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年老友探望华国锋,问及“为何不当主席了”,华老娓娓道出实情

红色先驱 2023-11-27 18:35:23

1976年9月9日,一代伟人毛主席逝世,此后,按照毛主席生前的指示和安排,华国锋作为接班人,肩负起了家国重担。

10月,天地改换,拨开云雾见天日。

不久后,华国锋担任了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等职务,先后主持了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十一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要会议,并在老一辈革命家的支持下,开始着力投入到拨乱反正,恢复国家经济与建设的工作中去。

不过就在1981年,华国锋却在继不再兼任国务院总理等职务后,又主动辞去了身上的中央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两大职务,自此离开了领导岗位。

彼时,对于华国锋为何辞任主席,外界曾有不少猜测,众说纷纭,但是从未得到本人的正面回应。

直到2002年,华国锋的多年老友前往探望他,席间,老友突然问起:“你后来为什么不当主席了”,他才道出了实情。

而这个老友便是张鹤亭。

1997年时,张鹤亭到了北京,当时华国锋已经退下来有一段时间了,张鹤亭先是住在了在北京工作的二儿子家里,然后拨通了华国锋家里的电话。

他想去看看自己的这个多年老友,而华国锋也从秘书口中得知“湖南有个叫张鹤亭的来找”后,当即回复:“这是我的老同事、老朋友啊,要见要见。”

等张鹤亭到了的时候,就见他手里带了不少东西,包括一包君山茶,还有一对浏阳河酒,华国锋招呼他坐下,当即问道:“我们是老朋友,君子之交淡如水,你来干嘛还要带东西呢?”

而张鹤亭就一脸笑呵呵地回答:“我早已离休安度晚年了,一不争名,二不求利,我来老朋友叙旧,送点土产品,让你还记得在湖南的激情岁月。”

原来,两人最早相识于湖南。

1949年时,湖南和平解放,华国锋作为老解放区的年轻党员,被派到了湖南湘阴。

1951年,进入而立之年的华国锋又被派到了毛主席的家乡湘潭县。

彼时的湘潭县,因为多山区,公路很少,道路多是只能供独轮车走的羊肠小道,而华国锋到任后,为指导建立农村互助组,跑遍了湘潭县每个村子。

3年后,华国锋担任湘潭地委书记,成了湘潭地区的“父母官”。

也就在这时,他遇到了比自己小两岁的张鹤亭。

两人同为北方南下的青年干部,一个家在山西,一个家在河北,他们意气风发,朝气蓬勃,同样对工作饱含热情,誓要在湖南这片土地上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也正因此,志趣相投的两人搭档共事,很快就成为了亲密的同事和战友,为建设毛主席的家乡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1956年时,两人一同见到了毛主席,当时主席视察湖南,专列就停在长沙老火车站。

专列上,年纪最小的张鹤亭被主席安排坐在最右侧,年龄稍长的华国锋坐在左侧,对于主席的问题,张鹤亭对答如流,而华国锋作为湘潭“父母官”,更对地方蚊虫病防治了如指掌。

主席和大家一直聊到了很晚,兴头都很高。

也就在这一年,明显北方面孔,大高个,蓄平头,穿着一身半旧中山装的华国锋走进了毛主席的视野。

17岁参加革命有着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他,在任湘潭地区“父母官”的几年时间里,亲自下到基层,去走访调查,而后连续写成了三篇文章。

文章由表及里,对于提出的问题都给予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对全国都很有参考意义。

向来注重调查的毛主席当即被这文章所吸引,尤其文章调查的对象还是毛主席的家乡。

后来,毛主席在长沙见到了华国锋,留下来不错的印象,认定他是有德有才、老实厚道的干部。

同年,华国锋从湘潭调到了省城,而老搭档张鹤亭留在湘潭。

临走前,华国锋特意约见张鹤亭,和张鹤亭定下一个“约定”,“要使湘潭成为全国的榜样,让毛主席放心”。

而张鹤亭当时只一句:“老战友,老领导,我一定好好工作,绝不辜负重托!”

到省城后,华国锋干的还是老本行,有当时在湖南工作的年轻同志回忆起来,华国锋后来成为了湖南省委书记,言谈举止却还是像一个农村基层干部,他淳朴实在,没有一点官架子。

他所思所想,都是造福群众。

不久后,已经是省委书记的他亲自指挥了韶山灌区的修建工作。

这项工作,是新中国成立后湖南的一大手笔,更是湖南水利史上的传奇诗篇。

他一手组建了韶山灌区指挥部的领导班子,老搭档张鹤亭主管指挥部思想政治宣传工作。

1965年10月时,韶山灌区修建工作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已经修到了咽喉工程部位,就在这时,却突然出现了大面积塌方的情况。

工程负责人压力山大,事关全局,他当即请示了灌区工程总指挥部。

第二天清晨,一辆越野小汽车就停在了塌方现场,而从车上下来的不是别人,正是身为工程总指挥的华国锋。

他亲自考察了塌方现场的地面裂缝,又进到洞里看了看情况。

紧接着从塌方现场回来,当即就召开了一场集干部、民工以及全省精通隧道工程的专家们的座谈会。

会上,大家各抒己见,华国锋认真听着,时不时插话提问动员,最后,这场会直接从天亮开到了天黑。

散会后,华国锋又建议晚上继续分工种召开班组会议,充分发动群众。

最后,用时不到两天,指挥部做出了决定和方案,到第二年初春时,困难终被克服,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这期间,负责思想政治工作的张鹤亭,想了很多方法,支持和慰问负责灌区工作的十万民工,为冒着严寒和酷暑,劈山岭填沟谷的大家争取到了应有的鼓励和赞扬。

1971年初,华国锋调到了中央工作,这时他干的还是“老本行”,那便是协助周恩来总理主抓农业工作,为全国粮食生产保驾护航。

1975年时,张鹤亭去到北京学习,又见到了华国锋。

昔日的老同事再见面,两人都开心不已,不知不觉聊了很多。

华国锋当时提过希望张鹤亭也到北京工作,不过张鹤亭还是想留在湖南,于是这个话题不了了之。

后来张鹤亭回了湖南,在湖南,他默默关注着老领导的动向,包括对方担任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再到后来当上中央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

他深知,老领导身居要职,国事繁忙,已经不敢再去打扰。

于是自1975年后,两人几年没有再见一面。

不过,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老领导却没有忘记他。

1978年时,在党校学习“充电”的他却突然被中央机械工业部的项南副部长找去谈话。

原来,项南副部长要去福建任省委书记,想要他来接替自己的工作。

“为什么调我去呢?像我这样的人全国多着哩!”心直口快的张鹤亭直接将心底的疑惑问了出来。

后来,他才知道,自己调任中央机械部副部长,是老领导提名的。

1981年,老领导辞去身上职务,退居二线。

2002年9月,79岁的张鹤亭到了北京,又去了西皇城根老领导的家里。

自1997年那次提前打电话拜访后,华国锋已经交代了秘书,以后张鹤亭每次打电话过来,不用请示,就把他接来就行。

昔日老友重聚,两人年事已高,彼此都十分珍惜见面的机会。

也就是这一次,闲谈中,张鹤亭问起:“你后来为什么又不担任主席啦?”

华国锋才娓娓道来,他说:

“我兼职多,肩上的担子很重,我经常病,身体支持不过来,为了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1980年9月,在五届人大会议上我辞去了国务院总理职务。1981年6月,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辞去了中央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职务,改任中央副主席和中央政治局常委。1982年9月,在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上退出政治局……”

后来,两人又谈到了身体问题,华国锋知道张鹤亭的老毛病在眼睛,现在年纪越长,视力越差了,于是边问边劝:

“你的眼病在长沙治得怎么样?效果如果不好,赶紧到北京协和医院去治,你是正厅局级老局长,可住协和高干病房,把眼病彻底治好。”

张鹤亭闻言,心底涌上一丝暖流。

就这样,这对老友聊了很久,等到张鹤亭要离开时,华国锋的夫人韩芝俊还贴心地递给了张鹤亭一包北京果脯。

甜丝丝的果脯,显然不像张鹤亭的口味。

韩芝俊这才解释道:“老苏也82了,身体一直不大好,之后我和老苏估计也没法到湖南去看你们,请你把这包果脯带给你的夫人邹医师吧,你代我,向她问个好。”

张鹤亭接下果脯,离开北京回到了湖南,而这成为了他和华国锋的最后一次见面。

2007年秋,张鹤亭又想去看华国锋。

但是这一次,他却接到秘书回电说:“华国锋同志得了重病,不接见外人。”

电话另一端的张鹤亭闻讯,只能满怀担心地挂断电话,并默默祝愿着华老能够早日康复。

但尽管张鹤亭衷心祝愿着,也没能起到作用。

2008年8月20日,北京方面传来消息,华国锋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听闻噩耗的张鹤亭,顿时感觉眼前模糊潮湿,陷入到巨大的悲痛中去,许多湖南时期的峥嵘往事浮现眼前,他不得不接受昔日的老同事、老战友已经不在了的事实。

7年后,2013年7月28日,张鹤亭因病逝世。

回首往事,一代领袖人物和一位普通干部60年的交往早已画上了句号,而他们交往之中的深情厚谊以及他们为湖南,为全国人民做出的贡献将永远值得被称颂。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