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年,苏振华被逼离婚带6个孩子,毛主席:你放势找,找个合适的

红色先驱 2024-01-04 14:15:23

1959年,开国上将苏振华从苏联谈判回国,无奈在离婚报告上签了字。

在此之前,这份由女方孟玮单方面提交的离婚报告已经拖了很久,苏振华在想方设法挽回,所以一直没签字,但到最终,事情终于走到了不可挽回的一步。

签字后,苏振华和孟玮存续了近二十年的婚姻正式结束了。

而毛主席后来在得知了此事后,操着一口湖南话,对苏振华道:“你放势找,找个合适的。”

那么,苏振华和孟玮究竟为什么离婚?毛主席又为什么对苏振华说这样一番话呢?

苏振华,1912年出生在湖南平江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是毛主席的老乡。

因为排行第七,家里给他取名“苏七生”。

从6岁开始,苏七生就帮着家里干农活,从小放牛砍柴样样都干。

后来,苏七生的五哥参加北伐军,战死在南昌城下,苏七生于是加入了儿童团,后又加入少年先锋队,誓要为兄报仇。

18岁的时候,苏七生正式加入红军,成为一名红三军团的一名战士,军团长彭德怀为他重新取了个名字,就叫苏振华。

自此,一个放牛娃的命运出现了转折,此后,苏振华踏上战场,履历战功,又参加了长征,千锤百炼,成为了一名经过长征的“年轻的老革命”。

1936年,红军长征结束到达陕北后,苏振华进入到抗日红军大学学习。

因为年少时家贫不曾进过学堂,苏振华对文化知识更加如饥似渴,学习十分刻苦,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正因如此,毛主席将自己的这个湖南小老乡称作是“工农分子知识化的典型”。

也就是这期间,苏振华遇到了孟玮。

1938年,抗日红军大学已经改为了抗日军政大学,正值抗大第四期开学,苏振华担任第一大队大队长。

因为延安校舍供应不足,第一大队率先前往瓦窑堡,施行单独教学。

在苏振华的带领下,第一大队被评为抗大先进大队,受到了总校的表彰,毛主席还亲自出席了第一大队的毕业典礼。

这时,在一群抗大学员中,听说苏振华是经历过长征的“年轻的老革命”,一名来自河南的女青年孟玮向他投去了仰慕的目光。

这一年,苏振华26岁,早已超过了当时严格规定的结婚年龄,身边的领导和同事们都十分关注他的婚姻问题。

抗大教育长罗瑞卿的夫人郝治萍热心地为她介绍了一个女青年,而这个女青年,正是孟玮。

孟玮人长得清秀,思想也进步,在抗大学习又认真,在同期的抗大学生中属于佼佼者,苏振华的眼光当然也触及到了这个优秀的女青年。

再加上中间人的撮合介绍,两个人很快就走到了一起,他们聊各自的兴趣,聊过往的经历。

同孟玮一个宿舍的抗大学生后来回忆说,那段时间,“每逢周末,孟玮都要很晚才回宿舍,一回来,总提着当时很稀罕的零嘴,然后塞给大家吃”,同学们都能感受到她的幸福和甜蜜。

不久后,经组织上批准,苏振华和孟玮结婚了。

延安窑洞内,两个人拥有了一场简单而又热闹的婚礼,抗大的很多领导同学们都去参加了。

婚后,两人一路走过战火,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又共同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

这期间,他们先后生育了七个孩子,只可惜其中一个孩子没能熬过战火下艰苦的环境,出生不久就夭折了。

新中国成立后,苏振华主政贵州,为剿匪和恢复当地工农业生产而努力。

不久后,一批批老将们被调到了海军工作,而这其中就包括苏振华。

彼时,苏振华人到中年,在这之前从未接触过海军,实属“旱鸭子”干海军。

和苏振华一样,很多老将对海军工作也是毫无经验,可以说是两眼一抹黑,有老将心里实在没底,还曾主动请辞。

不过到最后,大家还是选择了迎难而上。

1954年,苏振华带着一家老小,奉调离贵,出任海军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等待他的,又是一个重任。

不过就在这时,他的家庭却出现了裂缝。

一天,他刚回家,妻子孟玮因为一件不顺心的事情,同苏振华进行了争吵。

夫妻之间吵架本是常事,而这一次,孟玮却提出了离婚。

苏振华闻言,不可置信,希望孟玮冷静一下。

而接下来,孟玮说的话,却更令苏振华心下一惊,因为孟玮说,她在抗日时,从河南老家奔赴延安的途中,曾遇到一个同志,建立了感情,那也是她的初恋,令她没想到的是,这个初恋到现在还在等着她,她感觉对不起他,所以决定离婚。

这时,苏振华特意提及延安两人初识的情景,还提到了中间的介绍人郝治萍,希望孟玮能够回心转意。

结果孟玮却说:“我那时候太小,十八九不懂事。”

苏振华无言以对,只能提及两个人的现在,退了一步劝说:“我俩都有6个孩子了,为了这些孩子,也不应该离婚呀!”

……

这次争吵过后,又过了3年,尽管妻子突然提离婚的事情以及那个不可置信的理由给苏振华心底投射下了阴影,但他还是一如既往,尽力挽回。

他想着,两个人毕竟一起经历了将近二十年的婚姻生活,夫妻情意怎么可能说没就没……

而孟玮却在1957年秋季的一天,突然不告而别了,她搬离家,独自住进了机关宿舍,打定主意要离婚。

孩子们哭喊着,希望妈妈不要离婚,不要离开,周围的领导同事们都来做工作,但孟玮却似乎是铁石心肠,根本不为所动,甚至自己提交了离婚报告。

离婚报告要双方签字才能通过,而还想着挽回的苏振华,一直拖着,迟迟没有签字。

怎料这期间,孟玮丝毫不见回心转意。

而另一边,苏振华还忙着刚刚接手的海军工作。

1958年,毛主席三番五次地强调海军要加紧抓技术,抓科研,抓设计,这样的急切,令苏振华和及其他海军同志都坐不住了,更深感重任在肩。

同年,经中央批准,海军成立了“核潜艇技术研究室”,(为保守机密,核潜艇工程取代号为“07”工程,后遭人泄密,改“09”工程,沿用至今)。

为了寻求技术援助,1958年10月,苏振华又亲率代表团访苏,紧锣密鼓地同苏联方面谈判。

结果代表团的诉求被直接无视,苏振华在苏联进行了3个多月的艰苦谈判,直到1959年2月,才从苏联谈判回国。

刚回国,苏振华即前往中南海,向毛主席汇报了在苏联的谈判工作。

而听闻苏联方面可以刁难的毛主席,当时也十分生气,放下话来:“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苏振华闻言,倍受鼓舞,更将核潜艇的建造工作刻进了生命中。

忙完国事,苏振华回到家,这时,家中事已经不能再拖了。

在妻子孟玮一早签好的那份离婚报告上,苏振华最终签了字,离婚后,6个孩子由苏振华抚养。

至于两人离婚的真相,苏振华的女儿苏燕燕后来曾提供过另一种说法:

苏孟在延安结婚时,有些仓促,了解不深,感情基础不很牢固,导致孟玮婚后很长时间都难以适应,后来是因为苏振华的体贴和爱护才缓过来,结果在1957年时,孟玮的眼睛除了问题,开始出现幻觉,而且不见好转,她不愿意回家住,最终提出了离婚。

不过不管哪种说法,苏振华为了这段婚姻做出的挽留是确实的,而孟玮离婚的主意也是坚决的。

对于孟玮的决然离去,苏振华不曾指责,他还是定期让孩子们去看望自己的母亲。

两人离婚后不久,恰逢春节前夕,苏振华还从厨房里找到仅有的一个茄子和两个西红柿,嘱咐女儿给孟玮送去。

195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国庆节,天安门城楼上有焰火晚会,苏振华特意回了趟家,带上孩子们一同去参加。

一路上,苏振华一手抱着小儿子,一手牵着小女儿,身前走着大女儿和大儿子,身后还跟着两个小点的拉着他的衣襟。

等到走到天安门城楼下,遇到刘少奇和夫人王光美,人美心善的王光美一把抱过苏振华怀里的小孩子,叹息道:“老苏呀,真难为你了,又当爹又当娘,这也不是办法呀。”

很快,毛主席得知了这件事情,就对苏振华说:“既已离了,你就放势找,找个合适的。”

后来,经海军司令员肖劲光和副司令员方强热心张罗,苏振华遇到了生命中另一个对他十分重要的女人——陆迪伦。

陆迪伦的母亲名叫周缦子,曾经当过周恩来总理夫妇的交通员,一次舞会,周恩来总理一眼就认出了陆迪伦是故人之女,还鼓励她好好学习。

后来,陆迪伦成为了海军政治部文工团同期中,最早入党的一名优秀演员。

只不过,陆迪伦和苏振华之间相差了24岁,年龄悬殊,这一度成为了阻隔两人的一个重要因素。

尤其陆迪伦的同事也说,后母不好当,更何况还是给6个孩子当后母!

而陆迪伦也是个主意坚定的人,她发现苏振华虽然年龄大,但很好学,尤其当她得知苏振华毅然不顾许多人反对,执著地将爱情花球抛向自己时,她深深地感动了。

1960年的春天,苏振华和陆迪伦结婚了。

尽管和上一段婚姻一样,这段婚姻也略显仓促,但是,两个有情人却终跨越年龄的鸿沟和现实的磨难,同甘苦共患难,一直走到了最后。

都说后母难当,一开始,家里6个孩子对陆迪伦投向的都是疑虑的眼光。

直到后来,经历了许多事情,患难见真情,孩子们无一不以感激的心情看待陆迪伦。

陆迪伦刚嫁过去的时候,苏振华的小女儿还曾在家里摆了一张画《不相称的婚姻》,亮明自己的态度,但后来,她却主动跟陆迪伦检讨,说自己那时不懂事,希望陆迪伦原谅!

婚后,陆迪伦又生下两个孩子,这样一来,家里就有8个孩子了,陆迪伦将家里的一切事宜,打理得井井有条。

而苏振华,有了陆迪伦帮他稳固大后方,从1973年回到北京后,又继续投入到海军工作中去。

1975年,苏振华给毛主席写信表示:“力争在十年左右建成一支较强大的海军。”

而毛主席读信,回复一句:“同意,努力奋斗,(争取)十年达到目标。”

就是这样一句话,令苏振华内心十分激动,此后哪怕是带着病,他也没有落下一次会议,最终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1979年2月7日,苏振华突发心肌梗塞,在北京逝世。

陆迪伦和孩子们遵照苏振华的遗愿,将他的骨灰撒在了祖国的南海,此后,陆迪伦带病重走苏振华当年走过的路,以此悼念亡夫,而周围一开始对苏振华和陆迪伦的结合保持疑虑的人们,最后也终于放下了成见,患难与共是真情,这样的真情更值得赞誉。

20 阅读:4983
评论列表
  • 2024-01-05 04:04

    一生忠于毛主席始终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共产党员苏振华永垂不朽。

  • 2024-01-05 11:49

    苏老将军的一生真不容易,伟大!

  • 2024-01-05 01:30

    这段还真不知道,谢谢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