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吴征
DeepSeek的震撼效应,还在不断被讨论。
2025年1月27日,著名的美国硅谷投资者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 在其社交媒体上将其描述为“人工智能的人造卫星时刻”,引发了大量评论。

2025年2月4日,《纽约时报》又刊发了一篇来自拜登政府刚刚卸任的前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主席Lina Khan的文章《停止崇拜美国科技巨头》,这篇文章同样以警醒美国人DeepSeek是“煤矿中的金丝雀”,来对美国科技行业缺乏竞争而导致的脆弱性进行了批评。

实际上,很长时间以来,美国国内就习惯用“煤矿中的金丝雀”,来形容中国快速发展给美国带来的威胁和紧迫感。
然而,只有DeepSeek才是真正让美国人意识到这是与当年苏联率先发射“斯普特尼克1号”人造地球卫星那样,感受到在关键技术上已经落后,而引发的巨大危机感和紧迫感。
Lina Khan她的文章中,进一步阐明了为什么当美国没有足够的竞争时,其科技行业就会更容易受到中国这个竞争对手的攻击,从而影响到美国的地缘政治力量。
Lina Khan在2021年6月15日宣誓就任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主席。在成为FTC主席之前,她是哥伦比亚法学院的副教授。她这几年来的执政理念就是严防美国大型科技公司对竞争的垄断,以促进美国经济竞争。因此,对美国几大科技巨头的反垄断执法成为她的工作重点。这或许也是她为何在此时看到中国DeepSeek成功击败了一种美国科技巨头后,有感而发的体会。

前FTC主席:Lina Khan
文章中,她承认了DeepSeek的创新是真实的,并破坏了美国占主导地位的科技公司一直在推动的一个核心论点——即技术进步只有通过大量投资来实现,例如在计算能力、能源和尖端芯片。并以此向美国政府提出必须保护它们以免受竞争,从而确保美国能够保持领先地位。
她提到,对于美国高科技巨头被一家中国的初创企业超越,并不奇怪。
虽然这些科技巨头位于全球最强大的经济体中,享受着法治和优渥的制度优势,以及美国政府禁止向中国销售尖端芯片和制造设备的待遇。
关键就在于,美国的这些科技巨头,例如谷歌、苹果和亚马逊等在2000年代帮助美国经济转型后,主要是通过收购竞争对手和围绕其业务建立反竞争护城河来保持主导地位。
也就是说这些曾经的创新者,在成为科技巨人之后,其首席执行官更擅长重塑自我以适应当下的环境,而不是开新的创新和突破性技术。
正如乔布斯1995年就曾警告的:
“这些已经垄断的公司,已经达到巅峰了,而让公司能够持续前进的是销售和市场人员,于是他们能够逐渐掌控公司,而产品部门的人就会被赶出决策层,公司就会丧失继续打造更优秀产品的热情和能力”。
Lina Khan列举了美国政府在1970年代到1990年代对现在的AT&T、IBM和 微软执行反垄断法的例子,结果是帮助创造了市场条件,从而产生了硅谷的活力和美国随后的技术领先地位。
她认为:
“虽然垄断企业可能会提供周期性的进步,但突破性创新历来来自颠覆性的外部企业,部分原因是大型巨头很少希望推进可能取代或蚕食自身业务的技术。这些公司深陷繁文缛节和官僚主义的惰性,通常无法提供饥饿的初创企业所能产生的地震式效率。”
并表示人工智能的近代历史也证明了这种模式。
例如,谷歌在2017年开发了开创性的Transformer架构,该架构是当今AI革命的基础,但该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未得到充分利用,直到研究人员离开加入或创立新公司。这些独立公司,而不是科技巨头,才意识到了这项技术的变革潜力。
因此,她提到在她掌舵FTC时,就曾主张在人工智能领域,应该更加开放的发布有关模型的足够信息,以允许较小的参与者和新贵将他们的想法推向市场,而不必受制于占主导地位的公司定价或访问限制。也就是更加开放,而不是封闭的去推动创新。
目前来看,这一点在DeepSeek和OpenAI的对比中,也得到了验证。
所以她坚持的观点是,执法者和政策制定者应该对美国高科技公司的垄断保持警惕。因为这些巨头可以通过非法收购或排除竞争对手,破坏创新。
当然,她的这一观点也引发了美国内部的更多讨论。
美国科技政策排名第一的智库ITIF在2025年2月7日的一篇文章中,就明确反对她的这一观点,认为科技巨头还是带来了很多技术引领和进步的。

总之,DeepSeek的出现,是真的让美国国内慌了。
抢了美国人的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