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项羽,人们印象最深的就是项王与虞姬兼具风云气和儿女情的诀别,面对四面楚歌的绝境,一首“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将“西楚霸王”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大浪淘沙,即使千年已过,如今读来仍使人为之动容。
关于项羽之死,流传千古的乌江自刎之说几乎无人怀疑,人们很少思考这一传说的真实性。
但实际上,项羽很可能并非死于乌江,今天即结合《史记》和其他文献典籍、调查资料,一探项羽之死。
一、《项羽本纪》相关记载了解项羽之死,首先要回归最原始的记录,也就是司马迁的《史记》,据《项羽本纪》记载:
当时项羽的军队在垓下修营筑垒,士兵余下的很少,粮食也快没有了,刘邦和各个诸侯的军队将他包围了好几层。
入夜,项王在帐中听到汉军高唱楚地的歌,即所谓的“四面楚歌”,项王非常吃惊,问:“难不成汉已将楚地全数掠夺?汉军怎会如此之多?”项王担忧,难以入睡,便连夜起来饮酒。
项王身边有位美人,名叫虞,很得宠爱,一直跟随项羽身边;项羽还有一匹陪伴他很久骏马,即乌骓马。
面对四面楚歌的绝境,项王悲慨不已,作诗吟唱道:
“力量大到能拔起山峰啊,英雄气概世上无人能及,时运不济啊乌骓马已不能再一往无前闯荡!乌骓马呀怎么办才好,虞姬呀我该怎么将你安排妥善?”
项王高歌数次,虞姬伤心不已,在一旁和声。项羽唱到伤心处多次流下泪来,陪伴左右的侍者仆人听了没有不难过的,纷纷泪流不止。
项王骑上乌骓马,带着仅剩的八百多兵士连夜突围,天快亮的时候汉军才发觉,于是派灌婴带着骑兵五千人前往追赶项羽的军队。
渡过淮河的时候,项王身边只剩下一百多人了,到达阴陵项王迷路,农夫骗他向左,军队陷入大沼泽减缓了行程,于是被汉军追赶上。
项王又带着壮士们向东而逃,到东城时只剩二十八人,这时有几千汉军追赶上来。
项王感到自己这次无法脱逃了,对剩下的骑兵说:“我带兵打仗已有八年之久,所经历的战事有七十多次,敌人没有不被打败投降的,我从未失败,也因此称霸天下。
可此时此境,这是上天要我灭亡,不是我作战方法有错啊。
今日我决意战死,给各位打一场痛快仗,打胜三次助各位突围,砍到汉军的旌旗,让所有人知道这是上天要灭亡我,绝不是作战的不对!”
于是项王将剩下的二十八骑兵分为四队,面向四方,面对汉军的强势包围,项王临危不乱,令骑兵冲到约定之处集合,自己冲向汉军。
随着项王一声高喝便有一名汉将应声而倒,赤泉侯想追赶项王,被瞠目呵斥,吓退。项王与骑兵汇合,再次冲锋陷阵,斩杀汉军百八十人,折损的骑兵仅二人。
对此绝境,项王想东渡乌江,乌江亭长已撑船等候了,对项王说:
“江东虽然是小地方,但土地方圆也有一千里,民众几十万人,称王也足够啦!大王快快渡江,现在只有我有船,就算汉军追到这里也过不去!”
项王说:
“上天要我灭亡,我再渡乌江又有何用!当年率江东子弟八千出征,而今无人回还,即使江东父老怜爱拥立我为王,我有何脸面再去见他们?我心中有愧啊!我知道您为人忠诚厚道,这匹乌骓马随我征战多年,就送与您吧!”
项羽与骑兵下马,与追兵交战,项王所向披靡,以一人之力杀掉汉军数百,身上负伤严重。
在刀光剑影中项王看到老相识吕马童,吕马童将项羽指给王翳,项王说:“听说汉王用千斤万户悬赏我,就将好处送你吧!”于是自刎而死。
当时汉军争相踩踏抢夺项羽的尸体,为此死伤几十人。项羽死后,刘邦想屠鲁城,看到他们为君主不惜一死,就将项王的头给鲁人看,这才悲痛投降。
二、《史记》的矛盾之处《项羽本纪》中明显记录项羽身死乌江,但在《史记》的其他篇目中却并非如此。
《高祖本纪》中提到垓下之战项羽大败后被灌婴追杀死于东城;《樊郦滕灌列传》中所记载的项羽也是亡于东城;《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同提到赤泉、杨武、王周等人斩杀项羽,与《项羽本纪》中的乌江自刎之说有所不同。
除此之外,《汉书》、《资治通鉴》、《通鉴纪事本末》等书记载都与《史记》相同,在此就主以《史记》作为分析依据。
司马迁在《项羽本纪》最后的论赞中也提到“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这与前文中叙述项羽在乌江自刎显然矛盾。
我们都知道《史记》塑造人物常用的“互见法”,关于项羽之死除本纪中提到外,其他人传记也有涉及。
纵观整部《史记》提起乌江自刎的却只有本纪中的两句话,其余都是说项羽被斩杀在东城,未提乌江,也无自刎。
除这点矛盾外,《本纪》当中还存在不合理之处。当时项羽被农夫指错路,困在东城后已“自度不得脱”,说明此时项王在东城困死,不可能冲出重围了。
司马迁在这里其实就是告诉读者事实,当时项王所处的地理环境,再加上其他传、表中对项羽死亡地点的强调,可说项羽死在东城是确定无疑。
此外,本纪有言“项王乃欲东渡乌江”,“欲”是“想”的意思,说项王有这个意愿而不是说他现在已经人在乌江了。
其次“东渡”即“向东而渡”,说明乌江在东城的东面,据相关资料东城和乌江之间的距离有240华里,如果说项羽已经到了乌江江边那就是立刻上船而不是“欲东渡”了。
若是项王千里迢迢已赶到乌江,那他还考虑什么?所以此时项王并未到达乌江,还远在东城。
但根据司马迁的记载,后面却一下转到乌江亭长。退一万步讲,假设项王现在已到达乌江。
前文说的他自己想渡,但面对乌江亭长撑好的船却以一句“天要亡我”拒绝了,好像前面不是他自己想渡的一样,难不成舟车劳顿快马加鞭赶到乌江就是为了在这自杀?
“乌江亭长檥船待”也会让人产生错觉,这位船夫已在渡口了,但实际上项羽此时还在东城,船夫怎会带着船跑到240里外的东城接项羽呢?
三、《史记》出现矛盾的原因对待文献资料还是历史记录,我们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面对《史记》中前后矛盾的记载,让人不得不怀疑司马迁在纪实时是否出现纰漏。
其实很早以前就有人指出《史记》当中存在的矛盾纰漏处,如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就提到司马迁“记录秦汉之时的事情非常详尽,但是采用经籍传说,将各家事情分散记录,当中有不少疏漏矛盾之处”。
六朝时宋裴骃《史记集解序》中对班固的说法深表认同,近代学者李长之也推测,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录根据已有的材料典籍数量,远远超过自己摸索得来,他记叙之时文风不一,所记史实偶尔出现矛盾也不足为怪。
由此可见,从古至今,司马迁的纰漏一直有人注意,但仍是少数人,没有引起重视,也没有大范围传播,所以“乌江自刎”之说便流传至今了。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班固最早指出,司马迁的《史记》是根据《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等史书典籍,这些书中不可能每个事件的记录都一样,所以出现疏漏和矛盾。
司马贞也说司马迁所参考的史学典籍很多,再加上诸子百家的著作,所以一国一家一人之事难以详细研究。
李长之说得更为具体,司马迁所著《史记》的素材来源无外乎国家档案、现成书籍、父亲旧稿、实际见闻、自身推断,五者结合,因此偶尔出现疏漏不足为奇。
前文提到司马迁所引用的史书典籍很多,其中《楚汉春秋》最甚。
《楚汉春秋》是与刘邦同时的陆贾所作,现今《楚汉春秋》原书已佚,仅有片段录于《丛书集成续编》与《新语校注》附录中,书中有不少语句与《史记·项羽本纪》重合。
如“亚父碎玉斗”、“美人和项羽歌”等,另有不少语句见于《高祖本纪》,可见《史记》采《楚汉春秋》的内容是很多的。
现存的《楚汉春秋》还保有虞姬的和歌,但不见于《项羽本纪》了。
可惜《楚汉春秋》“垓下之围”后的内容全数断缺,但陆贾与刘邦同时所以《楚汉春秋》中不可能没有记录项羽之死的内容,这是刘邦最痛快的事,陆贾怎么可能偏偏不记录?
因此“垓下之围”的文字也很可能来自《楚汉春秋》,当中的纰漏矛盾或源于此,但如今我们也仅能臆测了。
结语由此观之,项羽死在东城并非乌江,或许是司马迁描绘的场景太过深入人心,或许是人们想增添项羽之死的传奇色彩,所以这段经典的“乌江自刎”便流传至今,更成为人们认定的史实了。
无论如何,我们对待历史一定要敢于质疑,即使是周围人都认定的事实,发现矛盾之处时也不能忽视,这样才能最接近历史的真相。
什么叫带着仅剩的八百人,是十万人,但是项羽抛弃大军带着五百人偷偷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