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于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从我们这个小山村出发,到乡里有十五公里,到县城就更远了,足足有八十公里。
因为封闭的原因,在我们这儿,就算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重男轻女的现象依然存在,村里的女孩子,最多读到初中,然后就外出打工。
其实我就出生在这样的家庭,父亲有些重男轻女,听周围邻居说,我生下来的时候,父亲听说是女孩,嘴撇得老高,一脸嫌弃的表情。
老大是女孩,父亲自然非常想要男孩,不过,很奇怪,后面母亲怀了两次孕,但每次到三四个月时候就流产了,从此,母亲再也没有怀孕了,父亲想要儿子的梦彻底失去了希望。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不过,爷爷奶奶确实没生那么多,仅仅只生了父亲和二爸两兄弟,与父亲不同,我出生时,二爸只有十二岁,当时我们一家还是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二爸只要一回家,就会抱我,后来稍微大一点,他就背着我到村里到处转悠,可以这样说,我的童年几乎都是在二爸的背上度过的。
后来,二爸到了县城读高中,每周才回来一次,但每次回来时候,二爸都会从爷爷奶奶给的生活费中从自己口中省下一点钱,给我带一点小零食,正是因为这样,那时才几岁的我,每天最大的愿望居然是看见二爸,因为只要见到二爸,就会有零食。
二爸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只好回到家里劳动,后来,村里的一个村干部因为年龄问题离岗,而二爸又是村里少有的高中生,于是二爸到村里担任了村干部。
二爸当村干部两年后就结婚了,婚后第二年就生下了堂妹,那时计划生育已经深入人心,二爸决定响应号召,主动去公社医院做了结扎。
当时爷爷奶奶还在,听说二爸做了结扎,很是生气,已经当父亲的二爸还被爷爷打了一顿,父亲听说二爸结扎后,也成天唉声叹气,说他们两弟兄都绝后了,可二爸却不认同爷爷奶奶和父亲的观点,坚持生男生女都是传后人。
父亲虽然开始时候不太喜欢我,但由于母亲不能再生育,慢慢的,也逐渐对我上心起来,不过,从骨子里来说,父亲是出于无奈,毕竟我是他唯一的血脉。
大概从小感受到父亲有些歧视的眼光,因此,在学习上我很认真,小学在村里的学校就读,全班四十多个同学,我次次都拿第一。
到了初中时候,我成绩同样优秀,初中毕业时,按照我的成绩,考中师和县里最好的高中都没有问题。
其实从我的内心来讲,我是非常愿意读高中的,而父亲坚持让我考中师,不让我读高中,父亲还放言,如果我要读高中,就自己准备学费。
我和父亲的分歧被二爸知道了,回到家对父亲说,“读了高中,后面见识世面的机会更广,如果你不愿意送她去读高中,我来负责一切费用”,二爸此时已经是村书记,不但在家里,就连在村里说话都有威信,父亲见二爸这样说,也就不再坚持我读中师。
高中三年是在县城度过的,在这三年时间里,二爸作为优秀的村书记,曾好几次来到县城开会,每次来开会,都要来学校看我,以至于班上同学误认为二爸就是我的父亲,还说,我的父亲看起来很年轻。
在我读高中那个年代,高考的升学率很低,就我们县中来说,好的班一年能考两三个,稍微差的班很有可能剃光头,虽然我的成绩在班上数一数二,但高考那段时间,恰逢来例假又肚子疼,高考全部科目考完后,我就有预感可能不会上线。
怕啥来啥,高考成绩公布后,我以三分之差没有上线。
落榜后,此时我已经十九岁,在我们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当年十八九岁就嫁人的女孩子不少,而我家又只有一个女孩,于是父亲就想招一个上门女婿来延续香火。
不过,我对这个事情全力反对,坚持要再复习,但胳膊拗不过大腿,父亲坚持要我相亲,然后真的领回来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
我见父亲动了真格,马上就找了一个借口,来到村委会,将这个事情告诉了二爸。
二爸放下手中的工作,陪我回了家,当时二爸脸上铁青,这次二爸没给父亲留情面,直接批评起了父亲,并告诉父亲,我高中复读的学费乃至后面读大学的费用他包了,不用父亲出一分钱。
在二爸的坚持下,当年九月,我又走进了高中的大门,经过一年刻苦努力的学习,第二年,我居然上了重点本科线,被一所很出名的师范大学录取。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了省城的重点高中任教,工作三年后,我认识了省直机关的一位青年,两年后,我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小宝宝。
我结婚后,抽时间回了一趟老家,此时,二爸家的堂妹正在乡里上初中,成绩不算太好,勉强过得去的样子,但考高中有一定的难度。
于是,我找到二爸,要把堂妹带到省城,就读于我任教的学校,二爸听后,很是支持,同时,二爸为了不增加我的负担,坚持每月要付给我堂妹生活费,但被我拒绝了。
堂妹到了省城后,就住在我的家里,每天上学放学都和我一路,在学校时,我拜托堂妹的老师多管教她,回到家后,我批改完作业后,又来检查堂妹的作业,遇见做错的地方,马上从头到尾给堂妹演算一次,直到她会了为止。
不得不说,堂妹到了省城学校后,成绩突飞猛进,初中毕业考入了我所在的这所重点高中。
高中时候,堂妹自己要求住校,但我没同意,还是坚持要求堂妹住在家里,便于我晚上辅导,三年下来,堂妹被一所211学校录取,大学毕业后在其姐夫的牵线下,同样也留在了省城,进入了一家大型企业。
堂妹参加工作后,我开始留心她的个人问题,最后给堂妹介绍了我们学校毕业于北师大的一位年轻老师,两人经过相处,很快就确定了终身大事,两人在省城结了婚,为了方便,堂妹的房子买在我们一个小区,这样,每逢双休和节假日日两家人都会相聚,走动得比亲姐妹都亲。
后来,父母亲年龄大了,我又将两人接到省城,给他们在我们居住小区买了一个四十多个平方的小户型,前几年,二爸因为年龄问题,也从村书记岗位退休来了,堂妹也在我们这个小区为二爸买了一个小户型房子,如今,父亲、二爸、我和堂妹都生活在一个小区,每天晚上吃完饭,一大家三代人都会在小区中庭的绿化带散步,气氛和谐且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