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N种回顾方式
1964年,开国中将王近山的人生跌入低谷,这一年他被调往河南的一个农场任职。
临行之时,有一柔弱女子前来找寻他,略加思忖后,王近山决然携女子共赴农场生活。
之后,因时势,再加上周围人举荐,王近山被顺利调回了南京军区。
和他一起回来的,还有当时的那名女子。
时,二人已然喜结良缘,且育有一双儿女,阖家幸福美满。
反观他的发妻韩秀兰却孤身一人,很是寂寥。
熟知全部真相的人不怒,反而很是替王近山高兴。
“王近山做得对,他就应该这么做。”
王近山与发妻
民众为什么要这么说?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
1、往昔峥嵘王近山,因打仗勇猛,被人称为“王疯子”。
1915年10月,王近山出生于湖北黄安县的一个农民家庭。
王近山的父母早逝,为活下去,8岁那年,他便给人放起了牛。
寄人篱下的日子,王近山受尽了白眼。
为人打工到底不是长久之计,受尽剥削不说,时常还会有生命危险,毫无人格尊严可言。
为此,找到一个可靠的平台,练就一门过硬的技术才是长久之计。
如此,在接触到中国工农红军,惊觉中国工农红军“一心为民”的思想和自己“一心为百姓而战,赶走侵略者”的思想完全相符后。
简单思索一番后,王近山毅然加入了其中。
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后,王近山本想凭借着自己的努力,闯出一片独属于自己的天地,赶走侵略者,还百姓一片蓝天。
不想,之后的路远比他想象中难走。
刚开始,一切还算顺利。
得益于自己吃苦耐劳,善于分析形势,上级赏识他胆识有佳,很快,王近山便从一名转任为了一名通讯员。
在通讯员的岗位上,王近山兢兢业业地工作着。
直到一场恶斗发生。
1930年,一次,王近山外出执行任务,路上无意间碰上了一名国民党士兵。
二人互不服气,当即厮打了起来。
王近山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用牙咬对方,用脚踹对方,奈何,对方也不是吃素的。
厮打期间,二人一个趔趄,双双摔下了悬崖。
惊魂未定之际,王近山开始审视当下的局势。
只见,国民党士兵当场殒命,而王近山或许是命不该绝,仅仅头被石头撞破一个口子,并无性命之忧。
事情传开后,战士们钦佩他勇气过人,称其“王疯子”。
自此,“王疯子”这一称号便在部队里流传开来,而它的主人正是王近山。
殊不知,失去的同时,也在得到,经此一战,王近山在部队内一举成名。
此后,王近山凭借其卓异非凡的能力,一路擢升,连续担任多个职位,最终荣升为排长。
1932年,王近山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自己最初的心愿已达成,但王近山却远没有想象中那么欣喜。
2、死里逃生中国共产党的路是打出来的,百姓的一片天也是打出来的,王近山明确,之后的路远比他想象中难走。
果不如然,之后所发生的一切远远超出了他所料。
王近山常常身先士卒,率领战士们奋勇冲锋,他英勇无畏、骁勇善战,在战场上屡建奇功,功勋卓著。
殊不知,人们只能看到其登顶时的荣耀,却不见其背后经历的辛酸。
一次,王近山接到上级急令,带领部队即刻向日军发起反攻,以助其他部队顺利撤退。
接到命令的王近山随即出发,向日军发起了有力反击。
但碍于日军装备齐全,人数众多,纵使王近山指挥有力,但始终无法扭转我军节节败退的颓势。
焦急的同时,王近山仍在奋力迎战。
就在其全力迎战之际,倏然间,王近山惊觉,胸口一震,低头一看,他的胸口正突突往外冒着血。
原来是他的胸部中弹了,因伤口过深,王近山当即陷入了昏迷。
战士们见其生命垂危,立即走上前去,准备将其抬下战场,接受治疗。
“幸亏当时我没有被抬下去。”
回忆起当年的那一幕,王近山后怕道。
原来,王近山一倒下去,战士们便都慌了神,部队瞬时军心混乱,士气严重受挫。
好在总指挥徐向前及时出现,大喊了三声王近山。
王近山倏然惊醒,强撑着身体从担架上下来,继续投入了指挥中,直到其头部被子弹击中,才彻底倒了下去。
得益于王近山指挥得当,最终,该次战斗取得大捷。
王近山也因福大命大,经积极救治,脱离了生命危险。
而后类似于这样的战斗,王近山参加过无数次。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王近山数次穿梭在枪林弹雨中,为国家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也获得了无数勋章。
每每提及自己的抗战岁月,王近山都颇感自豪。
殊不知,万事难两全,相较于自己光辉的战斗岁月,王近山的婚姻生活却并没有那么顺遂。
3、嫌隙渐生战争时期,王近山和一个名叫韩秀兰的女子相识。
相互接触中,王近山惊觉韩秀兰知书达理,志趣高昂,对其渐生情愫,韩秀兰则也被王近山的杀伐果断,英雄气概所吸引。
顺理成章地,随后二人喜结连理,成为了夫妻。起初,一切都很美好。
王近山主外,韩秀兰主内,一家人生活得其乐融融,好不幸福美满,直到他们的第六个孩子出生。
第六个孩子出生之际,正是抗美援朝取得伟大胜利之时,为纪念这次历程,王近山为其取名为王援援。
就在一家人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中时,倏然间,王近山宣布了一个决定,要将这个孩子送给他的司机朱铁民。
原来,朱铁民身为他的司机,伴其穿梭于枪林弹雨之间,数度舍生忘死以护其周全。
王近山感恩其救命之恩,便决定将王援援送给彼时尚无子嗣的朱铁民,妻子韩秀兰自是不同意这一决定。
奈何,王近山心意已决,之后,不论王近山怎么求情,王近山都不为所动。
韩秀兰崩溃欲裂,却又无可奈何,只是,事情容易过去,心结难解开。
也正是因着这件事,韩秀兰对王近山渐生怨怼,之后,不论王近山做什么,韩秀兰都会挑他的毛病。
王近山喜欢跳舞,在这之前总是和韩秀兰共赴舞池。
经此一事,韩秀兰自是不会再当其舞伴。
或为监视王近山,又或为试探王近山,韩秀兰便将自己的妹妹韩秀荣接到自己家,让其当王近山的舞伴。
心思豪放的王近山自是不会想太多,与韩秀荣相处甚是愉快。
丈夫和自己的妹妹走得这么近,韩秀兰自是忍受不了丝毫。
从最初的猜疑,到恶语相向,再到最后的上访投诉,举报二人的“不轨”行为,韩秀兰将一个怨妇能做的事,做了个遍。
事情闹到如此地步,上级自是不能不管。
为以儆效尤,给众人一个交代,上级将韩秀荣发配到了内蒙古。
而王近山被开除党籍,撤销职务,调至河南周口的一个农场担任副场长。
临行前,王近山的前勤务员黄慎荣找上了他,表示她想和王近山一起去农场。
王近山拗不过黄慎荣的执意坚持,无奈之下,只得点头应允。
在农场的日子里,二人互相扶持,王近山身体不好,黄慎荣便像照顾小孩子一样,细心照顾着他。
王近山 后排右一
王近山被黄慎荣的善良所感动,1964年,二人在合农场领了取了结婚证,结为了夫妇。
在之后的日子里,哪怕日子再苦,黄慎荣始终没有怨言,上山拾柴,下河挑水,黄慎荣统统不在话下。
婚后,黄慎荣为其生育了一儿一女。
王近山 左
一双儿女给了王近山活下去的动力,往后,王近山努力工作,并一直在寻找能够调回的机会。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得益于其工作努力,再加上老战友,时任南京军区装甲兵司令的肖永银的多次举荐。
1953年,王近山被成功调回南京军区,担任副参谋长。
王近山被调回,周围人见其已再婚,不怒,反而很是替其高兴,直言王近山做得对。
在周围人看来,在那样的艰苦条件下,黄慎荣能始终如一对待王近山,实属不易。
二人喜结连理,应该也理所应当。
回到工作岗位后,王近山拿出先于之前数百倍的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着,直到其退休。
1978年5月10日,王近山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享年63岁,走完了他辉煌又壮烈的一生。
王近山去世后,悲痛于当下的同时,黄慎荣努力承担起了抚养两个孩子的重任。
因没有稳定的工作,平日里,黄慎荣只能靠积蓄生活。
后来幸得向守志将军帮助,黄慎荣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一家人的日子才逐渐好了起来。
感恩上级厚待的同时,黄慎荣坚信,只要她不倒,就没有人能将她打倒,而她确实也是这么做的。
在之后的日子里,无论日子再难,她都没有抱怨过半句。
只是带着两个孩子一昧地往前走,践行着她当初对王近山许下的承诺。
点击,就可以看到榜单,阅读更多深度好文章。
参考资料:
1、一代战将王近山的曲折人生——《中州今古》 2003年第4期63-69,共7页
2、“疯子”将军王近山的婚恋悲剧——《档案与社会》 2013年第4期32-35,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