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是军队精简改革的重要一年,不仅将11大军区缩编为7大军区,各军兵种、大军区等单位裁员,进行军队瘦身,军队年轻化配置等。

在此之前,总政部主任余秋里到南京军区视察时,与军区第一政委郭林祥问对方,中央决定要精简100万军队,上级有什么考虑,余秋里说还在讨论中。他提出一个自己的想法,就是“拆庙”,将几个大军区合并,可以减少领导班子配置,也可以减少部队,建议将南京军区与福州军区合并。
他提到的意见,后来也实行了,是不是因为他的建议不得而知,但余秋里将建议转给杨尚昆,对方表达意见很好!
在提出两大军区合并的同时,也提出新领导配置问题。
他说自己可以退下来,让两个军区各出一名主官,福州军区政委傅奎清留下,南京军区司令向守志留下。言外之意,他与江拥辉调离或退休。
这是一种平衡,可以照顾两大军区的感受,不能让某一个军区领导另一个军区,不能让大家感觉到自己的单位被撤并,这样不利于团结。
他为何这样建议呢?

首先,干部年轻化号召。在所有大军区正职当中,不超过65岁的主官不多,基本上都过65岁,而且远大于65岁的年纪。傅奎清是大军区主官当中最小的,如今65岁。
将傅奎清留下,在当时也算是符合年轻化标准。这样福州军区留傅奎清继续担任政委,南京军区就只能是留司令员,这样组建新领导班子。
这只是他个人的建议,但从中也可以看得出,他对军队发展的付出,自己可以下来,确保军区班子年轻化一些。此时郭林祥71岁,向守志68岁,傅奎清65岁,江拥辉68岁(身体差)。

上级或许是觉得该意见可行,最终也是按照这样的情况进行的。
军队开始精简整编前,郭林祥没有退下来,而是调去军委纪委书记,几个月后担任总政副主任。。因为主任余秋里的工作作息在国务院,他担任副书记,主持总政日常工作,到1990年退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