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道德经》就像一层窗户纸,简单得我都不想讲了

三棱心爱文学 2024-08-04 00:39:09

这是我最近重磅推出的学习研究《道德经》“5+N”系列的第5篇文章,将《道德经》的重要概念像串珠子一样地串起来。不串不知道,一串吓一跳:原来《道德经》所讲的道理是如此简单,简单得我都不想说出来,因为一说出来就显得我们研究《道德经》的都是在瞎忙乎,绕来绕去、辩来辩去、考证来考证去,原来道理真的是“甚易知、甚易行”——老子不余欺也!

按照惯例,我们先上图:

如果生活经验比较丰富,有一定认知能力的朋友,只读这个图就可以了。下面我简单地予以说明:

一、道可道,非常道:宇宙自然的运行之道,是可以被人类认知和遵循的,而人类遵循自然之道而形成的社会实践之道却并非恒定。

人在宇宙自然中生存,就要与宇宙自然打交道,就一定要遵循宇宙自然的运行规律。但宇宙自然又不会告诉人们,它有什么样的运行规律,这需要人们去摸索、去总结,这个过程就是“道可道”的过程。而摸索、总结出来的“实践之道”,又必须跟随宇宙自然的运行逻辑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所以人类摸索、总结出来的“实践之道”是“非恒”的。

宇宙自然的运行之道是“客观存在”,而人类的实践之道却是“主观作为”。

二、名可名,非常名:宇宙自然的因果关系是可以被人类认知表达为一定的认知逻辑,而人类根据自然的因果关系表达出来的认知逻辑也并非恒定。

这一句是对“可道”即人类认知方法的高度概括。人类怎样将自然的运行之道转化为可遵行的实践之道呢?方法就是将宇宙自然的运行逻辑,用可辨识的标准、方法,将之转化为一定形式的认知逻辑。比如东西南北,宇宙自然中原本存在有方位的因果关系,但是没法利用;如何将之表述为人人都可利用、可辨识、可传播的形式逻辑?用“东西南北”来命名和规定就行了。

万事万物都这样“名可名”的,这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原理。

三、无和有:从自然的因果关系转化为主观的认知逻辑的过程,就是“无中生有”的过程。

宇宙自然中,原有的因果关系是惚恍窈冥、不可辨识的,但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中有信,人们根据这些因果关系的特征,将其“名可名”。所以,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自古及今,其名不去”的历史,就是一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历史,就是一部“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的历史。一部漫长的人类发展和成长史,使人类塑造了另外一个世界——逻辑世界。

逻辑世界就是“有”的世界;而剥离掉认知逻辑的世界就是“无”的世界。

四、无欲和有欲:正是因为人类生活在两个世界里,所以从客观上来说,要求人类的思维必须“常无欲”,这样才能探索自然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可能性;同时从主观上来说,要求人类的思维也必须“常有欲”,这样才能反思我们自己所创造的逻辑世界的局限性和相对性。

无欲和有欲,就是现代哲学意义上客观思维和主观思维,这两种思维方式互相结合,这是人类探索宇宙自然运行之道的不二法门。

五、反和弱:客观思维和主观思维,是两种互为依存、互相弥补的思维方式。

在具体的实践运用中,客观思维要求人们必须正确地对认知对象进行反馈,这叫“反者道之动”;而主观思维要求人们对认知主体自己不要太依赖、太固执,牢记“强梁者不得其死”,要学会“冲气以为和”,这就是“弱者道之用”。

六、无为和不争:这其是反和弱的另一种表述而已。

要对认知对象进行正确反馈,坚持“反者道之动”,方法就是无为。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就是把主观上学到的那些知识、见解,放下再放下,完全从客观上来审视事物;只有坚持无为即从客观出发,才能无不为,这几乎是一定的;凡从主观出发去做事情,常于几成而败之,始终坚持从客观出发,就不容易失败。

要做到不要太依赖自己的主观、不要太固执,坚持“弱者道之用”,方法就是不争。外其身、后其身,不敢为天下先,知其雄、守其雌……这些都是不争。不争不是不竞争,不是不争上游,而是不争逻辑。什么叫不争逻辑?就是不主观。你该竞争就去竞争,但不要主观,赢的人始终是你,这就是不争之德。

七、利而不害和为而不争:利而不害讲的是世界观;为而不争讲的是价值观。

和世界相处,讲的是一个“利”字,利就是顺应,顺应则两不相害;和社会相处,讲的是一个“为”字,为就是努力,努力则有回报。前者是客观上的态度;后者是主观上的能动性。这两方面“玄之又玄”的结果,就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越会做人你就越有价值,越会与人相处你就会得到越多的回报。

八、主观和客观:通过以上梳理,我们看到了一条非常清晰的脉络,那就是主观和客观。这一对词我们太熟悉了,我一个字都不想多做分析。

我以上的解释,一定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满:不能用现代哲学的概念来解释老子!有甚者会说出一些很难听的话,让你心里不好受。

我要反驳的是:为什么不能?如果你能给出一个不能用现代哲学概念来解释老子的理由,我就心服口服!

哲学概念就如同是解决问题的工具,比如一把镰刀,能用来割麦子,为什么不能用来割稻谷?

再打个比方,如果把人类比喻成(或者说浓缩成)“一个人”,老子就相当于是幼年期的一个儿童,我们现在相当于二三十岁的成年人,幼年期的这个人提出的一套想法,到了成年的时候不还是这套想法吗?不一样的是:幼年期他用的是幼年期的特定语言,到了成年期,我们只不过已经不用那时候的语言表达方法罢了!

就这么简单:《道德经》的主题——世界观和价值观,并由此衍生出来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主观和客观,仅此而已!

0 阅读:2

三棱心爱文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