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行暴虐侈傲,国人谤王。召公谏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其谤鲜矣,诸侯不朝。三十四年,王益严,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厉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水。水壅而溃,伤人必多;民益如之。是故为水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以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行事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产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王不听。于是国莫敢出言,三年,乃相于畔,袭厉王。厉王出奔于彘。《史记注解》之周本纪15
厉王的生活奢侈统治什么十分暴虐,周部落的百姓到处都在说厉王的坏话,召公劝谏他说,百姓已经承受不了您的暴虐了,厉王听完后十分生气,传令在周边侍卫的巫师,让他派人监察百姓中说厉王坏话的人,找到了就诛杀了他们。
百姓议论的人少了,其他部落也不来朝见了,过了三十四年,厉的统治更加残暴了,商部落的百姓都不敢说话了,走在路上大家都用眼神示意。
厉王得到消息后十分高兴,他对召公说我找到了能够消除百姓说坏话的方法了,那就是让他们不敢说话;召公说这只是障眼法而已,阻碍百姓说话,就如同是阻碍河水的流淌,将水堵塞,它就会冲垮河堤,必然会淹没很多人,人民同样是这样。
因此治理水患首先要进行疏通河道进行引导,治理百姓就要让他们敢于说话,因此大王治理朝政要让公卿士人能够说出政策的缺点和不足,让盲人献上曲子,史官讲述历史中发生的事情,乐师献上治理的建议,失明的人进行传唱民间的传言和朗诵那些良好的故事,各行各业的人都进行劝谏,侍从进行传话,身边的重臣进行规劝,自己的亲人进行查缺补漏,有渊博知识的人进行教诲,先辈进行修改其中的不足,然后大王在做出判断,事情也就不会在出错。
百姓有口,就如同大地有山川一样,日常的财富都从此处来,就像平原上有湖泽衍生出来的肥沃土地一样,衣服和食物都从此处出来。
口能够说出自己的想法,好坏便由此开始兴盛,取用好的建议防备坏的建议,于是财富衣食都可以得到保障。
如果百姓的想法通过口说出来,就可以很好的去改善自己的不足,如果堵塞百姓的言论,大王你怎样去了解他们的想法呢?严厉不听劝告,于是周部落的百姓都不敢说话了,过了三年大家都背叛,袭击了厉王,厉王于是逃跑到了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