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樵:一诗一得(1881—1890)

小楼听雨是诗轩 2025-02-06 20:30:45

一首好诗有其“诗境”,“诗境”来自诗人“心境”。为诗者,自有其灵感、匠心、学识、历练、神韵;读一首好诗,须得“悟境”,即从“诗境”走入诗人“心境”,是对诗者之灵感、匠心、学识、历练、神韵的认知。读一诗,得其一,自足矣。

1881感怀

青莲客

秋雨千家树,西风一夜城。

平明啼燕子,尽是故乡声。

由远及近,由深夜到平明,风雨燕啼俱是乡愁。(归樵)

1882园中逢紫藤花因寄诗友一绝

阿黛

垂垂璎珞蹴风轻,廊下虬藤紫雾生。

小伫斜阳忽莞尔,拾来一朵是君名。

情节推动,一气呵成,看似不经意,实则用心构思得,“莞尔”颇见情趣。(归樵)

1883广州之兰州途中作

青莲客

望极青山望白云。白云望尽不见君。

青山白云非阻隔,唯是年少轻离分。

“青山”“白云”句法正反往复,缭纠萦拂,如此往复叠环中道出“年少轻离分”的感慨,似有追悔遗恨在其中,精警。(归樵)

1884海南火山口

星汉

常开笑口自从容,吐纳烟云不肯封。

老去人生也如我,再无怒火向天冲。

妙处在写火山从不经意间来而托意俱至,字字切题,而又字字寄慨。(归樵)

1885中夜怀人

青莲客

人来明月到窗前。人去还归明月边。

今夜不知明月在,更深愁色满青天。

前三句以“明月”作时空转位,交综相应,使抽象的距离有了实质的度量,给人以十分鲜明的印象。(归樵)

1886咏桃花

蒋昌典

全凭粉脸运当红,苦寒未识不知冬。

却妒梅花名气大,汝生不过借春风。

“粉脸”“苦寒”“梅花”“春风”四句皆有比兴;“全凭”“未识”“妒”“借”四句皆含讽喻。(归樵)

1887观罗家坝遗址博物馆

安全东(四川)

巴国西南鄙,春秋几劫灰。

史存五千载,物论一时来。

鼎俎虽云固,光阴去不回。

虎纹与铜锈,历历莫相猜。

全诗切题中“观”字,眉睫之前,有风云之色,寂然凝虑,见沧桑之慨。中二联以境界为上,自成高格。(归樵)

1888雨后山行

孟祥荣(广东)

云自风前散,山从雨后青。

布衣多是汗,鸟语几曾宁。

委曲回轻潦,欢欣坐野亭。

还看松石路,不过一时经。

句句切题,见、闻、触、感,身外身内融合为一,景能入人耳目,情则沁人心脾,结句景语警语,允为妙思,得真味也。(归樵)

1889游东阳桃花坞

方益洪(浙江)

久在樊笼生郁烦,暂随流水觅桃源。

青溪行尽山无洞,猛省今非晋太元。

深意尽在“猛醒”二字之间。(归樵)

1890题天许兄短视频

李利忠(浙江)

蓬草谁怜瓦上生,午莺啄食感营营。

因猜或另有心动,画外嘤鸣三五声。

一二句实写视频画面,瓦上蓬草,啄食午莺,俱见况味。三四句反转,一个“猜”字将视频画面扩大,“画外嘤鸣”见出诗人同气相求之情怀。诗能展拓开张,如天上人间,去来无迹,方妙。(归樵)

个人小传:

少年曾牧牛于柳溪之畔,采薪于桃林之野;老来欲固守于幽怀心斋,回归于天然纯粹,便有归樵别名。喜读诗词,偶有一得;好乱涂鸦,聊补性情。

评者/归 樵 编辑/章雪芳 校对/冯 晓

0 阅读:0

小楼听雨是诗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