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中的“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该如何理解?

军宸古文观 2024-10-05 02:59:59

今天继续读《屈原列传》。

这篇文章真的非常难读,被选入进现行高二下学期的语文课本中。

请看下面这一段:

原文: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此前,我认为:

句子应该是“自疏(于)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

我把“疏”训作“远”,即“远离”,认同王念孙把“濯淖污泥”当作四种污物。高中课本也采认这种意见,并把“自疏”注为“自动地远离。”

“自”在文言文中,有“自动”这个副词义项吗?

所以,我有以下四个疑问。

问题一:“濯淖污泥”到底是哪四种污物?8岁读完十三经的王念孙在《读书杂志》P345说: “濯”是臭泔水,显然是名词;“淖”是“污”(怎么是形容词呢);并说“濯淖污泥”是四种污物。至于“污泥”,则没有解释。按照老王的说法,“濯”是发臭的泔水;“淖”是污;“污泥”不言而明还是污泥。

查字典可知,“濯”是“泔水”;“淖”是“烂泥”;“污泥”似乎和“烂泥”并无区别。所以,这里只有两种污物:泔水、烂泥或污泥。

老王说的“四字同义”是什么意思呢?

问题二:“疏”是否就一定是“远离”的意思?

按照“自疏(于)濯淖污泥之中”来理解,显然“疏”是动词,通常都理解成“疏远”的意思。

如果我们把“濯淖污泥”比作“污秽不堪的楚国官场”,屈原有可能是“自己(主动)疏远污泥浊水般的(楚国官场)”吗?显然不是。因为屈原是被动被黜,是被楚王给赶出楚国官场的。屈原自己也自诩他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这一段中的后面一句“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意译就是“出淤泥而不染。”

问题三:“疏濯”有没有可能是动词连用?

《汉语大字典》上,有“清除”的义项,《国语楚语上》“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韦昭注“疏,滌也。”

检索“濯”,毛传“濯,滌也。”这个“滌”就是简体字“涤”。

也就是说,疏,滌也;濯,滌也。“疏濯”二字完全可同作“滌”解。

有没有“疏濯”连用的例子呢?

东汉仲长统《昌言》有“疏濯胸臆,澡雪腹心,使之芬香皓洁、白不可污也。”可知,仲长统就是认为《屈原列传》中的“疏濯”是动词连用,因为东汉人肯定会读西汉人司马迁的《史记》的。

问题四:“淖”怎么解释?

查《汉语大字典》可知,“淖”可作形容词“湿润”,《字林》曰“淖,濡甚也。”

如果“疏濯”连用为动词“清除”或“去除”,那么“淖污泥”就可以理解成“湿濡污秽的烂泥。”

如果上述猜测是对的,那么,应该怎么译呢?

三家注《史记》中,张守节正义有这么一段话:言屈平之仕浊世,去其污垢,在尘埃之外。推此志意,虽与日月争其光明,斯亦可矣。

因此,“清除”或“去除”之后,应该加上“污垢”二字。

详细如下:

原文: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试译:自己从湿濡污浊的烂泥之中清除(污垢),(就)像蝉一样从污秽中摆脱(出来),以便遨游在尘世之外,不被世俗黑垢所玷辱,是(一个)洁白地被染黑却不污浊的人。推究(屈原)这种志趣,即使与日月争夺光辉(也)是可以的。

以上的训释合理吗?

我感觉至少比把“濯淖污泥”解释为四种污物要好一些。

大家认为呢?

以上。

0 阅读:0

军宸古文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