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一谈起“知行合一”,好像这就是王阳明的发明。其实“专利权”首先应该是老子的,老子的“道和德”,就是“知行合一”的另外一套文字表述罢了,而《道德经》的第41章,讲的就是如何“知行合一”。今天就通过对第41章的分析,来说明怎样“知行合一”。
对这一章的传统解读,完全可以用“支离破碎”来形容,解读了半天,不知道老子到底在讲什么,大部分解读者都没有发现本章“知行合一”的内涵其实这一章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在讲“知行合一”。上边已经讲了,“道德”就是“知行合一”的另外一种表述罢了:人类通过“道可道”,形成了许多“非常道”,怎样把“非常道”付诸实践,那就是要立即、马上去行“德”,如果不“德”,“道”有何用?
我们以前的文章中分析过,《道德经》第1章是总论,第2到第39章是讲“道可道,非常道”的,第40章是“道”与“德”的过渡章,第41至80章讲的就是“名可名,非道名”,即认知实践的落实,换个说法就是行“德”。那么第41章首当其冲,讲的就是“德”的总原则,那就是“知行合一”,这就是第41章在《道德经》中的逻辑定位。
所以,这一章中出现的“道”,都是“后天之道”,是“实践之道”,“一道到底”的解读者很容易就将本章解读得支离破碎、不知所云,原因就是将本章的“道”理解为“先天之道”。
关于“先天之道”和“后天之道”,我在以前的文章多次讲过,为了照顾第一次阅读本人文章的读者朋友,我在此再啰嗦几句:“先天之道”就是“道可道,非常道”的第一个“道”,是宇宙自然的运行之道,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之道;而后两个“道”是人们通过认知从自然的运行之道中总结、提炼出来的人类遵行自然之道的实践方法、原则等认知逻辑,是主观能动的产物,所以是“后天之道”。
“先天之道”虽然是认知的本源,但对人类来说是不可用的,因为它是“朴”,相当于原木,要想用,就要“朴散为器”,形成“后天之道”,也就是“道可道”之后,形成的“非常道”——各种各样的认知逻辑。这个道理很好理解,一根原木我们无法利用,只有把它做成各种各样的器具,我们才能用。
而所谓“知行合一”的所“知”就是各种各样的“道理”,而不是其它。比如: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勤劳致富;老实人不吃亏、吃亏在于不老实……如果有人反对这个意见,非得一口咬定本章所说的是“先天之道”,我建议你拿出来一个可用的“先天之道”让我们见识见识!
知行合一的层次: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各种各样的“非常道”就摆在那里,我们的祖先已经把它“可道”出来了,我们只需要去做就行了,知道并去做——道而后德,看似简单的,但在不同的认知主体,对待它的态度有三种:
第一种是“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有的人听到某个道理很有道理,就立即去实践,这就叫“知行合一”。
第二种是“中士闻道,若存若亡”:有人听到了某个道理好像很有道理,也去实践,但实践起来可能不会立即见效,就不再热情投入,所以效果也不会很好。
第三种是“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有的人听到了某个道理就笑了,为什么笑?我认为不相信可能只是其一,更多的是感觉这个道理就不像道理——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道理,基本没有很复杂的,没有特别费解的,大都是特简单,吾言甚易知、甚易行。比如“好好学习”,哪像什么道理?人人都懂。前几天有位读者,针对我解说的《道德经》是讲“客观思维和主观思维”的,就认为我理解的太简单了,对我很鄙夷。我告诉他“客观思维”这一条99.9%的人都做不到,这就是“大道理”的特征。比如一个高手告诉你炒股不要贪婪和恐惧,估计你也会“大笑之”:高手就这么点认知?
所以上士、中士和下士,其实都是在“知行”, 上士是“知行合一”,听到了“道理”马上就去实践;中士呢,是“知而后行”,听到了“道理”将信将疑,对信的道理去实践,不信的就不去实践;而下士呢,是“完全不知”,不知怎么行呢?就免不了“碰壁”,碰几次壁后,到最后可能也懂得了些道理,所以叫“行而后知”,在老子看来,这叫“不善”。
这就是对“知行合一”的不同态度。老子肯定的是“上士”,即知道了就去实践,那么怎样算“知道”,怎样算“实践”?其中仍有学问。
知的学问“知无恒”: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这一句话,是站在“上士”的角度,对他所“知”的正确态度,而不是讲的“明亮的大道显得暗昧,前进的道路看上去后退……”之类摸不着头脑的话。
明道若昧:这一句从理论上来讲不太好讲,我们用炒股来作一个例子。一个会炒股的人,能赚钱的人,股市中的高手,你要问他的“道”是什么,他肯定说不明白,这就叫“明道若昧”。而在网络上夸夸其谈、头头是道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赔钱货。真正的知是不知,这就叫“明道若昧”。你不要指望有一个统一标准的“道”,如果你用一个固定的“道”来指导实践,肯定失败,这就是“非常(恒)道”的真谛,实践中没有武林秘笈。
进道若退:一个炒股水平越高的人,每一次入市操作就越像是个新手,越小心谨慎,给人一种后退的错觉。“进道若退”揭示了在追求进步的过程中,真正明白道理的人,可能会更加重视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使得前进的步伐看似缓慢甚至有所倒退。他是真明白道理了,才会这样;如果不明白,似懂非懂,可能就会自信满满,不知道天高地厚。所以,成长和进步的必经之路,是需要耐心和坚持。
夷道若颣:在股市中,水平越高的人,对行情的判断就越吃力。你看着他下单很果断,赚钱很容易,实际他背后下了多少功夫,做了多少功课,遇到了多少考验,战胜了多少困难?你不知道,真正成功的人,没有一个是从坦途上过来的。
行的学问“行无定”: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上一句明道、进道、夷道是侧重于“所知”,那么上德、广德和建德则侧重于“所行”。这一句还是讲“上士”之“知行合一”之所为,而不是讲其它。上德若谷:胸怀博大、谦虚谨慎,就如同深邃的山谷一般,能容纳万物;广德若不足:看似有所欠缺,但实际上内涵丰富,不张扬;建德若偷:这里的“偷”并不是指偷窃,而是指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影响。
追求的学问“大无果”: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一句是在讲辩证法吗?非也!是在讲自然现象吗?亦非也!这一句是通过自然物象来比喻“知行合一”的境界,仍然是在讲“上士”的所知所行,仍然是在讲“非常(恒)道”,即:知行合一没有固定的标准,如果有固定的标准,就不叫“知行合一”了。
我们还用炒股来比喻,股市高手有自己的操作系统、交易逻辑和赚钱之道,这些东西是固定的吗?不是的,如果是固定的,就不能称其为质真、大白、大方、大器、大音、大象,就不是“道”,而是“术”。而真正的“知行合一”,所知是若昧、若退、若颣,所行是若谷、若不足、若偷,表现出来的状态,就是若渝、若辱、无隅、晚成(免成也可以)、希声、无形。
对这一句的理解,不要固定在文字上和意象上,而要看到作者想表达什么,作者无非是想说:我们按道理去做事情,无非是想把事情做好,做出大成绩。而什么是大成绩?就是永远没有固定目标的成绩才是大成绩,不要给自己设限,设限就是设套,进步的空间就堵死了。
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道隐无名:这里的“道”即“实践之道”——知无恒,行无定,大无果,实践过程是默默耕耘的过程,是隐秘而难以名状的。换一种说法:做人做事之道,没有固定的套路。夫唯道,善贷且成:这里的“道”仍然是实践之道——你明白了道理,又坚持去实践,实践出真知,就可以成就你的人生。这里的“贷”可以理解为给予或帮助,“成”则表示成就或完善。这句话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意义。也就是说,行比知更重要。
总之,从“知行合一”来理解本章,一目了然,特别简单,也非常有意义。抓住“勤而行之”这四个字,就是抓住了本章的主题。
所以再次强调:本章的“道”就是实践之道,而不是自然的运行之道。“一道到底”害死人。如果理解为先天万物的运行之道,则“道”为上帝。如果理解为“非常道”之后天实践之道,则“道”为发挥主观能动性之推动力,孰优孰劣,自取其便。
附录:上中下三士是如何知行合一的?上士的知行合一:
知:上士闻道(就是生活中普通的道理,即“知”,下同)后,能够深刻理解并洞察其中的深意。他们具备深厚的慧根,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洞察过去、现在和未来。
行:上士在领悟道之后,会立即将其付诸实践,勤奋地去实行。他们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与行动紧密结合,实现知行合一。
中士的知行合一:
知:中士在闻道后,往往会有一种将信将疑的态度。他们对道的理解不够深刻,无法完全领悟其中的精髓。
行:由于中士对道的半信半疑,他们在行动上往往表现出犹豫和摇摆不定。这种态度导致他们在实践中无法完全做到知行合一,行动与知识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
下士的知行合一:
知:下士在闻道后,往往会大笑之,不予理睬甚至嘲笑。他们对新鲜事物和思想持有一种封闭和排斥的态度,无法接受和理解道的深意。
行:由于下士对道的不理解和排斥,他们在行动上几乎不会有任何改变。他们的知与行完全脱节,无法实现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