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航空升舱疑“坐地改价”?支付成功后被告知“报价有误”要补差价

读特新闻 2024-08-28 15:31:40

通过航司官方APP对经济舱机票进行升舱操作,支付后却被告知报价有误,需要消费者补齐差价,否则将退款取消升舱,这样的操作是否合理?

近日,来自江苏的沈女士就遇到了这样一件糟心事。她向读特新闻记者报料称,自己按照吉祥航空APP官方客服指引完成了升舱支付,然而半个小时后,却被告知升舱失败,需要补缴三千多元差价才可以完成升舱,这让沈女士感到难以接受······

“报错”的升舱价格

8月26日,沈女士希望对9月15日上海飞布鲁塞尔的吉祥航空HO1659次航班机票进行升舱操作。在尝试自助升舱无果后,她通过吉祥航空APP上询问官方客服。

官方客服告知沈女士,其航班的升舱价格为4480元,并强调机票价格随订随售,具体以实际操作升舱时的价格为准,如沈女士确认升舱,需要通过客服进行人工操作。沈小姐确认升舱后,通过客服发来的链接完成了支付操作。

沈女士与客服的聊天记录

然而,支付完成半小时后,沈女士却接到了自称是吉祥航空员工的电话,告知其升舱价格报价有误,实际价格七千多元,需要补齐三千元差价才能完成升舱。沈女士当时无法确认对方身份,便拒绝了该要求,对方则表示不补齐差价升舱只能取消。

沈女士与客服的聊天记录

挂断电话后,沈女士继续在官方APP上询问此事,客服确认该电话是官方电话,并表示沈女士的升舱订单已取消,此前支付的4480元会在1-3个工作日内原路返还。

沈女士对客服的解释感到无法接受,因为乘客无法在其他公开平台上自助查询机票升舱价格,只能通过客服获取价格信息。而且既然沈女士已经收到了支付链接,并且完成支付,就意味着合同已经签订,航司不应该单方面说价格有误。

针对这些问题,读特新闻记者尝试拨打吉祥航空官方电话,但截至发稿,未能接通。

航司回应:确系工作人员看错报价导致

8月28日11时,沈女士告诉读特新闻记者,吉祥航空的工作人员已主动联系她,并提出了一项解决方案:同意以沈女士原先预订的价格为她升级舱位。针对此次情况,工作人员解释称,在最初提供升舱服务时,与沈女士对接的客服人员看错了价格,给出了一个错误的报价。

沈女士已决定取消原航班并改选其他航空公司的航班。作为对此次不便的补偿,吉祥航空承诺向沈女士提供一张价值400元的代金券,该代金券在两年内均有效。沈女士对此表示接受。

律师:航空公司或构成违约行为

读特新闻记者查询公开信息发现,国内各大航空公司升舱规则因航空公司而异,主动升舱服务主要有“机上升舱”“登机口升舱”“机场柜台”“行前升舱”四种。根据航线、航司、淡旺季以及升舱方式的不同,升舱费用有较大的差异。

记者搜索某投诉平台发现,沈女士遇到的“升舱价格疑云”不是个例。

一位网友表示,自己曾在值机柜台询问东方航空的升舱服务,柜台人员告知超级经济舱的价格为1395元,头等舱为4650元,“当时给的价格就手写在一张白纸上,没有提供任何标准的价格报表”。上飞机之后,该网友询问空乘人员,空乘人员却告知超级经济舱价格为600元,头等舱为2000元,与此前询问的价格相差两倍之多。该网友质疑,为什么没有任何公开的价目表,航司是否存在欺骗消费者的情况。

在此类事件中,乘客只能询问工作人员获取升舱价格,完成升舱操作,这种行为是否合法合规呢?读特新闻记者就此采访了湖南公言(深圳)律师事务所李胜春律师。

李胜春律师表示,从法律角度来看,航空公司要求乘客通过工作人员查询升舱价格的行为并不直接违反现行法律法规,但关键在于其是否充分告知了乘客这一特殊流程及其可能带来的风险,如果航空公司未充分披露这一特殊流程的风险,可能构成对消费者权益的侵犯。

而在实际操作中,购票人一旦完成支付,通常意味着双方就升舱服务达成了合意,并完成了合同的主要义务之一,即支付对价。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支付行为可以视为合同成立并生效的标志,除非双方另有约定。

合同一旦成立并生效,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如航空公司因自身原因(如报价错误等)未能按约定提供服务,且未与购票人协商一致变更合同,则构成违约。

具体到沈小姐遇到的案例,若确实存在报价错误,航空公司有权更正,但关键在于其处理方式。

单方面要求乘客补差价或取消服务,需基于双方合同的明确约定或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形。若合同或法律无相关规定,航空公司单方面变更合同主要条款可能构成违约。此外,即使存在报价错误,航空公司也应采取合理方式,如赠送一些升级服务,来减少对消费者的不利影响。

针对该案例,李胜春律师建议当事人沈女士可以尝试与航空公司客服沟通,要求获取合理解决方案。若协商无果,可以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寻求其帮助调解,若认为自身权益受到严重侵害,可收集相关证据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航空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同时,李胜春律师也提醒广大市民在购票及升舱时,应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了解价格、退改签政策等重要信息,并保留好相关聊天记录、支付凭证等相关证据。遇到类似情况时,不要轻易放弃自身权益,应积极与航空公司沟通并寻求合理解决方案。若沟通无果,可及时寻求法律帮助。

1 阅读:48

读特新闻

简介:读懂深圳,读懂未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