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点名批评“上一代”政客:俄险些被西方彻底摧毁

高能世界 2024-12-24 19:54:47

俄总统普京罕见点名上一代政客,直言他们差点毁掉国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面对“亲西方”政策的失败,俄罗斯又做出了怎样的抉择?

12月22日,普京在接受采访时,罕见地批评了“上一代”俄罗斯政客。按照他的说法,彼时这些掌舵者差点毁掉了整个国家,他们一心想要融入西方构建的所谓“文明世界”,可惜一无所获。这番话语掷地有声,也正因如此,各方不得不慎重审视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这段复杂历史。

普京所指的“上一代”,大概就是苏联解体后掌权俄罗斯的那批人。当时,俄罗斯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剧变。旧的体系崩塌,新的秩序尚未建立,整个国家陷入了动荡之中。此种背景下,一些俄罗斯高层人士选择了一条充满幻想的道路,他们试图快速拥抱资本主义,希望得到西方的认可。这一时期,俄罗斯国内经济凋敝,民生困苦。1998年的金融危机,更是一次沉重打击。俄罗斯民众当时的生活水平可谓是一落千丈,这或许是他们对那段时期充满负面情绪的关键所在。

更值得注意的是外交领域的重大转向。当时的俄罗斯,渴望成为西方的一员,第一任外交部长科济列夫,是这种“亲西方”路线的代表人物。他一度认为,北约不再是威胁。在一些人看来,这种想法过于天真。众所周知,北约的持续东扩,让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受到严重挤压。而普里马科夫的上台,标志着俄罗斯外交开始回归务实。他倡导的多极化理念,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当今俄罗斯的外交基调。

如今的俄罗斯,已不再是当年的模样。普京时代的到来,终结了持续多年的混乱。在许多俄罗斯人眼中,他是带领国家走出困境的关键人物。这也就意味着,他有足够的底气对上一代政客的政策做出评价。在普京看来,西方从未真正接纳过俄罗斯,他们想要的,或许只是一个虚弱的、任人摆布的俄罗斯。也正因如此,俄罗斯必须保持清醒,绝不能牺牲自身利益。换言之就是,合作可以,但必须是平等的、互利的。这是俄罗斯的底线。

这种强硬态度,贯穿了普京执政的始终。在处理与西方的关系时,他从不轻易妥协。无论是格鲁吉亚战争,还是克里米亚事件,亦或是当下的俄乌冲突,俄罗斯都展现了坚定的意志。这也让西方不得不重新评估与俄罗斯打交道的方式。可以说,普京时代的俄罗斯,已经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或许西方需要明白,那种试图单方面主导一切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需要指出的还有,普京此番言论绝非偶然。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下,他显然有更深层次的考量。当前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俄乌冲突的爆发,更是将双方的矛盾推向了顶点。此时,普京重提旧事,一定程度上有敲打西方的意味。他或许是希望西方能够明白,俄罗斯绝不会屈服于外来压力。历史的教训已经足够深刻,俄罗斯不可能再重蹈覆辙,这或许也是对国内民众的一种交代。

普京此次的表态,也让我们看到一个国家在探索自身发展道路时可能面临的种种挑战。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经历了一段迷茫期。他们曾在“向西看”的道路上走了很远,但现实却给了他们当头一棒,西方并没有像他们期待的那样伸出援手。恰恰相反,他们更多地感受到了排斥和压力。这种情况下,俄罗斯被迫重新审视自身的定位。选择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这个过程虽然曲折,但对俄罗斯来说或许至关重要。

回望这段历史,对当下的世界格局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但与此同时,不同国家之间的利益博弈也更加激烈。各国都有自身的发展诉求,没有哪个国家甘愿成为别国的附庸。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时,平等相待才是正途。任何一方都不应抱有幻想,一味地妥协退让,换不来真正的尊重。只有自尊自强,才能赢得别人的认可。西方大概率也需要适应这种变化。

普京对“上一代”政客的批评,根源在于他们“亲西方”政策未能给俄罗斯带来预期的利益,反而导致了国家实力受损。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经济转型和融入西方的过程中,遭遇了巨大挫折。这种挫折很大程度上源于对西方意图的误判,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西方对俄罗斯的真实态度。这导致了俄罗斯在追求西方认可的过程中,付出了代价。

可以说,无论如何,在眼下这个节骨眼,不管西方如何继续许以空头支票,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遏制俄罗斯,进一步打压其生存空间。他们都幻想在割裂俄罗斯这条邪路上越走越远。俄罗斯的做法,就是坚决粉碎西方的一切不切实际的幻想,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信息来源:

《普京:俄罗斯上一代政客“摧毁国家”》 2024-12-23 观察者网

0 阅读:1

高能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