然震八荒。

王十二评:首句大处着笔写兵马俑时空方位,次句细节描写突出一统中的不统一。后二句气雄笔健,豪迈非常,议论精到,言人之所欲言又人之所不能言。

夜宿五台山

暮临古寺宿禅家,起坐幽廊望岭遐。

几缕钟声应未远,五更撞出满天霞。

王十二评:首二句眼见为实,第三句耳听心动,第四句“撞”字出新。写诗就当如此,眼不到不写,心不动不写,意不新不写。

渔民归来

夕阳映照水东流,两岸山隈古渡头。

笑语一船渔父卸,晚霞跟着挤回楼。

王十二评:“水东流”“古渡头”“渔父”“晚霞”四句一意扣题,写景自然生动,画面感强,活脱脱一副《渔民归来图》。转结句更是奇思妙想,渔父卸下一船笑语,晚霞挤进小楼,通感譬喻手法运用至此已臻化境。

编辑/章雪芳 审核/小楼听雨 校对/冯 晓

0 阅读:0

小楼听雨是诗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