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的“海王”成长之路

天天汽车市 2023-07-25 17:47:02

中国企业又被印度坑了。

上汽名爵子公司丧失控制权,小米48亿资产被没收,别忘了之前还有华为、OPPO都在印度吃过亏。

今天借着这个事,聊聊中国汽车的海外出口。

电动化领先带来的比较优势,自主品牌出海不可阻挡,车企都在抓紧海外搞钱。但同时也伴随着不可预知的风险。

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企,比亚迪肯定不会放过海外市场。目前出口量虽然不高,但增速排在行业第一,战略和布局也有许多值得深究的地方。

25年出海历史,“国际迪”

1995年,比亚迪在深圳成立。靠充电电池起家,比亚迪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中国市场供应链的优势,让比亚迪看到了出海的商机。

说干就干,1998年,比亚迪在荷兰成立欧洲分公司,开始出口手机充电电池。

这是比亚迪首次进入海外市场,距离其成立才刚满3年。

2003年,比亚迪成为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制造商,开始寻找第二曲线。

船夫哥看中了汽车行业,在一片争议声中收购了秦川汽车,成立比亚迪汽车,开启造车之路。

10年后的2013年,还是荷兰。比亚迪开启整车出海。

这个时候,中国汽车在全球不占优势。不管是技术还是品牌影响力,落后于欧美日韩车企。

所以,比亚迪扬长避短,选择从商用车领域切入。

当时,荷兰西蒙尼克岛为减少环境污染,决定将岛上的公交车都换成0排放的电动大巴。

2012年6月,比亚迪成功中标,拿下欧洲的第一个订单,6台电动大巴于2013年4月交付运营。

7月,荷兰阿姆斯特丹史基浦国际机场向比亚迪采购了35台纯电动大巴订单。

这之后的十年,比亚迪纯电大巴征战全球,足迹遍布全球7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400多个城市。累计销售8.5万台。

官方透露的数据,比亚迪纯电大巴在欧洲的市场份额高达20%,在日本更是占据70%的市场份额。

从98年出口手机电池,到13年出口电动大巴,出海两个字一直伴随着比亚迪的成长,密不可分。现在,终于到了乘用车。

乘用车出海,多点布局

有了商用车领域的经验,比亚迪乘用车出海速度明显加快。

两年前的2021年5月,比亚迪正式宣布“乘用车出海”计划,将挪威作为首个试点市场。

之后,势如破竹。

2022年2月,元 PLUS于澳大利亚开启预售。

7月,比亚迪正式进入日本市场,带来元PLUS、海豹、海豚等三款车型。

10月,比亚迪携唐、汉、元PLUS三款电动车型亮相巴黎车展。

同年11月,美洲地区进入巴西和墨西哥乘用车市场。

两年时间,比亚迪就进入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巴西等53个国家和地区,平均两周下一城,效率恐怖。

这就是王传福的“快鱼吃慢鱼”战略。

销量上,今年前5个月比亚迪出海已经追平去年全年,平均月销1万+,同比增长10多倍。

农村包围城市路线

在海外策略上,比亚迪选择多点开花,同时出击。

比亚迪将庞大的海外市场分为美洲、欧洲、亚太、中东及非洲四大块,对于不同的地区又有侧重点。

汽车和别的行业不同,是最大的制造业,一年十几万亿,最大的风险是政治风险。

比如美国、韩国市场目前不适合大规模进入,美韩德日法这几个汽车强国的政治风险比较高。

所以,比亚迪的出海路线可简单归结为“农村包围城市”,从市场壁垒最薄的地区开始进攻。中国的家电和手机也是这样打出来的。

例如东南亚,之前被称为“日系车”的后花园。但是现在日系车全面落后了,东南亚与中国的民族关系和文化融合度也比较高,所以比亚迪在东南亚推进速度很快。

欧洲和南美的巴西、阿根廷、智利、墨西哥等国家,也是几乎没有本地品牌,这些地区都是中国汽车品牌的机会。还有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

在泰国、以色列、新西兰等地,比亚迪已经多个月蝉联销冠。

销量、口碑上来后,下一步是扩大规模,当地建厂。

在印度的工厂是CKD工厂,比亚迪出口整车所需的全部散件给印度组装厂,在当地组装,然后授权印度总代理在当地销售。

船夫哥这么干,也是因为看到太多中企在印度渡劫,宁愿把利润的大头留给当地经销商,也不愿冒险。

泰国的营商环境好一点,比亚迪的第一个海外乘用车工厂已经在泰国落地,年产能约15万辆,投放泰国本土的同时辐射东盟及欧洲地区。

此外,比亚迪在5月底确认了在越南造车;乌兹别克斯坦工厂今年秋天投产,这是首个合资工厂。下一步是在巴西和欧洲建厂。

历史性机会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看出身看技术,电动化时代,中国汽车产业靠技术开始引领全球。

中国汽车这几年的出口速度有目共睹。200万辆,300万辆,连续超越德国,日本。今年一季度,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

看似只有短短的两年多时间便登顶第一,实则这条路中国汽车已经走了几十年。

要知道,中国自2009年以来就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但是汽车市场长期由大众、通用、宝马和奔驰等海外品牌主导,自主品牌只能在中低端市场生存。

技术和品牌上的落后,导致中国汽车海外出口也不占优势,只能销往不发达国家。

但是,在新能源变革时代,中国品牌起步早、技术发展快,叠加政策层面的支持,实现销量的井喷。

国产新能源汽车在质量、价格、能耗、智能化等方面相比海外品牌已经具备竞争优势。

从全球新能源发展进度来看,国内、欧洲和美国的新能源渗透率分别突破了30%、20%和10%大关,但其他国家和地区整体渗透率尚不足10%,所以海外市场的增长空间潜力巨大。

正如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所说,“只要在中国能打胜仗,去国外价格提升20%也有竞争力,因为国内高度竞争,国外竞争不充分,在中国打仗练就了一身武功,去国外会发现没有对手或者对手很少。”

这是中国品牌的历史性机会。

0 阅读:2

天天汽车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