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否曾以为家中老人只是记性变差、容易忘事?但实际上,他们有可能正遭受着阿尔茨海默病的无情折磨。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这个隐匿在老年群体中的 “健康杀手”。
这里有一个简单的测试方法:请老人在10分钟内,独立完成一个钟表的绘制,并准确地标出指定时间。倘若出现任何差错,这都可能是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信号,务必提高警惕,及时带老人前往医院进行专业诊断。
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是一种典型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从轻度患病发展至中末期,一般病程为8至10年。患病老人会逐渐迷失自我,忘却自己的身份、所处的位置以及原本的计划,甚至连回家的路都无法辨认。

全球范围内,每3 秒钟就会新增一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仅在中国,就有约983万老人深陷其中。每年50万起老人走失案件中,高达70%的比例是由阿尔茨海默病导致。而令人痛心的是,目前这些老人被治愈的希望极其渺茫。
疾病初期,症状或许并不起眼,可能只是做饭时忘记放盐,出门时遗漏钥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奇怪的健忘症状愈发频繁。老人可能会反复讲述几十年前的往事,却对刚刚发生的事情或刚刚问过的问题,转瞬即忘。
再后来,即使面对朝夕相伴、最为熟悉的亲人,也会感到陌生。到了疾病后期,老人甚至会丧失基本的生活能力,如走路、吃饭,在无人协助的情况下,连坐起、抬头这类简单动作都难以完成,生活完全无法自理。

自阿尔茨海默病初次闯入世人视野,三十余载已然流逝,可它的发病成因犹如隐藏在重重迷雾之中,依旧晦涩不明。就在不久前,《自然》杂志刊载的一篇有关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的论文,竟深陷学术造假的漩涡。这一事件,恰似一记沉重的铁锤,让原本就荆棘满途、艰难推进的相关研究工作,再度坠入举步维艰的困境深渊。
在当下的医学范畴内,仍旧未能探寻到能够有效根治阿尔茨海默病的诊疗手段。现有的药物,也仅仅只能起到暂时延缓症状发展的作用,宛如在汹涌的疾病浪潮中,筑起一道脆弱的、暂时抵挡冲击的堤坝。
当患者的病情无情地迈入重症阶段,他们便如同失去自理能力的孩童,只能完全依赖他人无微不至的悉心照料。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家庭里,高达80%的照顾者被迫成为时刻坚守岗位的 “守护者”,他们时刻警惕,不敢有丝毫懈怠,时刻守护在老人身旁。

而令人心酸的是,超过六成的照顾者,在漫长看不到尽头的照料过程中,由于迟迟看不到治愈的曙光,心灵承受着难以用言语形容、超乎想象的巨大心理压力。他们在疲惫与绝望中苦苦支撑,却依旧不离不弃。
依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所获取的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已高达2.6亿之多,在全国总人口中占据了18.7%的比重。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在60岁以上的人群里,年龄每增加5岁,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便会陡然攀升1.85 倍。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如潮水般持续、不断地加深,按照当前的趋势预估,到2050年,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数量极有可能如火箭般飙升至2800万。这一庞大且不断增长的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的沉重负担与心酸泪水,警示着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一严峻的社会健康问题。

然而当下的现实状况,远比我们想象中更为令人忧心忡忡。目前阿尔茨海默病的实际受诊人数,与真实的病患数量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犹如天渊之别。许多老人,或是由于对这一疾病的认知严重匮乏,或是出于内心的倔强与逞强,生怕自己的问题给家人带来沉重的负担与无尽的麻烦,因而选择对自身出现的症状视而不见,默默忍受。
最新的权威调查结果显示,在那些已经察觉到自身出现早期症状的人群中,主动前往医院寻求专业诊断与治疗的比例,竟低至令人咋舌的12.9%。
大多数人仍然深陷错误认知的泥沼,想当然地觉得健忘不过是老年人再正常不过的生理现象,从而在疾病初期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直至病情无情地发展到中重度阶段,才如梦初醒,想到要去医院就医,可此时早已错失了治疗的黄金时机,追悔莫及。
实际上,早发型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往往在四五十岁的壮年时期,便可能出现相关症状。这些细微却不容忽视的征兆,正是疾病发出的早期预警信号,倘若我们能够敏锐捕捉,或许就能为患者争取到宝贵的治疗时间。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守护家人的健康,在此,我们为大家详细梳理并列出了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10大典型迹象。强烈建议大家即刻留存,或是将其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一旦发现家中长辈出现这些症状,务必争分夺秒,及时带他们前往医院的老年病科、神经内科、记忆门诊,亦或是精神卫生专科医院,进行全面、专业的诊断。

倘若家族中有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史,那么前往医院进行相关致病基因的排查,就显得尤为关键。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提前了解潜在的患病风险,更能为后续的预防与治疗,提供至关重要的科学依据。
最后如果家人不幸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请一定为他们佩戴上防止走失的黄手环,并在上面清晰地附上老人的姓名、家庭住址以及亲人的联系方式。随着病情的逐步发展,终有一天,他们可能会变得如同3岁孩童般懵懂无知,记忆缺失。
但请大家始终铭记,在他们的生命历程中,曾给予我们无尽的爱与耐心,教会我们如何吃饭、如何走路,陪伴我们一步步成长。如今,轮到我们以同样的耐心与爱心,去温暖他们逐渐黯淡的世界。多给予他们赞美,多给予他们鼓励,让他们在疾病的阴霾下,依然能感受到家人的关爱与支持,让这份爱,成为他们生命中最温暖的阳光。
文本来源@36氪 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