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悲壮的180师,被美军5个师包围后,弹尽粮绝近7000多人牺牲

斜阳洒在军武 2024-12-05 15:04:39

第五场战役第1阶段结束后,志愿军向西线推进,全面压制联合国军的西线,整个防线呈现西南向东北倾斜,联合国军东线侧翼完全暴露在志愿军眼前。回到联合国军方面,为了死守汉城,美军绝大部分兵力全部调往汉城四周。东线防御力量仅有韩军5个师和少部美军,非常薄弱。

彭德怀即刻下令,19兵团压上去牵制汉城美军主力,3兵团和9兵团迅速向东转移,在东线寻求突破口。李奇微这时却出现了判断失误,认为志愿军会重点攻击中线,忽略对东线防御。

1951年5月9日,志愿军19兵团向汉城持续佯攻。到5月16日,志愿军3兵团9兵团抵达东线的攻击地域,当晚18:00,志愿军猛烈的炮火持续1小时,正面韩7师指挥系统彻底被摧毁,韩7师炮兵交战瞬间即后撤13里、各级指挥一触即溃、毫无战斗力可言。

随着韩7师溃败,周围的韩3师、韩9师也相继溃败,战斗过程三小时联合国军东线的3个韩师就全线撤退。与此同时,志愿军切断韩军退路五马峙,韩3.9师被志愿军包围,韩军第3兵团长督战指挥3个营冲锋,其中2个营韩军直接开溜,一下子引发韩军全线溃逃,战线彻底断送。仅仅经过一夜的战斗,就有近四个韩国师陷入溃散状态,一共损失了上万兵员。此后不久,韩国第3军的番号被李奇微撤销。

同时进行的是中路志愿军3兵团也发起对美军的进攻,歼灭美军4个营+法军韩军各1部。但是由于中路美军火力强大,志愿军并没有推进战线多少。美2师和韩1军随即分别与蜂拥而至的中朝联军展开了激烈的交战。

1951年5月20日,李奇微调整战略,首先下令汉城防御军3个师3个旅向正面志愿军19兵团猛攻,然后调动美3师向东增援。这个时候美军恐怖的机动能力体现出来,在东线的四个韩国师崩溃后,范佛里特立即下令驻扎在汉城、担任集团军预备队的美国第3师向东驰援,美3师经过200余公里的急行军抵达了指定位置,从而填补了战线上的缺口。仅仅1天就向东机动150公里,完全堵住志愿军在东线打出的缺口,联合国军防线再次被抹平。

到了第二天,中朝联军向东突进60公里,其中12军穿插突进至三七线附近。但此时联合国军东线防线接续完成,志愿军粮食、弹药、体力再次进入极限,彭德怀立刻下令停止进攻,向北转移,防止联合国军反击。志愿军此时因为中线推进迟缓,东线、中线、西线整个志愿军战线呈凹型展开。李奇微抓住战机,集结4个军13个师的优势兵力开始反击志愿军。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最悲壮的战斗,即将开始。

在南面,联合国军集结重兵,向志愿军张开了等待已久的獠牙;而在北面,志愿军却是在之前提到的“第五次战役胜利结束”的全军思想下北移,士兵都认为现在是得胜班师,指战员很多也是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错误的认为联合国军追击,和上次一样是磁性战术,不会立刻反扑无需过于紧张,导致整个撤退计划混乱、仓促、无序,战场留下很多致命空隙。

美军这里,范弗里特在磁性战术的基础上,借鉴志愿军的穿插包围迂回战术,要求美军在突破纵深后,立刻使用机械化先遣队,快速突进到志愿军后方,分割包围志愿军各军联系,截断退路,完成包围歼灭。

5月22日,志愿军撤退仅1天,联合国军开始追击作战。到5月24日,仅3天美军就凭借强大炮火和机动性,向北突进50-60公里,志愿军各部被彻底分割包围,腹背受敌。美军先遣队“纽曼尖兵”直接切断了志愿军第9兵团,各军侧翼完全暴露在美军面前,志愿军局势瞬间跌入谷底。

生死存亡关头,彭德怀命令65军在汉江以北,必须坚持联合国军20天,但仅5天美军就突破了65军阵地,志愿军缺口进一步撕裂扩大。到5月24日,志愿军12军军部和下辖2个师、27军主力、60军180师,被美军截断、分割包围在三八线以南,志愿军战线被彻底撕裂。在绝境之下,被包围的志愿军各部开始进行突围。

被美军完全包围的12军31师91团,在团长李长林指挥下,没有向北突围,而是向东南迂回,冲破美军3个师的围追堵截,完整建制与大部队汇合。志愿军27全军断粮(礼拜攻势末期),退路被美军空降187团切断,师长彭清指挥部队交替掩护,完整撤回北方。

而这个时候,战场上只剩下60军180师音信全无。180师也是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单部队损失最大的,师建制几乎被摧毁,近乎被全歼。随着联合国军的猛烈反扑,志愿军被分割包围损失巨大,彭德怀命令各兵团留下1个军阻击,掩护主力北撤。

三兵团留下了60军,而此时的60军情况并不好,前期战役中下辖179师、181师调派至其他部队,60军可调用的只有180师,这也意味着180师要独自阻击美陆战1师、美7师。

最要命的是由于协调问题, 180师侧翼63军为保证自身安全北撤,侧翼完全暴露而180师完全不知。得知消息的60军军长韦杰即刻下令北撤,可此刻60军接到3兵团电报“各兵团组织好伤员转运,转运完成就可以撤退”,60军误以为自己要掩护全兵团伤员转运,再次命令180师阻击美军。在志愿军大部队北撤完成的情况下,180师原地未动,失去了最后的撤离机会。

1951年5月23日,断粮3天的180师原地等待美军1天,彻底成为孤军。到了第二天,在断粮数日的情况下,面对美军猛攻顽强阻击。539团2营顶着无数凝固汽油弹,打退美军1个团8次冲锋,歼敌600余;538团6连3排坚守阵地6小时,击毁坦克20余辆,全排无一幸存;540团1营3连在180师后方打至弹尽粮绝,仅剩的战士与敌人白刃战,全连阵亡。美军完成对180师后方的包围,此刻的180师被美军三面包围。

郑其贵

5月24日夜,60军向180师下达撤退命令,为时晚矣。志愿军北面是暴雨导致江水暴涨的汉江,对岸美军已经构筑好防御工事,志愿军没有退路只能强渡。在无数照明灯下,美军火力倾泻,仅1夜180师阵亡600余人。渡过汉江只是开始,美军早已经切断180师汉江以北的退路,惨烈的战斗又爆发,1个排仅一刻钟就被美军炮火打光。

战斗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180师收到命令用2个团的兵力占领马坪里以北,部队刚出发一小时不到,第二道命令要求180师就地阻击敌军掩护伤员,部队只得再次返回。此刻的马坪里已被美军占领,断粮5天的180师被5倍于自己的美军精锐包围。

1951年5月26日黄昏,180师接到电报:鹰峰有友军,师长郑其贵集结仅剩的3000余人,分两路突围,约定5月27日拂晓在鹰峰汇合。断粮7天的180师在突围中爆发出最后的怒火,538团2个营以血肉之躯迟滞美军掩护大部队,断后的2连坚守阵地2昼夜全连阵亡。1夜的突围180师伤亡惨重,抵达鹰峰时仅剩2000余人。

更大的噩耗来临:鹰峰没有友军,友军增援被美军分割包围无法到达。180师只能拖着疲惫的身躯攻占鹰峰主峰,最终拿下主峰,此刻的师长郑其贵明白180师已经到了最后时刻,留在原地只有全军覆没,于是下令全师分散突围,消失在茫茫山林,找不到大部队的则在朝鲜山林打游击一直持续到1952年。

60军长 韦杰

根据《180师突围战斗减员统计表》,全师负伤阵亡失踪不明情况7466人,仅剩4000余人。1986,60军长韦杰分析了180师抗美援朝重大失败的原因:

作战指导轻敌麻痹。兵力部署分散、没有足够预备队。未能选择良好阻击阵地重点防御。组织指挥不严密、与友军协调差。通信联络时有时无。后勤保障差、作战行动受到极大制约。指挥失当。
0 阅读:1

斜阳洒在军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