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秋看到战国,颇有些从民国看到新时代的感觉。
民国的那些军阀,各个桀骜不驯;新时代的那些将领,却似乎始终听命于领袖。
于是有人会说:“还是民国的军人有个性。”
春秋时期也经常出一些怪异的高人,但到了战国时期,似乎各个都变得忠君爱国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所有的个性,都离不开实力的烘托。
春秋时期,国君与贵族共治天下。
但是到了战国时期,由于兼并战的加剧,导致国君的集权力度越来越大,贵族们的实力也越来越弱。
在拥有足以制衡国君的权力时,这帮贵族自然敢放任天性、肆意发挥,给人的感觉就是他们敢作敢当。
但是到了战国时期,贵族虽然还拥有一定的自主权,但在面对国君的时候,已经和官僚没有太大区别了,自然会给人一种战战兢兢的感觉。
我们拿最出名的“战国四大公子”来说。
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齐国孟尝君、楚国春申君……这四人的名气一个比一个大,但他们的定位,却始终都是好臣子。
比如说最著名的信陵君,他率领多国联军,打得秦军落荒而逃。
但在面对魏安釐王的猜忌时,他也只能躲在赵国混日子。
后来,魏安釐王将信陵君召回国内,又给了他很多发挥的机会,信陵君干得不错,但又遭到了猜忌。
这时候,信陵君也只能选择继续混日子,最终郁郁而终。
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后果使人代公子将。公子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
再说同样著名的孟尝君,他声望最高的时候,据说门下有三千食客。
可没过多久,孟尝君被齐王罢官,那些门客立刻离他远去,只剩下一个冯驩陪着他。
后来,齐王让孟尝君官复原职,那些离开的门客就又回到了孟尝君的身边。
面对这种情形,孟尝君也只是感慨,这帮人的脸皮为什么这么厚。
冯驩劝他看开点,你有权力的时候,大家巴结你;你没权力的时候,大家远离你,就这么简单。
自齐王毁废孟尝君,诸客皆去。後召而复之........孟尝君太息叹曰:“文常好客,遇客无所敢失,食客三千有馀人,先生所知也。客见文一日废,皆背文而去,莫顾文者。今赖先生得复其位,客亦有何面目复见文乎?如复见文者,必唾其面而大辱之。”
曰:“.....富贵多士,贫贱寡友,事之固然也。君独不见夫趣市朝者乎?明旦,侧肩争门而入;日暮之後,过市朝者掉臂而不顾。非好朝而恶暮,所期物忘其中。今君失位,宾客皆去,不足以怨士而徒绝宾客之路。愿君遇客如故。”
通过冯驩的话,我们完全可以得出结论,那就是如果孟尝君无法受到齐王的重用,他就没有权力。
这对于春秋时期的贵族来说,简直无法想象。
比如宋国就曾经有一位公子,因为一块肉,跟国君发生了冲突,最后居然把国君给砍死了,还顺便留下了一个“食指大动”的成语。
这种奇葩事件几乎只会出现在春秋时期,而很少出现在战国时期。
或许有人会问:“既然国君要集权,为什么不干脆把这些贵族连根拔起呢?非要给他们留一点。”
这一点要从生产力的发展来解读。
在纸张并未大范围流行的时候,知识的传播并不便利。
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想培养官僚,其实是一件成本偏高的事情,仅凭国君根本做不好。
于是,贵族就要出面,帮助国君分摊压力。
他们分摊的方式也很简单,那就是养门客。
比如说孟尝君,他门下的三千门客,只要有一些冒尖的,孟尝君就有可能推荐给国君。
大家还记得秦国丞相范雎吗?他当初在魏国的时候,就是大夫须贾的门客。
如果不发生后来一系列阴差阳错的事情,须贾很有可能会把范雎推荐给魏王,让他替魏国效力。
大家还记得为秦国主持变法的商鞅吗?他当初在魏国的时候,就是宰相公叔痤的门客。
公叔痤临终前对魏王说,你要么重用商鞅,要么杀了他。结果魏王没用也没杀,商鞅这才离开魏国前往秦国。
替国君干活和选拔人才,才是战国时期贵族的常态。
这导致权力高度集中,进而导致几十万人的大战经常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