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二月,朝鲜世宗李祹薨逝。同月,世子李珦(xiàng)在景福宫勤政殿即位,是为“朝鲜文宗”;
在学者成伣所著的《慵斋丛话》中,形容李珦“天颜美渥,龙髯甚长,雄伟不常”,并且“圣学高明,文章华美,笔法神妙”,可以说是既有颜,又有才;

韩剧中的朝鲜文宗李珦
据《朝鲜文宗实录》记载:
(文宗)性宽仁明睿,刚毅简默,孝友恭俭,不喜声色戏玩,专心性理之学,又博览前史,讲究治乱之机,至于六艺、天文、历象、声律音韵、无所不通。
然而,就是如此“优秀”的一个人,却从小体弱多病,在位仅仅两年便因病而逝。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五月,李珦薨逝于康宁殿,终年三十九岁,谥号“钦明仁肃光文圣孝大王”,明朝赐谥号“恭顺”。
国王年幼,权臣当政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五月十八日,李珦之子、年仅十二岁的李弘暐(wěi)继承王位,是为“朝鲜端宗”;
由于李弘暐的生母权氏(即显德王后)在其刚出生后不久便去世,因此李珦在临终前将幼子托付给了皇甫仁、南智、金宗瑞等大臣。而随着南智的去世,皇甫仁与金宗瑞联手掌控了朝廷实权,当时只要是二人想要提拔的官员,都会在名字下面贴上黄色标签后再报呈上去,李弘暐只需要批准即可,时人称“黄标政事”;

黄标政事
端宗在位之初,权臣与王室宗亲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而王族内部,首阳大君李瑈与安平大君李瑢也一直在暗中较量。李瑈是世宗次子,李瑢是世宗第三子,二人皆是文宗李珦的同母弟;
没过多久,为了共同对抗李瑈,皇甫仁、金宗瑞选择与势力稍弱的李瑢达成同盟。与此同时,以集贤殿学士为中心的少壮派官僚由于不满权臣的独断专行,开始渐渐倾向于支持李瑈,朝堂之上看似平静安宁,实则暗流涌动;
后来,在谋士韩明浍的建议下,李瑈开始以练习射箭为名召集武士,大肆笼络武士之心,短短数月之内就结交了洪达孙、洪允成、杨汀等人,从而奠定了夺权的基础。

韩剧中的首阳大君李瑈
癸酉靖难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十月十日,李瑈决定先发制人。当天日暮时分,他把权擥(lǎn)、韩明浍、洪达孙等数十人聚集在家中说道:“今奸臣金宗瑞等弄权专政,不恤军民,怨咨滔天。不有君上,日以长奸,密附于瑢,将图不轨。党援既盛,祸机正迫,此乃忠臣烈士奋义效死之日也。吾欲剪除之,以安宗社,何如?”
言罢,众人议论纷纷,意见不一,有人表态以李瑈马首是瞻,也有人认为“当先启之”,甚至还有几个人已经偷偷溜走。摇摆不定之际,韩明浍说道:“作舍道旁,三年不成。小且犹然,况大事乎?事有逆顺,以顺而动,何往不济?谋已先定,今议虽不一,容得已乎?请公先起,宜无不从者。”一旁的洪允成也附和道:“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今事机甚迫,苟从众议,事去矣!”

文宗托孤三大臣
此时,宋硕孙等人还在拉扯着李瑈的衣服,再三想要劝阻他,李瑈大怒道:“汝等尽往先告,吾不资汝。”随后拿起弓箭,站起身将劝阻的人一脚踢翻在地,指天立誓道:“今吾一身,宗社利害系焉,托命于天。丈夫死则死于社稷而已,从者从,去者去,吾不强汝。如有执迷误机者,先斩而出。疾雷不及掩耳,兵贵拙速。吾即剪除奸凶,孰敢枝梧?”说完就向门外走去;
走到中门时,夫人尹氏(即慈圣王后)提甲而出,李瑈披戴好后,带着家奴林于乙云,单骑前往金宗瑞府邸。韩明浍见状急忙遣杨汀、洪顺孙、柳洙等武士跟在后面为援助,又遣权擥赶赴巡厅,将李瑈已经去往金宗瑞家之事告知洪达孙,让他率领巡卒随时待命。之后,权擥带数十人至敦义门,告城门守卫说:首阳因事往门外,虽钟声已尽,勿闭门待之。”并留下权躽(yǎn)监门,随即返回城内;

韩剧中的“癸酉靖难”,李瑈处决朝臣
李瑈行至金宗瑞家不远处时,看见门前站着三名手持兵器的武士,猜到其已有防备。不久,杨汀佩剑、柳洙持弓赶来,几人上前至门口,金宗瑞之子金承珪正坐在门前与辛思勉、尹匡殷交谈,据《朝鲜端宗实录》记载:
承珪见世祖(李瑈)迎谒,世祖请见其父,承珪入告。宗瑞良久乃出见,却立不前,请入。世祖曰:“日暮,恐不及门。只为请一事来。”宗瑞请入再三,世祖固拒,宗瑞不得已就前。宗瑞之未出也,世祖觉帽角落失,世祖笑曰:“借政丞帽角。”宗瑞仓皇抽角进之。世祖曰:“宗簿欲劾永膺夫人事,政丞指挥。政丞累朝勋老,政丞不右,则何所托哉?”于是林于乙云进,世祖叱之退。宗瑞仰天,良久不言,匡殷、思勉坚坐不退。世祖曰:“有密请,汝等其退。”犹不远避。世祖谓宗瑞曰:“亦有请简。”乃召从者取来,汀未及进,世祖叱於乙云曰:“其一简何去?”以进知部,宗瑞受简,退,照月视之。世祖促之,於乙云以铁椎击宗瑞,仆地。承珪惊,伏其上,汀乃拔剑击之,世祖徐令汀等掉鞅而还,入敦义门,令躽等守之。
李瑈在成功诛杀金宗瑞后,返回城内与韩明浍等人会合,几人共同前往巡厅安排后续事宜。李瑈先是派权擥将入直(入宫值班)承旨崔恒召来,握其手说道:“皇仁甫、金宗瑞、李穰、闵伸、赵克宽、尹处恭、李命敏、元矩、赵藩等党附安平,连结咸吉道都节制使李澄玉、镜城府使李耕㽥、平安道都观察使赵遂良、忠清道都观察使安完庆等,共谋不轨,刻日举事,势甚危迫,间不容发,金衍、韩崧又在上侧,不暇来启,已剪除贼魁宗瑞父子,其余支党,今欲启讨。”
后又召来宦官田畇对其说道:“皇甫仁、金宗瑞等,受安平重赂,轻蔑殿下幼冲,广植党援,交通藩镇,谋危宗社,祸在朝夕,势窘事迫。且贼党在侧,今不获以法古人先发后闻之举,已捕杀金宗瑞父子。皇甫仁等尚在,今请处断,尔速入启。”还特意嘱咐道:“尔当下气柔声,徐徐以启,不可惊动。”
在争取到大臣的支持后,李瑈一边命令入直内禁卫奉石柱等人全都穿甲胃、带弓箭,列队立于南门内庭,以防备奸贼窥探,另一边要求洪达孙部署巡卒把守住前后门。最后亲率巡卒数百人,屯兵在南门外嘉会坊洞口石桥边,分左右两翼,限制无关人员出入。又部署士兵在石桥至南门之间,设置了四道大门,以武士咸贵、朴莫同、寿山、莫同等人守卫第三道门,同时下令道:“此内甚狭窄,诸宰相入者,除傔从,独入。”

韩剧中的古代朝鲜武士
一切全部安排妥当后,李瑈使人召皇甫仁、赵克宽、李穰前来,据《朝鲜端宗实录》记载:
克宽、仁、穰入第三门,贵等锥杀之。遣人杀处恭、命敏、藩、矩等,遣三军镇抚崔赐起斩衍于其家,三军镇抚徐遭斩伸于碑石所。又遣赐起及义禁府都事慎先庚,率军一百,捕瑢于诚宁大君家,押置江华。世祖(李瑈)手书谕意,且令语之曰:“汝罪大矣,固不容诛。但以世宗、文宗爱汝之心,贷汝不治。”
次日,金宗瑞父子、皇甫仁等被枭首示众,至此,李瑈成功将朝堂之上的政敌全部清除,史称“癸酉靖难”;

韩剧中的金宗瑞
在《东阁杂记》的记载中,“靖难”当晚端宗李弘暐并不在宫中,而是居住在宁阳尉郑悰(端宗亲姐夫,敬惠公主之夫)家中,李瑈与崔恒等人前来通报情况时,端宗惊起道:“惟叔父活我!”李瑈答道:“是不难,臣当处之。”端宗于是交出令牌,李瑈这才得以将赵克宽等人召来并斩杀。
王叔夺权,受禅即位“癸酉靖难”后,首阳大君李瑈受封为“奋忠仗义匡国辅祚定策靖难功臣”,拜领议政府事、判吏兵二曹事兼内外兵马都统使,从而独揽大权。此外,韩明浍、权擥、郑麟趾、洪达孙、朴从愚、金孝诚、李思哲、李季甸、朴仲孙、崔恒以及韩确也被封为一等靖难功臣,洪允成、杨汀等十一人则被封为二等功臣,另有三等功臣二十人;

韩剧中的首阳大君李瑈
同月,金宗瑞的旧部、咸吉道都节制使李澄玉起兵造反,自称“大金”皇帝,企图联合女真诸部攻打汉城,只不过还没“蹦跶”几天,李澄玉就被当地官员所暗杀;
随着李瑈势力的不断壮大,其野心也越来越膨胀,而为了稳固端宗的地位,以惠嫔杨氏(端宗养母)、锦城大君李瑜(世宗第六子)和宁阳尉郑悰为代表的“保王派”开始走向李瑈的对立面;
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闰六月十一日,李瑈发动宫廷政变,逮捕并流放了杨氏、李瑜等人,并迫使端宗禅位,又一次在“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中成为了获胜的一方。同日,李瑈在勤政殿正式即位,是为“朝鲜世祖”。

朝鲜世祖李瑈画像
PS: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