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东江之战,朝鲜军最后的辉煌;釜山防御圈的挣扎,美军发动反攻

斜阳洒在军武 2024-11-19 13:36:35

到1950年8月初,联合国军所控制的韩国领土只有东南一隅约一成的土地,构筑了联合国军最后的阵地“釜山防御圈”。在朝鲜军的第一波射击下,跟随美29团3营行动的韩军总参谋长蔡秉德中弹殉职,不久该营阵地崩溃。慌乱的士兵们向后撤退时,却被困在一条宽仅7米的小河边,在机枪的扫射下成片倒下。一瞬之间,约300名美国军人的尸体倒在河边和稻田中。在此后近两个月内,他们将静静地躺在那里,在韩国南部炎热的夏季中逐渐腐烂、并化为白骨。

重新整编的韩军开赴釜山防御圈前线。

8月9日凌晨。当时在朝鲜半岛东南部的洛东江畔,一处名叫锦舞峰的高地下一片漆黑,只有江水静静流淌的声音。凌晨3时半,江东岸阵地上的美军骑兵第1师官兵突然发射了照明弹,将江面照得亮如白昼。呈现在美军官兵眼前的,是河面上正在泅渡的朝鲜第3师主力,兵力多达两个团。霎时间,美军的坦克、炮兵和步兵一齐开火,坦克炮、榴弹炮、迫击炮、机枪、步枪构成的绵密火网笼罩了江面。

在明亮的曳光弹网下,正在渡河的朝鲜军队遭到了一场残酷无情的屠杀,无数朝鲜士兵被枪炮变为支离破碎的尸体。在美军猛烈的射击下,洛东江江水化为流淌的血水,整个战场上的场景宛如修罗地狱一般。而类似残酷的场景,在1950年7月末至9月中旬的洛东江附近不止发生过一次。在围绕釜山防御圈进行的残酷战役中,朝鲜军和联合国军都付出了惨烈的代价。

然而,但美24师和韩军残余部队的抵抗,为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后续部队在韩国登陆争取了时间。到8月4日,集结在洛东江边丘陵地带的联合国军战斗部队被划入美国第8集团军的编制,人数已经超过7万人,围绕釜山的西、北两面构筑了南北宽约160公里、东西长约80公里的绵密防线。这道防线是联合国军在朝鲜半岛上的最后阵地——釜山防御圈,而在釜山防御圈之后,则是韩国仅存的约一成国土。

美军在釜山源源不断地登陆。

尽管联合国军快速增兵,但朝鲜军的侵略势头依然凶猛。在战争爆发后不久的7月1日,斯大林就曾以电报指示苏联驻北韩大使什特科夫,称“决定于7月10日前完全满足朝鲜人关于供应弹药和其他军需品的申请”。其后,斯大林多次在电报中对什特科夫指示对北韩提供军事装备,并对战局进行军事指导。

苏联顾问也在斯大林的允许下冒充为《真理报》记者,跟随朝鲜军行动。斯大林的指示有时颇为详细。例如,在8月28日致什特科夫的电报中,斯大林就表示“建议金日成同志在前线不要分散使用而要集中使用空军。要使人民军的每次进攻开始时都有强击机对敌人军队的有力打击与之相配合,歼击机则尽可能保护人民军不受敌机的攻击。如果需要,我们可以再向朝鲜空军提供强击机和歼击机。”

凡此种种,都表明若没有苏联的支援,朝鲜的步伐难以为继。而斯大林本人,更是这场战争的实际指挥者。另外早在7月中旬朝鲜政权就开始征兵,到五次征兵结束,共有47万青壮年被征为士兵及劳役人员,除此之外,朝鲜政权还动员了至少100万人参加战争后勤支援服务。

面对朝鲜军的进攻,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下定了死守釜山防御圈的命令。7月27日,麦克阿瑟飞抵美第8集团军司令部驻地大邱,要求朝鲜半岛上的联合国军最高指挥官、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死守防线。7月29日,沃克在下达命令时发表讲话:

在讲话中,他说:“我们进行的是一场争取时间的战争,不能再后退、后撤或调整阵地以及可以想象出来的任何措施。我们已经无路可退。各部队必须反击,使北朝鲜人陷入混乱失衡状态。不能再有敦刻尔克的翻版,也不能有巴丹的翻版;退守釜山会使那里成为历史上最大的屠场之一。我们必须战斗到底。被北朝鲜人俘虏比战死更糟糕,我们将同生死共患难。如果我们当中必须有人去死,我们将一起血染疆场。”

8月5日,朝鲜军对釜山防御圈的第一次总攻开始。根据攻势前夕金日成的命令:朝鲜军队必须不停顿地继续进攻,突破美军和韩军的洛东江防线,夺取战争的最后胜利,并在8月15日以前,必须夺取釜山。

然而,面对联合国军依托天险的抵抗,朝鲜军进展不利。到8月15日,朝鲜军不但没有攻下釜山,反而只取得了非常有限的战果。

1950年6月25日—9月15日的战线变化

因此,金日成又在这一天下达新的命令,表示要使8月成为完全解放朝鲜的月份,朝鲜军随后不顾伤亡地进行了更为疯狂的进攻,在有的战斗中甚至使用了持续不断的人海冲锋。但战果非常有限,8月24日,在承受了惨重的伤亡后,朝鲜军的攻势被迫停止。在这样的情况下,斯大林继续通过苏联驻北韩大使什特科夫向金日成发布指示:

“金日成同志不要因为和外国干涉者的战争中没有取得连续的胜利而不安,胜利有时也会伴随着一些挫折,甚至局部的失利,联共(布)中央毫不怀疑,外国干涉者将很快地可被赶出朝鲜。”

因此,金日成不顾部队伤亡惨重的事实,于8月31日再次发起了对釜山防御圈的全线总攻。然而此时朝鲜在前线仅能投入9.8万军队,而包括韩军在内的联合国军人数已达17.6万人之多,双方兵力对比为1:2。此外,随着联合国军渐渐完全掌握了制空权,以及美军坦克部队大量抵韩,朝鲜坦克部队的优势也已荡然无存。

然而,已成强弩之末的朝鲜军却展现了最后的疯狂。在总攻开始后,朝鲜军突破了洛东江防线,在数日内推进了10—15公里,并逼近釜山以北的重镇大邱,炮击大邱市区。大邱是美第8集团军司令部所在地。在北韩军的炮击之下,美第8集团军司令部被迫撤往釜山。

不过,这已经是朝鲜军队的极限了。9月13日,朝鲜军对大邱的最后一次进攻被打退。14日,联合国军发现了朝鲜军开始退却的征兆。15日,麦克阿瑟精心策划,发动了著名的军事行动——仁川登陆。

0 阅读:0

斜阳洒在军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