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羊头卖狗肉?上海多家俄罗斯商品店被查!

寻琴观看商业 2025-04-06 01:15:04

在上海的大街小巷,不知从何时起,一股“俄罗斯风”悄然刮起。

以红白蓝三色为主色调的“俄罗斯商品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店招与外墙醒目地展示着“俄罗斯”字样,店内装饰着熊、套娃等元素,俄罗斯音乐悠扬奏响,货架上满是外包装俄文密布的商品。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的一系列行动,将这些“俄罗斯商品馆”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这些异域风情商品店背后,究竟存在怎样的市场乱象?

监管行动:问题频出,六家店铺立案调查

自2024年12月23日起,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注意到“俄罗斯商品馆”引发的热议,迅速开展了两轮集中排查整治。截至目前,全市范围内共排查发现47家此类店铺。

市场监管部门着重检查了经营主体资质、店招标语宣传、商品来源产地等备受消费者关注的问题。检查结果令人咋舌,部分店铺存在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

一些店铺无证无照经营,还有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的食品经营者或食品展销会未按规定备案。在店招标语宣传方面,个别店铺将自己宣传为“国家馆”,刻意营造具有官方背景的假象,误导消费者。

基于这些问题,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已对6家涉嫌违法的店铺立案调查,对情节较轻的店铺责令整改,要求其切实做好索证索票工作,确保商品来源合法合规。同时,把不同产地的商品分区陈列,并设置醒目标识,以利消费者清晰辨别。

实地探访:“俄罗斯商品馆”真假难辨

记者实地走访了多家“俄罗斯商品馆”,发现店内情况复杂,商品来源和宣传问题重重。

在地铁8号线鞍山新村站1号口对面的“优选商品馆”,尽管经过整改,已将商品按进口和国产分区摆放,但仍存在诸多误导消费者之处。一款肉肠,其包装正面俄文标签满布,背面中文标签则显示产地为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生产商是绥芬河市维卡食品有限公司。

部分店铺已将商品分“国产区域”“进口区域”摆放

隔壁货架上的袋装奶粉更具迷惑性,包装袋上直接贴着“俄罗斯国家馆”字样,可翻到背面,于密密麻麻的文字标签里,方才发觉其真正产地乃齐齐哈尔市碾子山乳品有限责任公司,只是标明由俄罗斯品牌方委托中国生产企业用进口奶源加工。

这款奶粉还在标签上用加大加粗字体强调“原产国:俄罗斯”,试图混淆原产国和原产地概念,误导消费者认为其为俄罗斯进口商品。西藏南路有一家“俄罗斯进口商品馆”。

整改前,其店招为“俄罗斯进口优选商品国家馆”,然而商家却无法出具与“国家馆”相关的证明。整改后店招改为“进出口商品展销”,并调整了商品标价签。然而,店内存在部分商品,其虽有中文标签标明产地为中国,可标价签未着重注明。消费者若稍不留意,便可能误认其为进口商品。

加盟模式:快速扩张背后的隐患

据悉,国内已有多个俄罗斯商品馆连锁品牌开展加盟招商,像俄比熊、俄满多、俄克士、俄货优选、UNAVITA等品牌均在其列。

这些品牌不仅分布在上海、杭州、成都等一二线城市,还迅速向市县地区下沉扩张。以俄比熊为例,其主体企业俄比熊国际贸易(武汉)有限公司于2023年12月成立,成立时间尚短。

该公司招商经理表示,公司有武汉、黑龙江口岸两个发货仓,加盟商可自行挑选商品品类,自主决定进口商品比例,目前已在全国开设60多家门店,且新店仍在不断开业。

这种加盟模式在快速扩张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隐患。一些加盟品牌为追求短期利益,对加盟商资质审核不严,在商品供应和质量把控上存在漏洞。

部分加盟商为降低成本,大量采购国产商品,却利用店铺装修和宣传手段,让消费者误以为店内商品大多为俄罗斯进口,从而引发了一系列市场乱象。

业内声音:品质才是立足之本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近年来俄罗斯商品虽受到一定关注,但当前大量涌现的“俄罗斯商品馆”存在水分。部分商品存在“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还有商品先出口再进口,在俄罗斯过一道关后返回国内就摇身一变成为“俄罗斯商品”。

这些门店若想长久经营,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品质上,品质不佳必然难以持续发展。

此次上海对“俄罗斯商品馆”的查处行动,不仅是对市场秩序的维护,也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在未来,随着市场监管的持续加强,以及消费者对商品品质和来源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俄罗斯商品馆”若要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必须做到诚信经营,确保商品质量和来源真实可靠,以品质赢得消费者的信任,而非依靠虚假宣传和误导手段谋取短期利益。

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在面对这些充满异域风情的商品馆时,也需保持理性和谨慎,仔细辨别商品的来源和质量,避免被不实宣传所误导。

文本来源:声动早咖啡



0 阅读:9
评论列表
  • 2025-04-06 13:17

    还有中国生产,用的俄罗斯条码呢[得瑟]

寻琴观看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