拦截外机时,我国总出动歼16,而不是更先进的歼20?是有缺陷吗?

小彭的灿烂 2025-02-20 08:22:22

文|小彭的灿烂笔记

编辑|小彭的灿烂笔记

声明:本文陈述内容参考的“官方信息来源”,均赘述在文章末尾,感谢支持。

【前言】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近年来,在我国空军拦截外机的新闻报道和影像资料中,歼16战机频繁亮相,可谓是“出镜率”极高。

而作为我国空军更为先进的歼20战机,却很少出现在这类拦截外机的行动中,这与歼16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很多人心中不禁产生疑问:既然歼20更加先进,为什么在拦截外机时,我国总是出动歼16,而不是歼20呢?难道歼20存在什么缺陷吗?

【拦截任务的特点与需求】

拦截外机的任务,有着其独特的特点和明确的需求,从需求层面来讲,快速响应是关键。

一旦发现外机有异常举动,进入我国防空识别区或者有靠近我国领空的迹象,我方战机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起飞升空,前往相关空域进行应对,这就要求战机能够迅速做好战斗准备,快速抵达目标区域。

在2023年5月的一次拦截行动中,美军一架RC-135侦察机抵近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侦察,我国空军雷达迅速捕捉到目标,歼16战机紧急起飞,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到达了指定空域,对RC-135侦察机进行了有效拦截。

在拦截过程中,需要让外机清楚地认识到其行为的危险性和错误性,通过展示我方战机的强大实力和坚定决心,迫使外机放弃挑衅行为,改变航线,尽快离开相关空域。

展示武器装备是一种直观的威慑方式,让外机看到我方战机挂载的导弹等武器,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威胁。

也正因此,才能更加清楚的明白,为何拦截外机时,我国总出动歼16,而不是更先进的歼20……

【歼16的优势】

歼16在拦截任务中拥有诸多显著优势,高机动性让它在面对外机时能够灵活应对,无论是快速转弯、急速爬升还是近距离的机动对峙,歼16都能轻松完成。

在一次拦截外机的过程中,外机试图通过机动摆脱我方监视,歼16飞行员凭借精湛的驾驶技术和歼16出色的机动性,紧紧咬住外机,始终保持有效的监视和威慑。

大载弹量使其在展示威慑方面极具优势,歼16可以挂载多种空空导弹,如霹雳-12中距空空导弹、霹雳-10近距格斗导弹等。

当歼16以挂满导弹的姿态出现在外机面前时,强大的火力展示无疑会给外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让其不敢轻易造次。

歼16的大航程和长滞空时间,使其能够在相关空域长时间巡航,持续对可能出现的外机进行监视和威慑。

一旦有外机出现,能够迅速做出反应,而不需要频繁返回基地补充燃油。

良好的低速性能,也让歼16在近距离拦截和监视外机时,能够更加稳定地飞行,做出各种精准的机动动作。

【歼20的“不适配”】

歼20虽然是一款极其先进的战机,但在拦截任务中,部分性能优势难以充分发挥。

隐身能力是歼20的一大亮点,然而在拦截外机时,却难以发挥作用。

因为拦截任务需要主动接近外机,让对方清楚地看到我方战机,进行喊话警告和威慑,而隐身设计的目的是减少被发现的概率,这与拦截任务的需求相悖。

如果歼20在拦截时开启龙勃透镜以增大雷达反射面积,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其隐身优势,且使用龙勃透镜也并非完全没有风险,可能会暴露部分技术细节。

歼20的载弹量相对有限,内置弹舱一般携带4-6枚导弹,与歼16的大载弹量相比,在火力展示的威慑效果上稍显不足。

歼20的航程虽然也较为可观,但在不进行空中加油的情况下,相比歼16的大航程,在长时间的巡航监视任务中,可能会面临更多的燃油补给压力。

【歼20的高昂成本】

歼20作为一款第五代隐身战斗机,集成了众多顶尖的航空技术,其研制和生产成本堪称高昂。

从研制角度来看,研发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涉及到先进的航空材料研发、复杂的飞控系统调试、先进的航电系统开发等多个领域,这些都需要耗费巨额的资金。

据一些外媒推测,歼20的研发成本可能超过300亿元人民币。

在生产成本方面,歼20单价约1亿-1.1亿美元,这主要是因为其采用了大量先进的材料和技术。

歼20的维护成本同样不菲,由于其隐身涂层对环境较为敏感,需要特殊的维护条件和设备,例如恒温恒湿的机库来存放,以确保隐身涂层的性能稳定。

而且隐身涂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磨损、脱落等情况,需要定期进行修补和维护,这不仅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

歼20的先进航电设备和复杂的飞控系统,也对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维护难度较大,进一步增加了维护成本。

有报道称,歼20每飞行一小时的成本可能高达40万人民币左右,这其中包括了燃油消耗、零部件损耗以及维护保养等多方面的费用。

【歼16的性价比优势】

相比之下,歼16的成本则相对较低,据相关资料显示,歼16的单机造价大约为5亿人民币,仅从采购成本来看,就比歼20低了不少。

这是因为歼16作为一款四代半战斗机,其技术成熟度较高,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不需要像歼20那样投入大量的资源用于攻克顶尖技术难题。

在材料使用上,歼16虽然也采用了一些先进的复合材料,但相较于歼20,其对高端材料的依赖程度较低,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歼16的维护成本也相对较低,它不需要像歼20那样对隐身涂层进行特殊的维护,其维护保障体系相对简单,零部件的生产和替换周期短,空军对其维修和保障能力也有着较为充足的经验。

这使得歼16在日常维护和使用过程中,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

在执行任务时,歼16的出动成本也较低,每飞行一小时的成本相对歼20来说要低很多,这使得它在频繁执行任务时,不会给后勤保障带来过大的压力。

在数量方面,歼16的数量相对较多,由于其成本较低,性价比高,我国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生产更多数量的歼16。

据外媒报道,目前歼16的服役数量已经突破300架大关,这使得它在面对外机抵近侦察等情况时,可以随时有足够数量的战机投入使用。

而歼20虽然随着脉动生产线的应用,产量有所提升,但由于其成本高昂,生产周期相对较长,在数量上目前还无法与歼16相比。

【特殊情况:歼20的出动】

尽管在大多数拦截外机的任务中,歼16是主力,但在面对一些特殊情况时,歼20也会挺身而出。

当外机是五代机时,歼20的出动就显得尤为必要。央视军事节目曾披露,“王海大队”的歼20就执行过驱离外机的任务,虽然节目中未明确外机型号,但种种迹象表明,很可能是美军的F-35。

在2022年3月,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肯尼斯・威尔斯巴赫就曾爆料,中美两国的五代机歼-20和F-35在东海上空有过“相遇”。

这表明,在面对五代机这样的强劲对手时,歼20凭借其隐身性能、先进航电系统和超音速巡航能力等优势,能够与之有效对抗,捍卫我国的空域安全。

在这种五代机之间的对抗中,歼20的隐身能力使其能够先敌发现,在超视距空战中占据主动;先进的航电系统则让其对战场态势有更清晰的感知,从而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在涉及国家核心利益、重大战略目标的任务中,歼20也可能会出动。

在台海地区,歼20就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凭借隐身性能和强大的突防能力,能够突破敌方的防空体系,对关键目标进行打击,有效震慑“台独”势力。

央视新闻报道中提到,歼20已经参与了对台的军事行动,并且抵近了台岛海岸。

这显示出歼20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方面的重要战略价值。

在南海地区,歼20的部署也增强了我国对周边海域的掌控能力。

有消息称,美军掌握到歼-20现身南海岛礁的情报,这使得中国在永暑、美济、渚碧等南海三大岛的军事设施战略意义进一步提升,改变了地区军事平衡,提高了解放军在岛礁军事行动中的灵活性和反击能力,对美国及其盟友在南海的军事行动构成了新的威慑。

【结语】

其实不难看出,在拦截外机的任务中,我国空军主要出动歼16而不是歼20,并非歼20存在缺陷,而是基于多方面的综合考量。

未来,随着我国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歼16和歼20也将不断升级改进,其性能和作战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同时,我国空军的作战体系也将更加完善,在应对各种复杂的空中威胁时,能够更加从容不迫,确保我国的领空安全万无一失。

参考资料:

两岸之讯在2023-05-31关于《“中国歼-16南海拦截美军侦察机”,前方穿过,美军军机剧烈摇晃》的报道

0 阅读:0

小彭的灿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