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又断供,加拿大试图让我国低头,没想到我国转头找到了新渠道

历史有小狼 2025-02-21 18:28:51

美国将中国视为威胁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前些年,在美国的带头下全球都突然掀起一股贸易保护主义的风潮,类似的伎俩实在太多,让人眼花缭乱,可他们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就是想通过手里的一些优势在贸易层面打压中国。

但加拿大恐怕输得很彻底,一旦他们失去了这么庞大的市场,苦果只能自己承担,“贸易战”是没有赢家的。

油菜籽的背后

先从中国的市场来看,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居民对于食用油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美国农业部曾给出了一组估值数据,中国植物油消费量从1964年度的48万t增加到2020年的4074万t。

单纯从食物油的角度来看,需求就增长了84倍,自给率已经难以满足庞大的市场需要,只能通过进口的方式。

从1999年到2020年,我国从累计22个国家和地区进口了大量菜籽油,其中加拿大来的最多,占比高达百分之八十四,并且在2016年至2020年期间占比高达百分之九十。

由于油菜籽和菜籽油都严重依赖进口,反倒让敌视中国的国家找到了方向。

按理说,一边出口需求大、一边进口需求大,明明这种生意就是互利共赢的,最初加拿大也是极为重视的。

他们很看重中国人口和经济增长对植物油、肉类等农产品的刚性增长,在2011年6月,《农经》杂志的记者还特意采访了加拿大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马小龙。

马小龙表示:“加拿大出口到中国的农产品中,最多的就是油菜籽和其他副产品,加起来占的比例很大,也是加拿大主要出口的农产品。”

为了把控好食品安全问题,两国的科学家还一同研究解决方案来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对于加拿大这边来说,就是为了保证这条生意链条稳定,马小龙当时也承认了,只要中国进口菜籽的数量减少,大豆的价位就会提高,因此用安全的方式稳定中国进口是符合两国长远利益的。

整个加拿大当时都有22.9万个农场,且农场的规模还有扩大趋势,大体量的从业者事关稳定,加拿大政府还制定了许多政策和措施,投入大量资金来保证农民的正常收入。

明明这门生意对两个国家都很重要,可加拿大还是一意孤行跟随美国去执行“任务”。

2018年之后双方的贸易额就明显波动,到了2023年,加拿大对中国出口的菜籽油金额为34.7亿美元,价格反倒是持续下降,说明加拿大采取了一些计谋,突然开始对中国倾销。

倾销造成的后果是中国菜籽油相关产业持续亏损,中国立即对加拿大采取反倾销调查。

在商务部的公告中,有一个词引人注意,叫反歧视。

和习以为常的反倾销贸易调查不同,这个词用在加拿大身上一点都不为过,因为从始至终加拿大都是跟在美国人屁股后面没事找事。

5月,美国宣布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百分百关税,同时也对中国的钢铁征收高关税,并号召自己的盟友跟随。

美国这么一号召,那些平日里就惧怕美国又希望亲近美国的西方国家纷纷观望,他们知道只要同中国关系恶化就必然意味着收入大幅降低,但美国的命令又不得不听。

从市场份额来看,中国电动汽车压根没有往美国出口几台,美国大概只是为了政治选票才放出的“雷声”。

就在中美战略沟通前后,加拿大突然给美国造势,搞出“先打后谈”的伎俩,真正宣布对中国汽车征收百分百关税,当年的数据中,中国对加拿大电动车出口额为22亿加元。

比起前一年,中国向加拿大出口电动汽车的数量增长巨大,并不是商业构造发生变化了,而是特斯拉上海高级工厂从2023年5月起开始向北美市厂供货,加拿大市场上的特斯拉一下就换成了上海产。

除了特斯拉外,其他品牌电车总体上受影响不大,但加拿大此举的政治意义要远高于实际意义。

从商务部的公告中,中国首次用到了“反歧视”这样的字眼,就是表达对加拿大的强烈不满,不满对于加拿大来说并没有实质性伤害,因此根本上还是得让加拿大知道“痛”。

加拿大显然在决定这件事之前就想好了后果,美国的其他盟国没有那么快做出反应,并不是美国使唤不动他们,而是他们见风使舵,担心被中国贸易反制。

枪打出头鸟,这次加拿大要承担的后果是他们难以承受的。

围绕菜籽油的“恩恩怨怨”

正常的市场行为,中国方面都不会多说什么,就怕市场与政治挂钩。

2019年到2020年,中国油菜籽进口完税价格高处已能达到每吨4724元,上涨超过3成,打破近5年来的最高纪录;从加拿大这边来看,他们的市场调研早就发现中国离不开油菜籽,总以为自己站在高位。

中国对油菜籽来源也很关注,最起码不能被对方牵着鼻子走,那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进口多元化。

再者说油菜籽又不是什么什么容易被垄断的尖端商品,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花生、芝麻、葵花籽都能产生类似的效果,俄罗斯的油菜籽同样也不错,那么中国完全可以从多方面解决这个问题。

正当加拿大油菜籽涨价的过程中,中国向俄罗斯进口葵花籽油总重量高达240万吨,一下就成为俄罗斯最大的出口市场。

另一边,中方也在不断向加拿大提醒:想要做长久的生意,就必须得拿出诚意。

中国海关总署还取消了一家我加拿大企业对华出口油菜籽的资格,因为中国海关多次从加拿大进口的油菜籽中检测出有害性生物,那家被禁止的企业检疫问题尤为严重。

当时加拿大外长弗里兰还表现得极为“不服”,他还公然表示“没有任何依据”。

作为一个农产品出口大国,加拿大很清楚一旦有害生物传入会对市场带来多么大的影响,中国政府保障国民的健康安全是天经地义的,也是合情合理的。

可加拿大方就是不承认,他们这次还认为中方禁令是政治问题,妄图“断供”,这种没事找事的手段本质上就是认为自己的农产品具有不可替代性,就算他们真的断供了也不用害怕,中方已经有了其他的进口源。

这两招都走不通,加拿大才有了搞破坏的想法,再加上中国与美国的各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加拿大也趁着这个机会煽风点火。

2024年9月9日,商务部发布公告宣布对加拿大进口油菜籽采取反倾销立案调查。

在这个过程中,加拿大把油菜籽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中国出口,从整个国家的经济领域来看这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产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后,就会导致价格继续下降,对国内同业产品和价格造成削减和抑制。

油菜籽本就属于大宗初级农产品,产品对价格的敏感度很高,价格和收益是影响国内产业的重要因素。

这一切的起源本就是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开始的,本来和加拿大没太大关系,加拿大非要来趟一下浑水,还想方设法破坏市场,那也就不用惯着他们了。

这件事受影响最大的并不是中国,而是加拿大的农民。

加拿大农民出产油菜籽的比例很大,他们很清楚全世界的需求都很高,油菜籽价格下降他们的收入就会减少,超市里的人造黄油也不会下降,只要中方的行动针对油菜籽,就能直接击中加拿大的要害。

此前在2019年3月到2020年8月,中、加之间的相关争端就造成加拿大油菜籽销售减少和价格下跌,给行业造成的损失高达15.4亿至23.5亿之间的损失。

加拿大农民这次也慌了,他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反制调查使我们又多了一件要担心的事情,在经济环境已经面临重大考验的情况下,我们还得准备这一调查的潜在影响。”

中国才刚刚宣布反制消息,阿尔伯塔省的油菜籽市场价格就下跌了1美元左右,农民约翰·麦基自家就经营着小麦农场,他也十分遗憾地表示:“价格下跌使我十分沮丧,每年的营收减少了10万美元左右,没有了这笔收入,我们就必须重新考虑今后该怎么做。”中国政府明明说得很清楚:“加方不顾反对和劝阻,对自华进口的产品采取歧视性的单边限制措施,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而且,中国是加拿大电动汽车的第三大进口来源国,中加双方的贸易额很大,但加方追随美国采取的行为是损人不利己的,也会给全球贸易自由化带来不利的影响。

“作茧自缚”就是对加拿大最好的形容词。

参考资料

1.“中国知道这能击中要害” 环球时报

2.中国出手了!对加拿大采取反制措施,为什么是油菜籽? 中国青年网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