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牙膏骗人的手段,别再被忽悠了!牙膏怎么选?

嘉慧浏览趣事 2025-01-28 01:37:56
广告背后的 “美白” 迷雾

在日常生活中,美白牙膏的广告铺天盖地。广告里常搭配牙膏使用前后的对比图,让消费者误以为只要用了,再黄再黑的牙齿都能瞬间变白。

但 2010 年发布的牙膏功效评价,明确指出牙膏功效范围仅包括防龋、抑制牙菌斑、减轻牙龈炎症和抗牙本质敏感,并不涉及美白功效。这说明广告宣传与实际功效存在差距,美白牙膏的 “美白” 效果,很可能是被夸大了。

着色剂营造的 “美白假象”

(一)色素的增白原理

有些美白牙膏使用后,牙齿会短暂变白,这是因为添加了着色剂。刷牙时,特定色素附着在牙齿表面,改变牙面光传导特性,营造出亮白效果。在美白牙膏成分表末尾,常见以 CI 打头的数字,这就是着色剂的索引号。比如 CI 77891 对应的二氧化钛、CI 77019 对应的云母、CI 42090 对应的食品蓝 2,以及美白牙膏常用的 CI 74160 对应的颜料蓝 15 。

(二)短暂效果与本质

虽然这些色素不会危害健康,但它们并不能真正美白牙齿,只是在短时间内让牙齿看起来变白。一旦进食或饮水,色素就可能脱离牙齿表面,使牙齿恢复原本颜色。可见,依靠着色剂美白牙齿,只是一种视觉上的假象,无法实现持久的美白。

清洁成分的美白 “有限力”

(一)摩擦剂的清洁与隐患

牙膏的主要成分之一是摩擦剂,它通过与牙齿的物理摩擦,清除牙齿表面的牙菌斑并抛光牙面。部分廉价美白牙膏使用碳酸钙作为摩擦剂,因其成本低、摩擦力强,能快速让牙齿表面污渍清除,看起来变白。但碳酸钙摩擦力过强,容易损伤牙齿表面的牙釉质,长期使用可能破坏牙齿的保护屏障,影响牙齿健康。

(二)温和摩擦剂的优势

相比之下,水合硅酸二、水合磷酸氢钙等成分作为摩擦剂的牙膏更为推荐。它们清洁力足够,能有效去除牙齿表面污垢,同时口感温和,对牙齿的磨损较小,在保障清洁效果的同时,减少了对牙齿的伤害,是更为安全可靠的选择。

(三)化学制剂的清洁范围

除摩擦剂外,部分牙膏厂商还会在美白牙膏中添加磷酸盐类、植酸盐类等化学制剂,它们能分解、软化色斑或络合牙垢中的金属离子,使色斑和牙垢脱离牙齿;过氧化物等氧化剂还能直接漂白色斑。然而,这些化学制剂和摩擦剂一样,只能清除牙齿表面由喝茶、喝咖啡、抽烟或食用有色食物留下的外源性着色。

美白牙膏的 “能力边界” 与口腔健康真谛

(一)对内源性着色的无力

对于因遗传疾病、年龄增长等因素导致的内源性着色,美白牙膏中的成分无能为力。内源性着色是牙齿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引起的,仅靠刷牙无法改变,只有通过专业的手术治疗等方法,才可能使牙齿恢复正常颜色。

(二)关注口腔健康才是关键

美白牙膏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牙齿的自然颜色,而人类牙齿天然就是淡黄色的,这并不代表牙齿不健康。比起追求不切实际的牙齿美白,日常注重口腔卫生,采用正确的刷牙方式,如巴氏刷牙法,保证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才是维护牙齿健康的正确做法。毕竟,健康的牙齿,才是绽放自信笑容的基础。

在追求美的道路上,对洁白牙齿的向往无可厚非,可美白牙膏显然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可靠途径。真正的口腔健康,涵盖坚固的牙齿、健康的牙龈以及清新的口气,这需要全方位的口腔护理。消费者应养成每日至少两次刷牙、使用牙线清洁牙缝,以及定期前往口腔医院检查的良好习惯。

此外,也不必因美白牙膏功效有限而感到沮丧,如今口腔医学发展迅速,专业的牙齿美白技术,如冷光美白、牙齿贴面等,能够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较为显著的美白效果。若想拥有亮白牙齿,不妨咨询专业牙医,选择科学、有效的方式。

将目光从美白牙膏上移开,关注口腔健康的本质,我们收获的不仅是一口健康的牙齿,更是由内而外散发的自信与活力。让我们以理性为指引,用科学的护理方法,守护好口腔健康这方小天地,拥抱更加灿烂美好的生活。

文章来源:科普中国

0 阅读:2

嘉慧浏览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