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侠左宗棠

山高人之 2025-02-23 22:40:36
左宗棠抬棺收复新疆的故事是晚清历史中一段令人动容的爱国篇章,展现了这位老将在国家危难之际的担当与气节。 一、背景:新疆危机 19世纪中叶,中亚浩罕国军官阿古柏趁清朝内忧外患(太平天国、捻军起义),勾结英国、俄国势力入侵新疆,建立“哲德沙尔汗国”,占据天山南北大片领土。与此同时,沙俄趁机强占伊犁地区。此时清朝内部爆发“海防”与“塞防”之争:李鸿章主张放弃新疆,专注海防;左宗棠则力陈“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最终慈禧太后支持左宗棠西征。 二、抬棺出征:以死明志 1876年,64岁的左宗棠以钦差大臣身份率军西征。他深知此行艰险,特意命人打造一口黑漆棺材随军同行,以此明志——不收复新疆绝不生还。这一举动极大鼓舞了士气,也向国内外宣示了清朝捍卫领土的决心。 三、步步为营的胜利 左宗棠采取“缓进急战”策略: 后勤革新:开辟运粮通道,建立粮站,甚至携带俄国新式武器 战术灵活:先北后南,先克乌鲁木齐,再破吐鲁番,最后直捣喀什 民族政策:团结维吾尔等各族民众,孤立阿古柏势力 1878年彻底击溃阿古柏政权,仅用一年半收复除伊犁外的全疆领土。1881年通过《伊犁条约》谈判收回伊犁(虽仍有部分领土损失)。 四、深远影响 1. 巩固边疆:粉碎列强分裂企图,使新疆重回中国版图 2. 设立行省:1884年新疆建省,加强中央管辖 3. 战略遗产:为后世保住166万平方公里国土 4. 精神象征:抬棺出征成为中华民族捍卫领土的精神图腾 动人细节 行军途中,左宗棠命将士沿途种植“左公柳”,至今在西北仍有遗存 为筹措军费,他甚至抵押个人家产向外国银行借款 晚年病重仍心系西北,临终前上书《新疆善后事宜》 左宗棠以垂暮之年完成这项历史壮举,其“抬棺出征”的决绝不仅收复了山河,更重塑了民族气节。这段历史时刻提醒我们:国土神圣,寸土不让。 中国大侠左宗棠,中华民族英雄左宗棠!
0 阅读:6

山高人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