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石头骗走500亿?18年金融大佬纷纷折戟,骗子卷300亿逍遥海外

小彭的灿烂 2025-02-21 09:06:51

文|小彭的灿烂笔记

编辑|小彭的灿烂笔记

声明:本文陈述内容参考的“官方信息来源”,均赘述在文章末尾,感谢支持。

【前言】

在这个充满诱惑与陷阱的世界,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

而你能想象,一堆石头竟然能骗走 500 亿吗?这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但却真实地发生了。

不仅如此,这件事情还牵扯出了无数的大佬,让他们纷纷落马,而骗子则带着 300 亿逃之夭夭,逍遥法外。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些骗子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苏州静思园:故事的起点】

上世纪 90 年代,苏州商人陈金根凭借着玻璃钢生意积累了巨额财富,所以他打造一座属于自己的江南园林“静思园”。

历经十二年的精心雕琢,耗资 4.5 亿元,静思园于 2005 年正式对外开放,并被评为 4A 级景区。

在众多奇石中,最负盛名的当属 “庆云峰”,这块高 9.1 米、宽 2.95 米、厚 2.24 米、重达 136 吨的巨型灵璧石,全身布满 1600 多个孔洞,洞洞相连,堪称鬼斧神工之作。

相传,宋徽宗和乾隆皇帝都曾对这块奇石赞叹不已,只可惜其体积过于庞大,难以运送,最终只能作罢。

为了将这块心仪的石头运回静思园,陈金根不惜花费 1000 多万元,专门购置了前苏联的导弹发射专用车,耗时两年半,甚至不惜拆除沿途几个收费站,才最终将庆云峰安置在静思园内。

这块石头,不仅是静思园的镇园之宝,更是陈金根爱石成痴的最佳体现,据说其价值高达 4.6 亿元。

除了庆云峰,静思园里还有许多形态各异、价值不菲的奇石,它们是陈金根多年来四处搜罗的珍藏,每一块石头背后都有一段故事,都寄托着主人的情怀。

【命运的转折:资金困境与出售】

2016 年,由于企业经营不善,陈金根陷入资金困境,背负了 19.7 亿元的巨额债务,曾经辉煌一时的静思园,也面临着被出售的命运。

就在陈金根为债务问题焦头烂额之时,一个名叫赵宗辉的东北商人出现了。

赵宗辉早年以木材生意起家,后涉足物流和贸易领域,多年的商海沉浮让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让他对银行的运作流程了如指掌。

他并非一时兴起盯上静思园,而是经过了长期的观察和谋划。

他知道,静思园的石头,尤其是那些有着传奇故事加持的灵璧石,蕴藏着巨大的 “价值”,而陈金根的资金困境,则为他提供了绝佳的切入点。

2016 年,赵宗辉以 22 亿元的价格,将静思园和陈金根的债务一并打包收入囊中。

这笔交易,看似合情合理,实则暗藏玄机,赵宗辉的真正目标并非经营静思园,而是利用它,以及那些看似普通的石头,布下一场惊天骗局。

【赵宗辉的惊天骗局】

收购静思园后,赵宗辉并未打算将其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好好经营,而是迅速着手实施自己的计划。

他深知,要想从银行骗到巨额贷款,必须要有一份令人信服的资产评估报告。

于是,他找到了中瑞国际资产评估(北京)有限公司,对静思园的资产进行重新评估。

在利益的驱使下,评估公司给出了一份令人咋舌的评估报告:4002 块石头估值 379.7 亿元,太湖石估值 3 亿元,树种估值 1.2 亿元,古建筑估值 2 亿元,家具字画估值 1.5 亿元,土地估值 0.6 亿元。

这份报告的总估值较之前的收购价暴涨近 200 倍,简直荒谬至极 。

灵璧石专家们得知此事后,纷纷表示这份报告的估值毫无依据,纯粹是胡编乱造。

而赵宗辉并不在乎专家的意见,他要的就是这份虚高的评估报告,因为这是他实施诈骗的关键道具。

【银行骗贷之路】

2017 年初,赵宗辉怀揣着这份虚假的评估报告,信心满满地走进了锦江银行。

他径直找到银行董事长,自称是中青旅实业有限公司的实控人,一副财大气粗的模样。

他声称公司最近有一笔紧急的业务需要资金周转,希望能从银行贷款 8 亿元,期限仅为两个月。

为了增加可信度,他还特意强调自己与中青旅的关系,暗示背后有强大的央企支持。

当谈到抵押物时,赵宗辉不慌不忙地拿出了他的 “王牌”四块灵璧石。

他指着这四块石头,信誓旦旦地说:“这四块石头乃是灵璧石中的极品,价值连城,足以抵押这 8 亿元的贷款。”

银行董事长看着这四块看似普通的石头,心中满是疑惑,几块石头再怎么珍贵,也不可能值 8 个亿吧?

赵宗辉似乎早就料到银行会有此反应,他立刻出示了之前准备好的评估报告,上面赫然写着这四块石头的估值高达 11 亿元。

为了进一步打消银行的顾虑,赵宗辉还追加了一套房产作为抵押。

面对如此 “充分” 的抵押物和看似可靠的 “身份”,锦江银行的风控体系瞬间失灵。

银行方面想当然地认为,既然是中青旅实业的实控人,又有价值 11 亿的石头和房产作抵押,这笔贷款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于是,在没有对赵宗辉的身份进行深入核实,也没有对抵押物进行实地调查和专业鉴定的情况下,锦江银行很快便签字放款。

而贷款发放后不久,银行就发现事情不对劲,赵宗辉提供的房产证竟然是一张伪造的假证,而那些被用作抵押的石头,实际价值远远低于评估报告中的估值。

此时,他们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遭遇了骗贷,可是赵宗辉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银行在风中凌乱。

【骗局的持续与扩大】

首战告捷后,赵宗辉的胆子变得越来越大,他深知,仅凭一次骗贷并不能满足自己的贪欲,要想真正实现财富自由,就必须把这个骗局继续下去,并且越做越大。

于是,他开始如法炮制,利用虚高的评估报告和伪造的身份,游走于各大金融机构之间。

在中国建设银行吴江支行,他以 35 块灵璧石为抵押,骗取贷款 7.99 亿元;在本溪银行北地支行,他以 94 块钟乳石和 237 块灵璧石为抵押,骗取贷款 1.74 亿元……

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赵宗辉就像一个疯狂的赌徒,在金融市场上肆意妄为。

他先后从 63 家金融机构骗取贷款超过 500 亿元,平均每家金融机构被骗贷近 8 亿元。

这些金融机构中,既有国有大型银行,也有地方商业银行和信用社,几乎涵盖了金融行业的各个领域。

赵宗辉之所以能够屡屡得手,除了他精心设计的骗局外,还与金融机构自身的漏洞和监管的缺失密不可分。

在利益的诱惑下,许多金融机构为了追求业绩,放松了对贷款审批的要求,对抵押物的审查流于形式,对借款人的身份和背景核实不够严谨。

这就给了赵宗辉可乘之机,让他能够在金融市场上畅通无阻,将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演绎得淋漓尽致。

【大佬落马与骗子潜逃】

赵宗辉的骗贷行为,给众多金融机构带来了沉重的打击,这些被骗贷的金融机构,瞬间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之中。

为了填补资金缺口,一些金融机构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四处筹措资金。

随着赵宗辉的贷款无法按时偿还,大量的贷款沦为不良贷款,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急剧下降。

为了应对这一危机,金融机构不得不计提巨额的贷款损失准备金,这直接导致了它们的利润大幅下滑。

一些小型金融机构,甚至因为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损失,而面临着破产清算的风险。

随着骗贷案的逐渐曝光,那些曾经在金融界呼风唤雨的大佬们,也纷纷被卷入这场风暴之中。

他们因为在贷款审批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失职行为,受到了严厉的处分和调查。

锦江银行的董事长,因为轻信赵宗辉的虚假身份和抵押物,在没有进行严格审查的情况下就批准了贷款,被免去了职务,并受到了监管部门的严厉处罚。

其他涉及此案的金融机构领导及相关责任人,也都受到了相应的处分。

有的被降职,有的被罚款,还有的被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他们的职业生涯,因为这起骗贷案而彻底改变。

【赵宗辉的逃脱】

2018 年 1 月,在骗取了巨额贷款后,赵宗辉见势不妙,决定脚底抹油,溜之大吉。

他带着家人,如同人间蒸发一般,迅速逃往香港,为了顺利出逃,他精心策划了每一个细节,通过复杂的资金转移手段,将 300 多亿的巨款转移到了自己在境外的账户。

当金融机构发现赵宗辉失踪后,立即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们迅速展开追债行动。

而赵宗辉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利用各种手段,巧妙地躲避着金融机构的追讨。

金融机构虽然四处奔波,想尽办法,但最终还是追债无果,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赵宗辉逍遥法外……

【结语】

这起由一堆石头引发的 500 亿惊天骗局,宛如一场金融领域的超级风暴,席卷了众多金融机构。

还让各路大佬纷纷折戟沉沙,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贪婪、金融机构的漏洞以及监管的缺失所带来的巨大危害。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在2024-11-28关于《苏州静思园第三次流拍:起拍价1.05亿元,曾被称为“江南第一私家园林”》的报道

湖南省砂协在2024年04月22日关于《80亿资产全是石头……!“冒牌央企”套路狠!64个大机构中招》的报道

0 阅读:0

小彭的灿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