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要小看英国人的前瞻性,为何选择背刺美国,拥抱中国?

慧言说个史 2025-01-25 04:42:02

2024第N种回顾方式

引言

国际舞台之上,总有部分国家宛如变色龙一般,能依据环境的更迭而迅速调整自身立场。

英国就很喜欢“变脸”,前一秒可能还跟在美国后面摇旗呐喊,下一秒可能就转向中国。

于是一场“背刺”美国、“拥抱”中国的戏码就此上演。

此前,英国财政大臣紧急访华,中英经济财金对话得以重启。随之,多达69项的合作成果纷至沓来。

英国此番“举措”,究竟是出自真心,亦或别有用心?

英国的战略转向

顶着一头标志性金发、推特治国的特朗普,终于重返政治舞台中央了。

这位行事风格特立独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美国总统,对中国的态度全球皆知,就一个字:硬。

他尤为热衷向盟友施压,动辄祭出“美国优先”的大旗,令其他国家苦不堪言。

比如英国就犯难,一直以来它都把美国当大哥,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美其名曰“特殊关系”。

美国稍有异动,英国都会胆战心惊,然此次情形却有所不同。

特朗普的回归,英国开始认真思忖自身的未来了,毕竟追随一个反复无常的国家风险过高。

特朗普在位期间,退出《巴黎协定》等国际组织,还威胁要削减北约的军事开支,这些举动都让盟友们感到失望。

一个动不动就“退群毁约”、一会儿一个政策的国家,谁能指望会一直保护身后的国家?

于是,英国深谋远虑,未雨绸缪,欲为自身留下一条后路,而中国便被其选定为这条后路。

和中国搞好关系,不仅可以对冲美国带来的不确定性,还能为英国脱欧后的经济复苏注入新的活力。

可谓一举两得。

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扩大贸易往来,吸引中国投资,这些都是英国迫切需要的。

所以当特朗普的回归给英美“特殊关系”蒙上阴影时,英国迅速调整了自己的战略方向,开始主动向中国示好。

这与其说是“背刺”美国,不如说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经济驱动下的务实选择

而且英国在脱欧之前,各方面多少还能享受一些“兄弟姐妹”的照顾。

市场广阔贸易便利,如今单飞了,才发现外面的世界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

在选择离开欧盟后的英国经济增长明显乏力,各种经济数据都不太好看。

2021年全国GDP增长率仅为7.5%,市场随之出现萎缩迹象,贸易壁垒也日益增多,这诸多状况令企业苦不堪言。

以前可以自由出入欧盟市场,现在各种手续、关税都成了阻碍,成本增加了不少,竞争力也下降了。

中国拥有14亿人口,消费能力不断攀升。如此庞大的市场宛如一块巨型蛋糕,谁不想从中分得一杯羹呢?

中国拥有强大的制造能力,各类商品几乎皆可于中国觅得,并且价格亲民。

英国的很多企业都依赖中国供应链,离开了中国制造,他们的日子可不好过,再加上在政治领域,中国地位逐渐升高。

所以对英国来说,和中国加强合作,绝对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情。

中国可以为英国提供广阔的市场、强大的供应链和宝贵的国际合作机会,帮助英国摆脱“脱欧”后的困境,重振经济。

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成果丰硕,双方确定合作事宜,达成69项成果,广泛涵盖贸易、投资、金融等诸多领域。

这些合作全都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从中英经贸联委会的重启,到共同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各项合作皆蕴含着无限潜力,此乃中英关系即将迎来新发展机遇的昭示。

英国深知和中国加强合作,不仅能够提振经济,还能提升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局势下,与中国这样的大国保持良好关系,是明智之举。

中英合作的机遇

英国和中国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强国,一个新兴社会主义大国,看似背景迥异,却能在许多领域碰撞出精彩的火花。

伦敦金融城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地位举足轻重,英国的金融服务业相当发达,经验丰富,在全球金融市场上拥有强大的话语权。

此外,英国在高科技领域,尤其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方面实力颇为雄厚。

其拥有世界一流的大学与科研机构,不断输出创新成果。

双方强强联手优势互补,可以创造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比如英国的金融机构可以帮助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进行海外融资。

英国的高科技公司可以和中国企业合作,把先进技术转化为产品,推向中国市场。

英国的高端制造业可以利用中国的产业链优势,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英国的尖端技术与中国的庞大市场相结合,会产生多么巨大的能量,这可不是简单的合作,而是一场双赢的盛宴。

当然,合作绝非全然一帆风顺。

毕竟,两国之间存在文化差异,亦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这都需要双方审慎对待、妥善处理。

更重要的是,美国也一直对中英合作虎视眈眈,美国一直把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自然不希望看到英国和中国走得太近。

美国可能会通过各种手段,比如施加政治压力、限制技术出口、挑拨离间等等,来干扰中英合作。

所以英国在处理与中国的关系时,也得小心谨慎。

既要抓住与中国合作的机遇,充分利用中国市场的优势,也要避免踩到美国的“红线”,以免引火烧身。

盟友关系的微妙变化

其实,回首英美往昔之关系,数百年来,两国于各个领域皆保持着密切合作,称其为“特殊关系”实不为过。

从两次世界大战并肩作战,到冷战时期共同对抗苏联。

再到如今在国际事务中相互协调,英美两国一直是彼此最坚定的盟友。

但如今英国开始主动向中国示好,寻求新的合作伙伴。

这必然会令美国略感不悦,其权威遭受挑战,心中自是难免有些怏怏。

美国会作何反应?这一切皆为未知。

然而,有一点确凿无疑,那便是美国绝不会袖手旁观。

美国可能会采取一些措施,比如施加外交压力,限制情报共享,甚至在贸易和投资方面设置障碍,来“惩罚”英国。

怎么既不得罪美国,又能抓住新机遇,这考验着英国的政治智慧。

之前英国的工业联合会主席就曾经说过,是必须和中国建立关系的。

他还说如果把中国和美国两个大国比作是500磅重的大猩猩,那么英国只要当一个小一点的动物,能灵活在两个国家中间就可以了。

这句话足以证明英国想要在中美之间生存的愿望。

这也显示出了英国人的前瞻性,在特朗普正式上台之前就把自己的目标和位置想好了。

结语

所以英国这波操作,与其说是“背刺”美国,不如说是“精打细算”的务实选择。

当然英国的如意算盘能不能打响,还有待时间检验。

中英合作的道路上还是会有很多阻碍的,其中也包括美国虎视眈眈的目光。

这些都是英国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怎么在合作与竞争中寻求平衡,对英国来说是一场持久而微妙的考验。

点击,就可以看到榜单,阅读更多深度好文章。

参考资料:

1、环球网——2025-01-13——外交部:中英经济财金对话达成69项成果

2、观察者网——2025-01-09——“中美像两只大猩猩,我们英国可以当两者间的小型动物”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