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自称吴王,却为何以大明为国号,四大名著早已揭秘?

绿野萍踪文化行 2024-08-29 13:44:45

明史研究中,有一道迷题一直困扰史学家,也广为史学爱好者所关注。这个谜题就是:朱元璋自称吴国公、吴王,为什么以“大明”为国号。或者说,朱元璋为什么以“大明”为国号。

其实,朱元璋这个“天机”早就被四大名著点破。而四大名著中有关“大明”的来历不是作者无根无据的猜测,也不是来自野史的传闻,而是依据的《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

朱元璋自称吴王,最初的国号就是“吴”

《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记载,丙申年(1355年,至正十五年)三月,朱元璋攻占集庆(金陵),并以此地为今后的大明都城。“秋七月己卯朔,诸将奉上为吴国公。”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正月初一,李善长、徐达等“奉上为吴王”。朱元璋假意推让了一番,“群臣固请不已,乃即吴王位”。朱元璋称吴王是甲辰年,癸卯年九月,张士诚称吴王。也就是说,张士诚先于朱元璋称吴王。一时两个吴王并立,史称东吴、西吴。朱元璋占据金陵,因汉末三分孙权之故而称东吴,张士诚占据姑苏,称西吴。

但是,若以称吴王先后,张士诚为先,朱元璋在后。这么说来,朱元璋岂不是邯郸学步?大明太祖自诩比肩五帝,绝不会步张士诚之尘,称吴王就是为了以“大明”为国号。

丙午年(1366年)十二月十二日(己未),群臣上言:“一代之兴,必有一代之制作。今新城既建,宫阙制度,亦宜早定。”上以国之所重,莫先庙社,遂定议以明年为吴元年,命有司营建庙社,立宫室。”

上述史料表明,朱元璋最初定下的国号就是“吴”。所以,按照历朝惯例先做吴国公,再升吴王,在吴王位置上坐了两年,就准备登基称帝,年号是“吴元年”。吴元年,即“吴”元年,朱元璋定的国号就是“吴”。

但是,“吴元年”只存在了一年,这一年的十二月,“中书左相国李善长率礼官以即位礼仪进”。洪武元年(1368年)春正月初四,“上祀天地于南郊,即皇帝位,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

这则史料表明,“吴元年”是朱元璋建大明的预备年,择地作新宫、议定登基礼仪以及册封皇后、太子礼仪等都在这一年完成,就等新年正式实施了。同样,“大明”国号也应当是在这一年最终议定的。

《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洪武元年正月初四这天的记载,国号、年号应当同时确定,或者说先有国号再定年号。所以,吴元年十二月“遂定议以明年为吴元年”这句话必定还有一个前置语,那就是“定有天下之号曰大吴”。但是,为何在吴元年中,大吴变成了大明呢?

其中的原因可能很复杂,但是,从朱元璋占据宝志禅师莹穴,以梅花山为案山的历史来看,恐怕是朱元璋“弃吴从明”的真正原因所在。

梅花山是东吴孙权陵墓,案山即陵墓之门户,朱元璋择此以为百年之地,意思是东吴孙权只配做他的“蒋门神”。蒋即蒋山,也就是钟山,南京因钟山得名,古称蒋州。孙权生于光和五年(182年)农历壬戌年,属狗,《西游记》因此写了个“倒门猃”,是看门狗的意思。

朱元璋称“吴王”,没想到因张士诚而被当时称为东吴王,岂不就是孙权?朱元璋是不甘心做偏安一隅的东吴王,而是要做要做天下之主的皇帝,怎么看得起孙权?所以,“大明”国号是“有天下”的国号,朱元璋绝不会做偏安皇帝。因此,在吴元年灭掉张士诚、方国珍之后,朱元璋看到了“有天下”的大势,也就放弃了“吴”国号。这其中,自然少不了李善长、朱升这类的谋士建言。

但是,称东吴王建“吴元年”是既成事实,怎么办呢?最佳手段莫过于隐去这段历史,于是,《明实录》中就抹掉了“吴”,只留下不合规制的“定议以明年为吴元年”。没有国号,哪里来的年号?况且,“吴王”怎么能建国号呢?

虽然没有以“吴”为国号,但是,朱元璋并没有放弃“吴”这段荣耀家史,大明国号就出自“吴”。甚至可以说,大吴即大明。

吴元年即祝融元年,也就是大明元年

《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记载:“(大明太祖)出自帝颛顼之后,周武王封其苗裔于邾。春秋时,子孙去邑为朱氏”。这段记载,就隐含了朱元璋称吴王,建“吴”年号,以及以“大明”为国号的全部机密。

《史记·楚世家》中说:“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

《明实录》中所说的大明家史,就出自《史记·楚世家》。“大明”国号的来历,也是宗于太史公的这段楚国历史的记载。

颛顼帝是三皇五帝之一,仅次于其祖父黄帝排在第二位。颛顼帝是姬姓高阳氏,因此,周武王姬发在封建诸侯时大封姬氏同姓,颛顼帝的后代就被封在了邾,也就是邾国。春秋时,因帮助齐桓公称霸,得齐桓公奏请周天子而封子爵,邾国也就别称为邾子国。

邾子国第一代国君是曹侠,也叫曹挟,因其子孙以邑为姓而改姓朱,所以,后世又称其为邾挟(侠)。曹侠,是陆终第五子曹安(晏安)的后代,而陆终则是吴回之子。也就是说,大明朱姓的先祖是吴回祝融。

颛顼帝的两个重孙重黎、吴回都是火正,因火“能光融天下”,高辛氏帝喾就命名为“祝融”。三国东吴人虞翻专门解读了祝融:祝,大。融,明也。唐朝孔颖达注疏《左传·昭五年》:“明夷之谦,明而未融。”这句话时,专门解释了“融”:“融是大明,故为朗也。”

朱元璋自称吴国公、吴王,这个“吴”与东吴、西吴无关,而是以祝融自居以建“大明”,大明国号就出自“祝融”。要以祝融自居,那就得先做“火正”,所以,《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中就借鉴《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朱温出世的典故,为朱元璋出世虚构了这样一段神话:“明日,上生,红光满室,时元天历元年戊辰九月十八日子丑也。自后,夜数有光,邻里遥见,惊以为火,皆奔救,至则无有,人咸异之。”

(附《旧五代史》朱温出世的记载:是夕,所居庐舍之上有赤气上腾。里人望之,皆惊奔而来,曰:“硃家火发矣!”及至,则庐舍俨然。既入,邻人以诞孩告,众咸异之。)

朱元璋称吴国公、吴王,建“吴”年号,其实是自称祝融。祝融即大明,因此,吴元年即大明元年。如以此看大明历史,那就得从1367年的吴元年算起。

吴回是继重黎之后第二位祝融,朱元璋为何不以重黎自称呢?应当有两个原因。其一,以“吴”惑众,不把自己置于群雄针对的对象,若是早早称帝就将招致群起而攻之的后果。因而采纳了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足足在吴国公的位置上坐了十三年,至群雄覆灭,便以“吴元年”立国称帝。下一步,就是北征以灭大元,建“有天下”之大明。

其二,就是《史记·楚世家》中说的“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重黎被斩,这样的祝融岂能长久?朱元璋是“濠之钟离东乡人也”,十分忌讳重黎(钟离),称帝之后,改钟离县为中立县,又改为临淮县,置中立府。洪武七年八月,“改中立府为凤阳府,析临淮县之太平、清乐、广德、永豊四乡置凤阳县。”这样,就彻底消除了“重黎”的不详之兆。

“临淮”始于明洪武元年春,朱元璋追谥三哥朱重六为临淮王,此前的历史中没有“临淮”地名。《水浒传》中,高俅被跌配出汴梁,来到了临淮州,写的是燕王(朱棣)之藩前被派到凤阳考察民情。晋安帝义熙元年置燕县代替钟离县,临淮州就隐写了这个“燕”字,以隐写大明燕王。

《水浒传》以及四大名著都是隐写的大明历史,其中也揭秘了大明国号的来历。

四大名著早就揭秘了大明国号来历

朱元璋虽以祝融为国号,但大明却不是火德运,而是以“水木火金土”五德为运。如果一定要给大明定个国运,那就应当是“五德运”,所以,《水浒传》中就虚构了一个“太祖武德皇帝”。武,既是吴的谐音,也是五的谐音,寓意大明“五德皇帝”。五德从“洪”开始,五德皇帝也是五德皇帝。

《水浒传》的故事是从嘉祐三年开始的,因为两京流行瘟疫,仁宗采纳范仲淹的建议,以洪太尉为钦差,到龙虎山诏请张天师进京祈禳瘟疫。

北宋嘉祐三年并无瘟疫,范仲淹也已故去六年,而洪太尉见到的虚靖先生却是宋徽宗时期的张天师。这一切的虚构,实际上是隐写的洪武三年朱元璋“封建诸子”,因为封建诸子而引发了藩镇之乱。这场瘟疫就是“朱温(瘟)”,范仲淹曾用名朱说,施耐庵以此引喻为朱元璋说。太尉是武职,洪太尉就是“洪武”。

《水浒传》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章回小说,最先以“回”为目录划分故事章节,“回”就是吴回的“回”。后来,《西游记》以北宋邵雍的《清夜吟》把一百回分为二十卷,每卷五回,也暗写了吴回。

《水浒传》第三十一回“武行者夜走蜈蚣岭”杀飞天蜈蚣王道人,蜈蚣即吴国公,飞天蜈蚣王道人,其中就暗写了“吴王”。武松、武行者,都是写的朱元璋。武,是“吴”的谐音,松是“十八公”,朱元璋生于天历元年九月十八日,公,“从重八”。行者,隐写的是朱重八从皇觉寺出来逃荒的历史。

《西游记》中的孙行者,就是《水浒传》中的武行者,在《西游记》的语境中,孙即猢狲,寓意建于猴年的大明。洪武元年是农历戊申年,朱元璋定鼎石头城,所以是一只“石猴”。

武行者杀了吴国公、吴王,孙行者以昴日星官三声鸡叫杀了蜈蚣精,这样精绝的“诗禅”隐语,写的就是朱元璋自称吴王,却以大明为国号的历史原因。朱元璋觉不满足于做火正,他要比肩五帝。吴回不过是火正之神,没有做过皇帝,因此,朱元璋称帝就不以“吴”为国号。

《三国志通俗演义》“刘玄德北海解围”这则故事中,取材《搜神记》写了一段火德星君下界化为一美妇,去烧糜竺家的故事。原故事中,此美妇自称“我乃天使”,并没有说是火德星君。火德星君就是灶王,灶王即祝融。

东汉时期,刘秀废封建,根本就没有“诸侯”。《三国志通俗演义》写的是“十八镇诸侯”大火并,实则隐写的是大明藩镇之乱,诸侯是“朱猴”的谐音,这段火德星君下界烧糜竺家的故事,就是讲的大明国号来历。因此,这部小说中就反复写“火烧”的故事,比如,火烧乌巢、火烧赤壁、火烧博望坡……火烧赤壁、火烧夷陵、火烧上方谷……等等。

祝融即大明,《三国志通俗演义》之后,《水浒传》、《西游记》、《石头记》都是一片大火,《石头记》中的葫芦庙大火“烈火烹油”,寓意大明(南明)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榔被吴三桂以柴薪之火焚化。

兴于祝融,亡于祝融,大明“又向荒唐演大荒”。

附:四大名著都以女娲补天贯穿全书

《石头记》开篇故事就是女娲补天,《西游记》在平顶山故事中借银角大王之口,明写了女娲补天。这两部书又以芦苇、葫芦隐写女娲补天“积芦灰以止淫水”。《三国志通俗演义》则以多处芦苇、葫芦隐藏女娲补天神话,《水浒传》中有117次写芦苇、25次写葫芦,同样说的是“积芦灰以止淫水”,淫水即洪水,隐喻洪武。

女娲补天神话出自《淮南子》,朱元璋就是“淮南子”。《淮南子》本名是《鸿烈》,《西京杂记》卷三中说:“ 淮南王安 著《鸿烈》二十一篇。鸿,大也;烈,明也;言大明礼教,号为《淮南子》。”此说出自东汉高诱《淮南子序》:“鸿,大也;烈,明也;以为大明道之言也。”

四大名著或明写或暗写女娲补天神话,表明其作者隐写的都是大明历史。因此,解读大明国号来历依据的是《明实录》,非常可信。

《石头记》中说,女娲于大荒山无稽崖炼石补天,此“无稽崖”就是吴姬鸭。吴,即吴回,吴回是颛顼帝后裔,也姓姬,鸭为甲鸟,喻凤阳以及朱雀之地燕雀湖上的大明皇城。吴姬,就是大明。

《西游记》中有乌鸡国,乌鸡也是吴姬,与无稽崖是一个寓意,揭示的也是大明国号的来历——祝融即大明,“大明”其实就是“吴”。大明故有“日月”的寓意,但为避东吴之“吴”而以家史典故,用“大明”为国号,恐怕才是朱元璋最初的用意。

0 阅读:46

绿野萍踪文化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