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儿子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张合成梗图,图中特朗普正在浏览购物网站,购物车里竟然是加拿大、格陵兰岛和巴拿马运河!这到底是恶作剧还是特朗普团队的某种暗示?紧要关头,相关国家发声了,他们又说了些什么?

近日,特朗普的次子埃里克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张颇具挑衅意味的图片。图中,特朗普正对着手机若有所思,购物车里赫然装着加拿大、格陵兰岛和巴拿马运河。配文更是直白:“我们回来了!”需要说明的是,埃里克发布的这张图片,其实是一张经过数字处理的合成图,用夸张的方式来表达某种观点或态度。
众所周知,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就曾放出豪言,声称要让加拿大成为“美国第51州”,还不止一次将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称为“州长”。据悉,特朗普在与特鲁多的私下会晤中,就曾当面表示,或许加拿大可以成为美国的一部分。而且他此前甚至威胁要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高额关税,美其名曰解决非法移民问题。这哪是解决问题的态度?分明就是霸权主义的嘴脸。美国似乎成了全球的“救世主”,必须通过各种手段来“拯救”其他国家,哪怕这些手段充满了争议。

我们再把视线转到加勒比海,特朗普对巴拿马运河的“兴趣”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他曾多次表示,美国应该“收回”这条重要的国际航道。巴拿马总统穆利诺对此表达了强烈不满,强调巴拿马运河的主权不容侵犯。这合情合理。毕竟,巴拿马运河是巴拿马的重要资产。怎能任由他人觊觎?特朗普打着“美国优先”的旗号,实则暴露了他对国际规则的漠视。这不得不让人警惕。
值得注意的还有,特朗普经常提及他信任的人向他提出的事情,只要这让他感到兴奋。大选获胜后,特朗普一直在其棕榈滩海湖庄园招待亲信、商界巨头、捐助者和国家元首。 另一位顾问表示,特朗普或许对美国公司在巴拿马受到的待遇感到担忧,毕竟“贸易是他的首要考虑因素”。
再往北看,格陵兰岛这块天寒地冻的土地也进入了特朗普的视野。按照特朗普的说法,拥有格陵兰岛对“全世界的国家安全和自由”至关重要,是“绝对必要”的。他认为格陵兰岛的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必须掌握在美国手中。格陵兰岛自治政府总理埃格德则明确回应:“格陵兰岛是非卖品。”这话说得斩钉截铁,格陵兰岛虽然是丹麦的自治区域,但也不是可以随意买卖的商品。

对于特朗普的一系列表态,有专家分析认为,他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为了讨好国内的支持者。埃廷格认为,加拿大人应该集中精力说服美国人不要对加拿大征收破坏性的关税,而不是在社交媒体上单纯反击特朗普的言论。要看到问题的本质,抓住核心利益进行博弈。这话不无道理。面对特朗普的“嘴炮”,更重要的是保持冷静,在关键问题上寸步不让。换言之就是,特朗普的言论可能更多是一种姿态,而不是实际的行动计划。这也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区分言辞与行动之间的差距。可以说是,这位专家的观点也为我们理解特朗普的策略提供了一个视角。
特朗普这一系列操作的背后,反映出他一贯的“美国优先”的执政理念。将贩毒集团列为外国极端组织的计划,就可能预示着将在墨西哥领土上采取军事行动。他威胁要打击芬太尼实验室,派遣特种部队消灭贩毒集团头目。此举可能侵犯墨西哥正当权益,损害与美国最大贸易伙伴的关系。在特朗普的逻辑里,似乎只要是符合美国利益的,就可以不择手段。这种单边主义的做法,很容易引发国际争端。长远来看,对美国自身的利益也未必有利。需要指出的是,一个国家的强大不应该建立在对他国正当权益的侵犯之上。

从二战结束到现在已经快80年了,曾经的殖民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现在大家都默认一个主权国家,不应被他国侵略,占据领土,这样各国才能推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可是,从俄乌冲突爆发开始,各国迅速启动了军事扩张模式。这说明什么?说明在一些国家的潜意识里,依然信奉“丛林法则”。美国作为超级大国,本应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可是他们偏偏没有这样做。
特朗普的一系列惊人言论,本质上是其“交易的艺术”在国际舞台上的延伸。他试图通过制造争议、施加压力,来为美国谋取更多利益。只是这种做法未必真能奏效。毕竟,在当今世界,合作才是主流,对抗没有出路。强权那一套,早就行不通了。某些人抱着过时的“帝国梦”不放,迟早要碰壁。

这个世界,终究不是靠谁的拳头大说了算的。必须指出,那些试图通过武力或威胁来改变现状的行为,终归会被历史所抛弃。
信息来源:
《特朗普次子造梗图:特朗普想把加拿大、格林兰岛、巴拿马都“买下”》 2024-12-25 观察者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