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年杜聿明病危,临终之际紧紧抓着郭汝瑰的手道:你跟我讲句实话

红色先驱 2023-12-28 18:10:50

1981年,杜聿明病危住院,曾经征战沙场,奋勇杀敌,被誉为“百战将军”的他虚弱地躺在病床上,大限将至,已全然不见当年的威风。

突然有一天,一位老友前去探望,却令弥留之际的杜聿明有了片刻的清明。

而这位老友,正是郭汝槐。

彼时,郭汝瑰和杜聿明同是全国政协委员,是站在同一边的,但如果倒回几十年,两个人的身份就颇耐人寻味了。

陷入各自回忆的二人没有说话,片刻后,杜聿明紧紧抓着郭汝瑰的手,终是问出了多年来压在心底的疑惑:“你跟我讲句实话,你那时就和共产党有联系?”

那么,这两人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之间又有什么渊源呢?

1946年时,蒋介石力主将军事委员会改组为国防部,以期改变以往枪指挥政治的不合理现象。

国防部里,有个作战厅,也就是著名的三厅,厅长正是郭汝瑰。

当时在国民党里,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出身黄埔的郭汝瑰是蒋介石的嫡系,他的命令奉的都是蒋介石的旨意,他要点谁的名,谁就得站起来说“是”。

不管那司令的年纪是比他大多少岁,地位是比他高几级,全都得听他的。

就连“太子”蒋经国,对郭汝瑰都是赞誉有加。

1946年5月,郭汝瑰随军政部全体人员由重庆回到南京,他在四条巷租了一套民房,当时蒋经国正住在三条巷,两人算是近邻。

一天,蒋经国临时兴起,去到郭家做客,结果郭汝瑰恰巧出门了,彼时他的家人正在吃饭,饭桌上只简简单单两样素菜。

蒋经国当时见此状,不禁感叹:“要是高级将领都像郭汝瑰这样,党国就有救了!”

如此这般,郭汝瑰颇得蒋氏父子重视和信任。

殊不知,这正成了郭汝瑰手中最大的“利器”。

原来早在黄埔军校时期,郭汝瑰深受周恩来、恽代英等共产党人的影响,立志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怎料就在郭汝瑰即将从黄埔毕业之际,革命形势急转直下,蒋介石在南京拥兵自重,同武汉国民政府方面彻底撕破了脸皮。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悍然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4月14日,有关消息还未在武汉传开,郭汝瑰就被在黄埔军校主持校务工作的吴玉章,悄悄叫到了办公室。

吴玉章是我党元老级人物,叫郭汝瑰来,是有重要事情托他去办,那便是立即返回四川(郭汝瑰的家乡),去投奔在四川军阀杨森手下担任副司令的堂兄郭汝栋,力图让郭汝栋阻止杨森出川攻打武汉。

结果不久后,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同南京的蒋介石合流,郭汝瑰同吴玉章失去了联系,只能暂时滞留川军。

1928年5月,郭汝瑰才终于秘密入党,此后他参与策划了“兵暴”,只可惜暴动失败。

此时,郭汝栋已经代替杨森当上了二十军军长,并接到了蒋介石彻底“清共”的命令,一向为人圆滑的他虽然也不能完全确认郭汝瑰是共产党,但也不敢再留他,于是想了个两全之策,劝说郭汝瑰去日本士官学校读书。

郭汝瑰苦于和组织上断了联系,想着先去日本避避风头,学点真本领也无妨,就去了。

而这样一来,他的组织关系由此中断。

郭汝瑰晚年回忆起来曾说:“当时还自以为得计,岂知这成了我政治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此后走了十几年的弯路。”

“十几年的弯路”这指的正是此后一直到1945年他终于和组织上联系上为止。

1931年底,郭汝瑰从日本回国,他不愿再回郭汝栋部队,于是又进了陆军大学,当了“天子门生”。

从陆军大学毕业后,郭汝瑰去到了陈诚手下,1937年淞沪会战,郭汝瑰作战有功,自此得陈诚器重。

此后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郭汝瑰建言献策,率军作战,以弱胜强,屡立战功,国民党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也对他青睐有加。

就这样,几年时间,郭汝瑰就从陆军大学的一名普通教官,进入到了国民党高层,并成为了蒋介石心目中的“军界精英”。

1944年,郭汝瑰被以驻英大使馆副武官的身份,被派往英国考察国防机构的组织情况。

1945年5月,郭汝瑰刚从英国考察回来,即任上将军务署署长兼国防研究院副院长。

而也就是同一时期,郭汝瑰迎来了又一个人生转折点,十几年的“弯路”终于要走到头了。

这天,他开着车,刚从军务署出来,拐了个弯,正要前往浮图关训练团时,突然在路上看到一个已经十几二十年没见过的熟人。

这个熟人正是他在黄埔军校时的同窗逖猷,当年是共产党员。

看到逖猷的那一瞬间,郭汝瑰心中又惊又喜。

这么些年来,他越是进入到国民党高层,所能看到的腐败和罪恶越多越深,这在另一方面也更坚定了他当年的追求,所以他一直在试图和组织上重新取得联系。

再见故人,更令他心底的希望重燃,他当即派人一番打听,可惜却是一场空,原来逖猷也早已失去了组织关系,当时正在中央军官学校任职,且军衔仅为少校,过得不甚如意。

闻讯,郭汝瑰不免失望,但令他没想到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久后他就迎来了想要的转机。

3天后的一个深夜,位于重庆临江门的郭家,门环被人扣响了。

来人向开门的勤务兵报上自己的名字和身份,说自己是逖猷的弟弟任廉儒,是川盐银行的一名高级职员,是从兄长那里得了消息,前来拜会。

勤务兵闻言,见来人衣冠笔挺,语气诚恳,没有怀疑,前往通传。

而原本已经打算休息的郭汝瑰听到通传,略一思忖,将人请了进来,寒暄过后,郭汝瑰几经试探,任廉儒却都没有松口,只作无奈状道:“我也和组织上断了联系……”

聊了许久,任廉儒最后才道:“或许我可以帮你打听打听,说不定有了解那边情况的人。”

说罢,任廉儒离开了郭家,留郭汝瑰等信。

其实,任廉儒当时并非他口中所说的“和组织上断了联系”,相反,他当时正受董必武领导,在中央社会部工作,此番他是来“摸底”的。

此后的一段日子,任廉儒又几次登门拜访郭汝瑰,而向来谨慎的郭汝瑰也终于不再设防,将内心的真实想法全部袒露出来,除此之外,郭汝瑰还拿出了自己主编的一份《国军战斗序列》,交给了任廉儒。

这份材料非同小可,实属军事机密,打印稿一共也只有13份,蒋介石还亲自命人监督烧毁,而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份材料会由它的主编亲自交出,并很快到了延安。

1945年7月,时隔近二十年,郭汝瑰终于联系上了组织。

在鲜为人知的幽僻小巷深处的一座深宅大院,也便是大军火商罗升之,同时也是任廉儒的岳丈的家中,董必武亲自接见了郭汝瑰,并交给了他一个重要的任务,那便是继续留在国民党的军队中,今后会有专人和他联系……

1个月后,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抗战结束,郭汝瑰以军政总代表的身份,随国民党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前往南京,参加了接受日军投降的仪式。

不久后,郭汝瑰又见到了董必武,这一次,董老给他带来个好消息,那便是他的党籍有望恢复,但必须等待,谨慎行事,否则功亏一篑。

说到这里,郭汝瑰已经懂了董老的意思,而恰逢此时,郭汝瑰在国民党高层中愈发如鱼得水,已经升至中将,包括蒋氏父子、陈诚、何应钦等,都对他格外宠信。

1946年9月到1947年3月,郭汝瑰更是“半年三迁”,从国民党国防部第五厅副厅长升任陈诚的总参办公厅主任,后复任五厅厅长,没过多久,又任三厅(作战厅)厅长。

而正是这个著名的三厅厅长的身份,为他的情报工作提供了十足便利。

在此后的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中,郭汝瑰的情报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期间,郭汝瑰理智而机智,把自己的身份掩饰得天衣无缝,滴水不漏,上下左右几乎没人怀疑他,而除了一人。

这个人,正是杜聿明。

杜聿明有一次去了趟郭汝瑰家,惊奇地发现,这位堂堂的中将厅长,客厅里沙发竟然打着补丁,而且一看就有一定年代了。

见状,杜聿明不禁思忖,自己在国民党里面已经算是够“清廉”的了,怎么郭汝瑰的家竟然比我家还要寒酸,这样的作风,可不对劲,他不是共产党谁是?

估计郭汝瑰也没想到,自己隐藏得那样深,结果杜聿明就凭个沙发便对他起了疑。

此后,在淮海战役前夕,杜聿明又提出个“徐蚌会战计划”,想趁解放军刚打下济南,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还未合力之际,先发制人,集中优势兵力于徐州和蚌埠之间的津浦铁路两侧,变以往被动的城市防守攻打法为运动战打法,先发制人,以求奇袭成功。

为此,杜聿明责成郭汝瑰制定作战计划,不过就在计划预定实施当天,杜聿明被蒋介石从徐州派到了东北。

原本的“徐蚌会战计划”也被改成了徐州外围决战,一直等到黄百韬兵团被解放军在徐州城外60公里的碾庄包围,蒋介石才又赶紧将杜聿明从东北调回了徐州总指挥部。

只可惜这时,一切为时已晚。

而杜聿明他在晚年回忆起时曾说:

“这时(从东北回到徐州),我心中忐忑不安,觉得上了蒋介石的当,并认为蒋介石、顾祝同是完全听信郭汝瑰这个小鬼(因他是军校五期毕业生,人又矮小,所以我称他小鬼)的摆布,才造成这种糟糕局面。我想质问郭汝瑰,为什么不照原定计划将主力撤回到蚌埠附近,正在犹豫不决之际,见顾祝同等人都同意郭报告的方案,觉得争亦无益,一个人孤掌难鸣……”

最后的结局就是,解放军大获全胜,杜聿明在张老庄村被俘,淮海战役结束。

而郭汝瑰回到了四川老家,组建了72军,并按计划率部起义,迎接解放军进川。

解放后,郭汝瑰历任川南行署委员兼交通厅厅长,后在南京军事学院任教员、研究员等职,以副兵团级离休。

偶然间得知杜聿明并未住院,郭汝瑰前往探望。

时移世易,发生了很多事情,杜聿明在解放后获特赦,留在北京,后来和郭汝瑰一样,当上了全国政协委员。

不过对于当年的事情,他还是有些耿耿于怀,以至于时隔多年,在病房,他还是抓着郭汝瑰的手,问出了那句:“你是不是那时就和共产党有联系?”

而郭汝瑰,对前尘往事过往恩怨已不再纠结,他只是想单纯来探望下这个老伙计,面对杜聿明耿耿于怀的问题,他坦然答道:“是的。”

说完,他又反问杜聿明:“你是从哪里得知的呢?”

这时,病床上的杜聿明却卖了个关子,说是“山东方面”,至于具体的,他有意不答。

郭汝瑰又问:“既然如此,当年你为什么不告我呢?”

杜聿明无奈,长叹一声道:“我手里没有真凭实据啊!”

1981年5月7日,杜聿明在北京去世。

而郭汝瑰,1997年在送女儿去机场的中途,不幸遭遇车祸。

当时中央军委以及成都军区的领导们得知后,当即下令,要求医务人员尽最大努力抢救,只可惜他伤得太重,再加上年纪大了,最终无力回天,不幸去世,享年90岁,一代“红色特工”自此结束了自己的传奇一生。

3 阅读:2080
评论列表
  • 2023-12-29 14:35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杜聿明之病危,郭汝瑰之贤德可嘉。君子应当尊重他人的才能和品德,不论他人是否能够胜任某项任务。

  • 2023-12-29 11:35

    杜聿明也许也想到了这一点

  • 2023-12-29 09:42

    好样的,机灵鬼,人品难得。受人尊敬和赞扬,畄名传世,永放光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