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右侍郎必须是进士出身,吏部左侍郎地位更高为何就没限制呢?

左都御史有料 2025-01-01 15:26:46

明清两朝,礼部、吏部的任职资格最高,明代规定:“南、北礼部尚书、侍郎,及吏部右侍郎,非翰林不任”;清代规定:“礼部尚书、侍郎,吏部右侍郎及礼、吏二部郎中、员外郎、主事,非进士不任。”

这里头就大有文章了,不管是明代还是清代,对吏部右侍郎的都有额外的限制,不是翰林出身,就是进士出身。问题是吏部左侍郎地位更高,为何就没有限制了,只规定是科甲出身。

御史查遍了官方史料,遗憾的是始终没有相关记载,只能得到吏部右侍郎任职资格高,却无法验证为何任职高?下面就清代的官制,来谈一谈御史个人的观点,需要强调的是,也仅仅是御史一家之言,不能作为正史参考。

吏部是六部之首和百官表率,任职门槛高合情合理

吏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明史·职官志》中就说:“尚书掌天下官吏选授、封勋、考功、考课之政令,以甄别人才,赞天下之治。”值得注意的是,《明史》在介绍其他五部尚书的职掌中,均无“赞天子之治”的说法。

清代的官制沿袭明代,大的框架并未发生变化,吏部作为六部之首的地位也一直遵循不变。作为一个选官、考核官吏的部门,吏部官员首先就得打铁自身硬,总不能让异途出身的官员,在翰林、进士面前指指点点吧。

这一点吏部和礼部有着相似性,礼部负责国家祭祀和学校科举,这两项政务事关国家的脸面,让非科甲出身或是异途出身者担任礼部官职,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说到底吏部、礼部不仅仅是一个行政部门,而且还是一个朝廷的面子工程。

不过,清代的官制当中牵涉到满汉之分,因统治者素来推行“首崇满洲”的国策,所以对满洲旗人的任职资格又不加限制,吏部满洲、蒙古、汉军缺,皆无出身要求,所有制度都是针对汉人的。

吏部任职资格高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并没有讲清楚吏部右侍郎为何一定要进士出身,而左侍郎无需进士出身,这也是下面要讲的重点。

吏部左右侍郎的分工不同决定了出身要求

吏部的机构并不复杂,分为文选、考功、稽勋、验封四个清吏司。“清吏”这个词是明太祖朱元璋发明的,含有“戒饬吏治”之意。

文选司掌“官吏班秩、迁升、改调之事”,所有官员的选任、升迁和调动都归文选司负责;考功司掌“官吏考课、黜陟之事”,即负责官员考察工作;稽勋司掌“勋级、名籍、丧养之事”,即负责评定官员勋级和请假退休事务;验封司掌“封爵、袭荫、褒赠、吏算之事”,即授予爵位,封妻荫子以及授予生前死后名誉等事务。

很显然对于官员来说,封爵、丧养、荫子、追赠等属于锦上添花,有最好没有也行,只有选官和升迁才是根本,所以吏部四司中文选司和考功司地位更高、权力更大。

吏部汉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属于堂官。尚书、侍郎自然都有明确的分工,尚书负责大局,是最后拍板盖印的,侍郎辅佐尚书管理下属四司。

此前御史就曾发布过清代左右侍郎分工的文章,吏部左右侍郎(以下都特指汉侍郎)大致是以“左侍郎掌内,右侍郎掌外”原则进行分工的。因吏部内外事务的区别并不明显,御史认为可能是右侍郎负责文选司、考功二司;左侍郎负责稽勋、验封二司。

选官、考核涉及的事务更多,对官员的要求也更高,以进士出身来限制右侍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行政能力和个人素养。

虽然说学历高未必就能说明能力高,但取平均值来看,进士的能力应该是高于举贡出身的。而且让进士出身的右侍郎主持文选、考功二司也更有说服力。

看到这里很多读者就会提出疑问:御史凭什么认定右侍郎分管文选、考功二司呢?有这样的疑问就对了,御史再来讲一个清代官制中的一个冷知识。

吏部左侍郎多为进身之阶,或是未来的尚书人选

清代六部尚书出缺,例在尚书、侍郎中拣选。比如吏部、户部尚书出缺,大概率会从其他四部尚书中调任,一般不会由本部左侍郎直接升任。

而六部侍郎中,以吏部左侍郎地位最尊,很多时候这个岗位被用来作为官员升迁中转站,吏部左侍郎一旦升迁必然是左都御史或者是其他四部尚书。

从清代的情况来看,凡是皇帝准备要提拔为尚书的,都会放在吏部左侍郎的位置上进行过渡,这符合按部就班的人事程序。另外还有一点也是需要注意的,自乾隆朝开始,军机大臣也是从大学士、尚书、侍郎中选任的。

实际情况是,凡是以侍郎身份被选为军机大臣的,多为吏部、户部左侍郎。尽管入值军机处后,其编制仍在本部,但却很少到原单位点卯上班。所以吏部右侍郎才是辅佐尚书处理部务的核心成员。

既然吏部左侍郎既不负责文选、考功二司,也不会在吏部长期任职,那么任职资格不如右侍郎就说得通了。当然,这些仅仅是御史的个人观点,如果诸位有更好的说法,希望留下宝贵意见。

1 阅读: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