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时期,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对吏治方面管理不善,甚至可以说是相当放纵的。这就导致清朝的吏治情况变得极为糟糕,腐败现象层出不穷,而且这种腐败可不是表面上的、浅层次的问题,而是已经深深扎根在了整个官僚体系之中,严重影响着清朝的统治根基。后来嘉庆皇帝登基了,他意识到吏治腐败问题的严重性,于是采取了行动,把和珅这个大贪官给除掉了。和珅在当时那可是富可敌国,贪污受贿的行径十分恶劣。嘉庆皇帝本想着除掉他能对扭转吏治腐败的局面起到较大作用,可实际上呢,就整个清朝吏治腐败的大环境来看,这一举措所起到的作用实在是太小了,就好比想用一杯水去扑灭一场熊熊大火一样,根本无济于事,对于全局来说依旧是改变不了多少现状的。
嘉庆皇帝其实也算得上是一位怀有抱负的皇帝呢。在当时的情况下,他好歹是察觉到了大清国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且呢,针对这些问题,他也着实采取了一些补救的办法,想要努力去改善状况。然而可惜的是,尽管他付出了这些努力,最终却还是没办法成功地把大清国重新引到正轨之上,让大清国继续沿着正确的发展道路前行。
在嘉庆皇帝在位的那个时期,四川这块地方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白莲教起义啦。而恰恰就是因为这起白莲教起义的事件呢,嘉庆皇帝从中发现了大清国的一位堪称“青天大老爷”的人物。
大家知道这次白莲教起义最终是被谁给平定下去的吗?而且啊,又为什么会说嘉庆皇帝在经历了这次白莲教的叛乱之后,居然从中发现了一位被称作“青天大老爷”的人物呢?那么,这个备受人们称赞的清官,他到底又是谁?
白莲教叛乱
在公元1799年的2月,我国历史上有一位皇帝离世了,他就是乾隆皇帝,要知道乾隆皇帝可是有着很长的寿命呢,在当时的皇帝当中算是极为长寿的啦。当乾隆皇帝驾崩的这个消息传播开来之后,那可真是引起了不同的反应哦,有的人得知这个消息后满心欢喜,而另外一些人呢,则是满脸愁容。
嘉庆皇帝心里是欢喜的,可贪官和珅却是发愁得很呐。想当初,乾隆皇帝在世的时候,那对和珅的关照程度,比对自己亲生儿子都要更上心呢。就因为这,嘉庆皇帝心里头别提多不舒服啦,一直都对此事耿耿于怀。
在当时那个时期,和珅所拥有的权力那可真是相当大呢,甚至比身为“二皇帝”的嘉庆的权力还要大上许多。就因为和珅权力如此之大,嘉庆帝即便心里对和珅可能有着诸多想法,但在实际行动上,还真的是不敢轻易对和珅采取什么举措呢。
要知道,乾隆皇帝驾崩之后,和珅可就失去了最大的靠山啦。这时候呢,嘉庆皇帝心里盘算着的头一件要紧事儿,那就是要把和珅给处置掉,让他彻底没活路。
嘉庆即便身为尊贵无比的天子,也没办法不把法律当回事儿,不能随心所欲地想处死谁就处死谁。就拿和珅来说吧,当时和珅才刚刚获封公爵呢,嘉庆要是想要处置和珅,将其杀掉,那也得找出一个合适的理由才行呢,毕竟一切都得按照规矩、依着法律来办。
话说在嘉庆元年的时候,四川那边出了状况。当时的四川总督勒保向朝廷呈递了上书,内容是说在四川境内发生了白莲教的叛变事件,情况挺严重的,所以恳请朝廷能够尽快派遣军队前往支援呢。而这个时候的嘉庆皇帝,心里头正为找不到合适的办法去整治和珅而发愁呢。没想到这四川白莲教叛变的事儿一出来,可就给他提供了一个能够采取行动的理由啦。
和珅这个人,有个很明显的情况,那就是他并不擅长领兵去打仗这件事儿,可以说这就是他唯一存在的不足之处啦。然而呢,嘉庆皇帝心里其实是明明白白知道和珅在领兵打仗方面不行的,可即便如此,嘉庆皇帝还是下达了命令,让和珅带着兵去平定发生的叛乱呢。
和珅心里很清楚,自己压根就没那带兵打仗的本事。既然如此,他干脆就当起了甩手掌柜,啥都不管了。为啥他能这么放心呢?因为,那四川总督勒保可是和珅的自己人呐,和珅琢磨着,勒保肯定不会跑到皇帝跟前打自己的小报告的,所以他就心安理得地当起了这个甩手掌柜啦。
然而,和珅这边倒是轻松自在得很呐,可这一下,却把下面的那些官员们给折腾得够呛。您瞧瞧,就连平日里压根就没带过兵、没打过仗的县太爷,都被逼得没办法,只能抄起家伙硬着头皮往战场上冲啊。这可把一众官员折腾得那叫一个苦不堪言,心里头满是无奈和抱怨。
在四川当地呢,有一位官员名叫刘清。这刘清啊,他心里头是有着上战场的想法的,可说到交钱这件事儿,他属于那种既想上战场又不想交钱的情况。其实呢,也不是他故意不想交,实在是他手里也没那个钱可交,就算他主观上想交,那也得有能交得出的钱才行呐。
“清天”大老爷
在四川曾有一位官员名叫刘清,他是贵州籍贯的人呢,在四川南充出任知县一职。这位刘清啊,打从出生起就有着一种活泼爱闹的性子,为人处世特别豪爽大气。而且,他在履行知县职责的过程中,那可真是行事清正廉洁,每件事都办得清清白白的,从来都没做过任何对不起良心、有愧于百姓的事儿。也正因如此,当地的老百姓们对他那是赞不绝口,纷纷夸赞他是一位难得的好官呐。
他名字里有个“清”字,就因为这,百姓们便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做“刘青天”呢。
白莲教起义爆发以后,这刘清可就没过上几天能睡好觉的安稳日子喽。他心里老是担惊受怕的呢,就怕那白莲教的人会跑到南充县境内来,为啥怕这个呢?还不是担心他们一来,就会打扰到本地那些老百姓平平静静的生活嘛。
在那样的情况下,他做出了一个举动,那就是招募了足足五百个本地的身强力壮的男子呢。他这么做是有着充分考虑的,主要就是为了防备可能出现的意外状况。要知道,当时存在白莲教来袭的这种担忧,万一白莲教真的打过来了,他刘清就可以依靠这招募来的五百个本地壮汉来保护自己的安全啦,也好让自己在那种危险的情形下有应对之力。
没过多久,省政府下达了一则通知,要求刘清带领相关人员赶赴前线执行任务。
刘清那可是早就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啦,一刻都等不了,当下就领着他手底下的五百号人直奔前线而去。要说刘清手底下,有个叫罗思举的人呢。这人可不简单,以前是个江洋大盗哦,在中原地区那可是干过好几桩大买卖的,就靠着这些“买卖”,着实赚了好大一笔钱呐。
然而,在他有了钱以后,却在交友方面出了问题,碰到了一些同行之人。这些人着实可恶,他们先是把罗思举的钱财给强行抢走了,而后竟然还把罗思举一个人孤零零地丢在了山上。
有那么一些人,原本想着罗思举被困在山上,肯定会被饿死在那儿。毕竟在山上,生存条件那么艰难。可他们不知道,罗思举行走江湖好些年了,在这漫长的江湖生涯里,怎么可能没点能保住自己性命的本事呢?后来,罗思举从山上下来了。按常理说,要是一般人遭受了这样被困山上差点饿死的遭遇,可能就会去找那些害自己陷入如此境地的人报仇去了。但罗思举可不一样,这个时候的他,就好像经历了什么重大的事情,一下子变得“大彻大悟”了,所以并没有去寻那些人的仇。
他辗转来到了相对偏远的蜀地,心里盘算着要在这儿寻个合适的地方,安安稳稳地过上普通人的生活。一路寻觅下来,就这么机缘巧合地来到了刘清这个县。
有个人叫罗思举,他的轻功那可真是相当厉害,翻墙上房对他来说就如同玩耍一般轻松自如。这时候有个叫刘清的人,他察觉到了罗思举的与众不同之处,发现这人可不简单呐。不过呢,刘清并没有去询问罗思举以往的经历,就这么把这份好奇先放在了一边。后来,在刘清的大力帮助之下,罗思举成功当上了南充县的捕快呢,也算是开启了他人生的一段新旅程啦。
话说当时,刘清接到命令要前往平定叛乱一事。这时候呢,罗思举因为想要保护刘清,便也跟着一同前往了。之后,刘清带着罗思举一同去面见了叛军将领罗其清,其目的是想要劝说罗其清投降,可最终这劝降的尝试并没有取得成功。
刘清心里有着这样一番看法,他觉得那些起来造反的白莲教教徒,实际上都不能算是坏人呢。他们之所以走上造反这条路,实在是因为被逼到了绝境,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了。所以呢,当刘清负责去平定白莲教的这场叛乱的时候,他首先采取的办法就是去劝对方投降。在他看来,能不使用武力、不动用刀兵那是最好不过的了,尽量通过劝降的方式来解决这场叛乱的危机。
他用的这一招可真是发挥了大作用,居然就靠着这一招,成功地抓到了白莲教叛乱首领当中的王三槐呢。
这件事得从一个叫王学礼的人说起,他呢,是叛军里头的一个头领,不过呢,可别小瞧了他只是个小头领哦。要知道,他可有个不一般的身份呢,他竟然是叛军三大头领之一徐天德的舅舅。
刘清和王学礼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在交谈过程中,刘清从王学礼那里获知了大量的情报信息。其中有一个情报极为关键,就是徐天德和王三槐这两人内心其实都有着想要投降的想法,只是一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机会来实现投降这件事。
刘清听到这话后,心里不禁暗忖,这可真算是撞到枪口上啦。要知道,他自己原本就没打算动用兵力呢,而巧的是,对面那一方同样也不想轻易动兵。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双方都能够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认认真真地谈一谈,那这事情不就可以顺顺利利地得到解决了嘛。
话说刘清遇到了一件事情,之后呢,他就把这件事向自己的上级勒保作了汇报。而当时那个情况,勒保正在和和珅一块儿喝酒呢。勒保一听刘清汇报的这件事,都没怎么多考虑,立刻就应允了刘清针对这件事所采取的做法。
值得一提的是,和珅还在物质方面给予了刘清一定的帮助呢。他特意吩咐手下人,把一些喝剩下的酒菜给刘清他们送了过去,目的就是让刘清能够用这些酒菜去招待那些叛军的首领。
没过多久,刘清经由王学礼的关系和王三槐取得了联系。刘清心里琢磨着,要想把这事儿处理得妥妥当当、毫无纰漏,那就得请王三槐吃顿饭,说不定在饭桌上能把事情都给说清楚、解决好呢。于是,刘清便有了邀请王三槐吃饭的打算。
然而,王三槐这个人做事极为谨慎小心。他心里老是犯嘀咕,想着自己要是一旦走出山寨的话,很有可能就会被官府给抓起来。没办法,刘清为了能和王三槐有所接触、达成目的,只好带着准备好的酒菜进入到山寨里面去了。
刘清在做官期间,那可是相当有名气。他有个“刘青天”的名号,这名号可不得了,可不是仅仅在他所任职的那个县被人知晓哦。要知道,就连白莲教的人,都对这个名号有所耳闻呢。
王三槐与对方两人一同商议了诸多事宜。经过一番商讨之后,王三槐最终表示愿意投降,不过呢,他也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官府得保证不能去为难他的族人。
清官与贪官
刘清对王三槐的要求给予了应允,表示会给予他应有的尊重。随后,王三槐便跟着刘清一同前往和珅与勒保所在之处。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当王三槐来到和珅与勒保跟前时,勒保即刻下令让人把王三槐给抓了起来。
在那之后,王三槐就沦为了和珅的所谓“战利品”。你瞧,他被人关押在了囚车之中,然后就这么一路被带回了北京去啦。
话说乾隆皇帝在知晓了这件事情之后,心里那叫一个高兴。就因为这件事,他觉得和珅表现很不错,于是便赐给了和珅一个公爵的爵位呢。
在清朝时期,官员们的爵位设定呢,依旧是依照“公侯伯子男”这样的等级体系来划分的哦。在这个体系当中,公爵的地位那可是相当高的呢。就拿和珅来说吧,他所拥有的爵位就是公爵,从清朝爵位的整体情况来看,能获封公爵,这级别已经是非常之高啦,足以说明和珅在当时的地位不一般。
嘉庆皇帝心里头着实不甘心呐,于是决定亲自去审问王三槐。他满心期望着能从王三槐的嘴里挖出和珅的什么把柄来,可一番审问下来,却压根儿没找到能扳倒和珅的有力证据。不过呢,这一趟也不能说完全没收获,在审问的过程中,嘉庆皇帝从王三槐的口中知晓了刘清这个人的存在呢。
王三槐曾对人说起,在他眼里,刘清那可是一位极其完美的官员呐。嘉庆皇帝听闻此事后,心里就琢磨开了,这刘清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居然能让叛军都对其赞不绝口呢?怀着这份好奇,嘉庆皇帝便派人悄悄地去对刘清展开了一番调查。
你要是不查,还真不知道情况呢。这一仔细去查,可真是让人吃了一惊啊。原来有个叫刘清的人,按道理早就应该得到升职的机会啦。可谁能想到呢,他的上级每次在相关的场合,都一个劲儿地说他的坏话,就因为这样,硬生生地把他升职的事儿给压下去了,让他一直没办法得到应有的晋升呢。
嘉庆已然知晓了这件事情,那肯定不会任由刘清继续遭受那些贪官的欺辱。毕竟嘉庆清楚了情况后,怎么可能还坐视不管,肯定得护着刘清,不让那些贪官得逞,使其免遭欺负呢。
就这样,他干脆利落地把刘清之前错失的那些升官机会一股脑儿地全还给了刘清。直接将刘清从知县这个职位大力提拔起来,让其坐上了四川按察使的位子。要知道,知县一般来说也就是正县级的官员级别,而四川按察使呢,那可是相当于副省级的官员级别。这一下,刘清可是连升了八级呢,真的可以说是凭借自身的能力和功绩获得了应有的晋升,完全称得上是实至名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