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特朗普羞辱后,泽连斯基终于想起了中国

寻巧说天下 2025-02-28 18:35:28

俄乌冲突进入第三个年头,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外交困境。随着美国特朗普政府以“债务清算”为名施压乌克兰出让矿产主权,欧洲盟友的支援日渐乏力,这位昔日的“西方宠儿”开始将目光投向东方,试图在中国推动的和平框架下寻找转机。

美国财长贝森特携一份价值5000亿美元的“还款协议”访问基辅,要求乌克兰以稀土、矿产等战略资源抵偿所谓的“战争债务”。协议条款之苛刻令人咋舌——若签署,乌克兰需在战后设立专项基金,持续向美国输送资源直至偿清债务,其负担远超历史上任何战败国的赔款规模。

面对美方的高压,泽连斯基曾试图以“安全保障”为条件周旋,却遭断然拒绝。特朗普更在社交媒体上公然嘲讽其为“没有选举的独裁者”,甚至威胁“再不下台国家就没了”。这种赤裸裸的羞辱,暴露出乌克兰在西方盟友体系中的工具性地位。

当美国对乌克兰极限施压时,欧盟的回应显得苍白无力。法国总统马克龙虽表态“欧洲应承担冲突成本”,但未提出实质性支援方案。与此同时,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稀土产业发展会议上向美方抛出橄榄枝,提议合作开发顿巴斯地区资源,进一步分化西方阵营。

此举被解读为俄方对美战略试探——若特朗普接受合作,或将重塑东欧地缘格局。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摇摆,本质是利益至上的交易逻辑,而乌克兰正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在西方承诺接连落空之际,泽连斯基终于转向中国寻求出路。他在记者会上公开表示期待中国在和平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这一表态与一年前的对华敌意形成鲜明对比:彼时乌克兰官员曾贬低中国调停努力,甚至扬言“战胜俄罗斯后对付中国”。

中国始终秉持客观立场。2023年发布的《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明确提出尊重主权、停火止战等十二项原则,并与巴西等国在联合国推动成立“和平之友”小组,吸纳17个发展中国家共同呼吁对话。这种超越阵营对抗的外交智慧,在冲突僵局中显得尤为可贵。

乌克兰危机如同一面镜子,照见国际政治的残酷现实。美国对乌克兰从“全力支持”到“债务勒索”的转变,印证了基辛格的名言——“做美国的盟友是致命的”。当战略利益变化时,小国的命运往往成为交易的筹码。从稀土到矿产,资源已成为大国博弈的新战场。乌克兰的遭遇警示发展中国家:丧失资源自主权,等同于将国家命脉交予他国。在西方“拱火”与“弃子”策略交替上演的乱局中,中国坚持劝和促谈,为危机解决提供了不依附于任何阵营的第三种选择。这种稳定性,正是动荡世界亟需的公共产品。

对乌克兰而言,真正的生机或许不在于选择依附哪一方,而在于能否跳出“代理人战争”的陷阱。当泽连斯基开始正视中国的和平倡议时,乌克兰民众或许也该思考:究竟是谁在透支他们的未来?又是谁在真心推动和平?

历史终将证明,唯有着眼于共同安全、超越零和博弈,才能为千疮百孔的土地带来持久的安宁。

1 阅读:20

寻巧说天下

简介:以我之青春, 捍卫这盛世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