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应该都看过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里面的男女主角李侠和何兰芬,其实在生活中都能找到真人原型。比如李侠,他的一个原型就是王光杰,也叫王士光,他为我国的电子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另外,王光杰有个特别出名的妹妹,她就是刘少奇的妻子王光美,而王光杰正好是王光美的四哥。王家一共有11个兄弟姐妹,王光杰是家里头一个投身革命的。后来,王光美也是因为受到了王光杰的启发,才决定走上了革命的路子。那么,王光杰到底经历了怎样的革命道路呢?
王光杰1915年在天津出生,他老爸王治昌以前在北洋政府里当过商务司的代理头头和农商部工商司的老大,所以王光杰从小就得到了挺棒的教育。他脑子灵光,学习特别好,一直是班里的尖子生。后来,他考上了北京大学数学系,但因为他特别喜欢无线电,就从北大不念了,转而去考了清华大学电机系。对很多人来说,考上北大清华难于登天,但他们却能轻松入学,不喜欢了就说走就走,真是随性得很!在清华大学的时候,王光杰了解到了马克思主义,觉得特别振奋人心,于是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心里的梦想开始努力,并且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王士光。抗战一打响,王士光就悄悄听起苏联和国内电台的广播,然后把听到的消息一条条记下来,不停地往解放区送。他成了我们党秘密战线上一名特别出色的战士。
1938年8月,为了帮游击战打配合,我们党在北方的队伍想在天津悄悄建个电台。那时候,天津早被日本人占了,他们到处抓革命的人,情况特别紧张。要完成这个任务,难度可大了。最后,这个重担就压在了王士光的肩上。对王士光而言,建个电台不是啥大问题,真正挑战在于怎么在这乱世里活下去,还得把重要的情报安全送到延安、解放区,交到游击队兄弟那里。有了组织的支援,王士光很快就把一台电台装好了。为了隐藏这部电台,组织还特意安排了一位女同志,名叫王新,让她和王士光假装是两口子,长时间隐蔽起来。
王士光把电台安置在了一个英国兵营的边上,那儿人少清静,最关键的是,英国兵营里的电波不断,正好给我方的电波打了个掩护,混在一块儿,让敌人摸不着头脑。白天,王士光是个电料店里的技术师傅,每天下午他回家那会儿,王新就会在阳台上跳跳绳,这就是告诉他家里安全了,然后他才会进屋。一到晚上,王士光和王新就一起忙活着,接收再转发那些重要的消息。那时候,冀东地区发生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抗日大行动,有20多万军民都参与进来,狠狠地教训了日本鬼子。这场大行动是由八路军第四纵队发起的,而帮助他们保持联系的,是王士光在天津悄悄建立的秘密电台。那时候,不管是中央的命令、毛主席的吩咐,还是八路军第四纵队的战斗情况,都得先经过王士光在天津负责的电台转发。王士光干得非常漂亮,一次差错都没出过。之后,毛主席多次给聂荣臻发电报,都用“天津来电”做暗号,把河北省委在敌后的情况告诉他。从这就能看出王士光负责的那部秘密电台有多关键,中央还称它为“中国北方永远响着的无线电信号”。
经过长时间的并肩作战和相处,王士光和王新之间建立了牢固的情谊,最终得到组织的认可,他们幸福地成为了一对夫妻。到了1946年,解放战争进行得热火朝天,王士光又接了个大活儿,那就是在邯郸建起新华广播电台,好让我党的声音尽快传扬四方。经过王士光的辛勤付出,邯郸新华广播电台顺利建成,为解放战争的推进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台电台,日后发展成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王士光也因此荣获“人民功臣”的称号,并被特别记功。新中国成立后,王士光在重工业部的电信工业局当过副局长,也在第四机械工业部做过副部长,他带领团队致力于发展高端的国防科技,像导弹、卫星监控设备和潜艇通讯系统等,为咱们国家的国防建设立下了大功。
1968年,王士光冤枉地坐了7年牢。但他没发牢骚,也没放弃自己,反而在牢里不停地学习和写作。没有任何资料可以参考,他却硬是靠自己整理出了70多万字的笔记,里面讲了雷达、通信、电子对抗、声纳等好多东西。到了1975年他出狱时,这些笔记变成了12本书,一下子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王士光的那股子坚韧劲儿,真是让人不得不佩服,太厉害了!因为他在电子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单位想推选他做院士,可他却拒绝了,说自己年纪大了,以后是年轻人的舞台,该让他们唱主角了。2003年6月24日,王士光因为生病离开了大家,当时他88岁。他的亲妹妹王光美亲手为他写了12个字来纪念他:“他是人民的英雄,也是我们兄弟姐妹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