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人考进士能不能一直考下去?举人若是当了官还能不能参加会试?这是读者私信提出的两个问题,让御史有空写一写这方面的内容。
先来说举人考进士能不能一直考下去唐代时对于举人考进士的次数没有限制,只要符合报考标准,就可以一直考下去;明代也是如此。清代的官方史料中,包括《大清会典》和《清史稿》中,都没有明确的记载,既然官方没有说不能考,那么套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法不禁止即可为”。而且科场之上学到老考到老的情况也十分常见,理论上说举人考进士是可以一直考下去的。
为何说是理论上呢?因为这中间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或客观或主观,即便是可以一直考进士,但实际上大部分举人在经过数次落第之后,就不会接着考了,之所以如此,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其一、举人已经获得了做官的资格
举人是一种正式的科名,即使会试不中,也已经拿到了入仕资格证。可以通过拣选、大挑和截取三种途径任官。
拣选在明代已经通行,三年一次,由吏部文选司在会试不中的举人中,挑选出符合条件的授予职务。吏部也有规定,会试三科不中的举人可以授知县、教官;而一科不中的举人只能授教职。
大挑是乾隆朝形成的制度,旨在为落榜举人谋划出路,六年举行一次,凡符合条件的举人到礼部报名,然后由吏部审核,皇帝钦派王公大臣进行面试,被选中的举人可以担任知县、教职。
截取是指会试三次落榜的举人,可以向本省申请,由督抚面试后,将名单推荐给吏部作为候选官员,等候吏部的任命和考核。乾隆以后,拣选和截取逐渐废弛,非举人入仕的主流出路,大挑才是常例性的选官方式。
举人既然能做官,那么就考进士就不是必选之路,很多人在经过数次会试落第之后,会选择这条路。
其二、科举落第之苦非常人所能受
科举落第对读书人的打击是巨大的,一次、两次或许还能承受,但三次、四次不第就很考验人的心智了。大部分人都会主动放弃会试之路,不再去吃科场的苦。
此外,屡试不第也会在面子上造成极大的伤害,不管是父母妻儿还是亲戚朋友,甚至是同乡、同年都会觉得你不是进士的材料。在家庭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下,很多人难以坚持,何况年龄也到了,也就不再继续参加会试。
其三、经济上难以承受
参加一次会试所需的费用少则几十两,多则数百两,若是偏远的云贵、广西等省,更是车马奔波之苦。对于家境不好的举人来说,会试造成的经济负担是巨大的,搞不好进士考上不还得欠下一屁股的债。
举人考到老的例子也不是没有,但相对来说还是少数,只有那些对功名具有强烈追求的人才会坚持下来,而这些老年举人即便没有考上,朝廷也会象征性地赐予官职。
再来说举人做了官还能不能考进士这个问题相对就要复杂一些,要根据不同情况而定。同样会典中也没有说举人做了官就不能继续考进士,但是吏部则例中却有相关规定,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其一是京官允许参加会试
御史举一个典型的案例,乾隆的毕沅考中举人后被吏部选为内阁中书,后在军机处担任军机章京。乾隆二十五年毕沅参加会试,并于该年高中状元。
从毕沅的例子就可以看出,在京为官的举人是可以参加会试的。但是这种情况的发生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举人参加会试之前都是小京官。
因为朝廷有规定,考中进士以后原先的职务就要解除,然后重新进入吏部的候选班次。也就是说,如果原职比较高,已经到了郎中或者侍郎这个级别,是绝对不会去重新考进士的。道理很简单,谁都不敢肯定,考中进士以后就比现在更好。说到底不管是举人还是进士,最终的目的就是当官,如果已经当了高官,那么考进士已经失去了意义。
毕沅的原职是内阁中书,不过是七品小京官,如果说他不继续考进士,那么大概率不会成为大员。但是考中状元以后就不同了,毕沅后来成了乾隆朝著名的封疆大吏。
其二、地方官不允许参加会试
地方官有牧民之责,管着一方百姓,责任比京官重。举人身份出任地方官,显然是通过拣选或大挑这个程序才会授予官职的。当参加大挑的那天开始,就意味着放弃继续会试的机会。
会试都是在京师举行,外省地方官也没有条件参加会试,总不能置地方事务于不顾而为博取进士功名吧。再者,清中期以后考中进士如果外放大不了也是知县,如果已经做到了知县,那么同样也没有理由去考进士。
事实上,清代官场上举人出身者占了很大一部分,整体数量并不比进士出身的少。只是在仕途上,进士比举人的出路更好,也更容易获得提拔。但并不说明进士就比举人能干,有清一代,举人出身的同样也有很多大员高官,比如左宗棠就是举人出身,可他的功绩又岂是一般进士所能企及的?
备注:左都御史所有文章仅在今日头条发布,其他任何平台作者皆为抄袭,如情节恶劣者,必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