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患者由两种人组成:天才和人才

无知的求道者 2021-12-01 18:19:31

传统观点认为,自闭症患者处理信息的能力极差且智力迟钝。根据这个理论衍生出一个结论,大部分自闭症患者或多或少有智力问题,而且还有可能会伴随终身。

但是,事实真是这样吗?

对于“自闭症”的解释,在《贪婪的大脑》一书中,已经给出了两种严谨的解释。

我们所定义的“自闭症”人群,在社交以外的某一方面,有很大可能是百里挑一的人才,也有很小可能是万中无一的天才。

他们并不是智力低下,而是对于信息处理有些严重的“偏科”而已。

而造成“偏科”的现象有两个原因,兴趣偏好和DNA变异。

引用网络语言的话说,某人虽然在人际沟通方面,可能患有严重“社交恐惧症”,但是在其他方面,可能正是一种“NB症”。

把心封起来

01自闭症的表现

从精神病学的角度讲,自闭症是一种极为特殊且让人捉摸不透的综合征。通常表现为不理解他们的语言表达以及情感,且自身的表达能力低下。

所以,基于上述原因,传统的观点认为,自闭症患者具有某种先天缺陷,不具备社交能力。

比如,我们生活中对于这类人群就比较常见,非常的不善言谈,甚至于你不主动找他说话,他就完全坐以待毙等你来主动搭讪,然后双方的关系才开始熟络起来。

又或者你跟他开玩笑,他会一脸懵圈的样子,很不能理解你话语中的言外之意。

大部分人如果是这种情况,不可否认的是,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后期通过锻炼才会有更大的改观,反之,这种被误认为“智力迟钝”的现象,会有一定的几率伴随终身。

所以,按照群体普遍的观念,我们通常会认为此人智力低下,产生了心理障碍,为了逃避这种尴尬的情景,引发了自闭症。

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倘若告诉一个人,他在受到自卑情结的侵害,这样只会让他更加自卑,而不是想方设法去克服这种情绪

我个人感觉,自卑和自闭有很大的强相关关系。如果周边人对某一人的自闭行为指指点点,那么,这个人有很大可能会更加自闭。

但是,从当事人的内心来讲,他的心犹如被困在孤岛,心里一直发出求救的信号。孤岛外的人,不但没有施以援助之手,反而是像看怪物似的指指点点,那么,当事人会更加不愿意上岸,反而会更加自闭。

那么,自闭真的是智力低下吗?并不是,而且很有可能是某一方面的天才。

所以,我们要相信科学和事实,而不是因人性丑陋所达成的“共识”。

自闭孤独

02自闭不是智障

当然,为了证明自闭≠智障这一结论,科学家往往会有区分两者的测试方法。

测试智商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韦氏智力测试,一种是瑞文推理测试。但是,如果将同一批测试人群,分别纳入这两种测试方法后,结果则截然不同。后者往往比前者有更高的测试成绩,几乎高出30~70分。而且,从整体来看,他们的智力和其他正常的孩子一样。

我们经常受制于测试方法而妄下论断,将某某人贴上智力低下的标签。

所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反对给自闭症患者贴上智障的标签。

而人性的丑陋却经常以自身优势为参照点评判周边的人。

比如,在古代,贵族经常评判百姓为“愚民”,而老百姓经常评判贵族为“奸诈”。前者以认知作为评判标准,后者以道德作为评判标准。

这从某种程度来讲,就是以己之长评判对方之短的坏毛病。农民擅长种植,贵族擅长政治,分属不同的利益结构,自然也不同。如果让贵族来种植,那么,岂不也可以成为“愚贵”。

测试

03自闭症只是对社交不感兴趣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一些不擅社交的职场人员完全可以正常生活,且智商超高。比如北大的“韦神”。

又或者咱们身边的朋友,看不上不善言谈,但是,在其他的某一方面,确实有其独到的见解。

也就是说,如果自闭症导致智力低下的话。那么,按照常理推断,应该对任何一个领域的见解都难以理解才对。就好像一名学生,如果智力低下,所有学科应该都不及格才对。但是,如果但凡有一个学科合格了,咱们就不能妄自断言其为“智力低下”。几乎可以断定是因为“偏科”。

从这个逻辑来说,自闭症与智力低下并不存在绝对的直线关系。那么,有很大可能是因为对于“弱项”缺少锻炼或者不感兴趣而已。

在“早期介入丹佛模式”与“爱子计划”中,也证明了这点。对患有严重自闭症的儿童进行行为强化后,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同时,也证明了,自闭症与智力低下并无关系。

在《贪婪的大脑》一书中,作者这样认为:一些自闭症患者语言能力弱,或者缺乏社交技巧,我认为部分原因在于,他们一开始就被其他更具有模式性的东西所吸引,没有兴趣学习语言或社交技巧,而原本他们完全有可能掌握这些技能。

我经常在网上看到这样的文章:智商越高的人,越不喜欢社交。

对于这种情况,我个人理解为一种兴趣偏好而已。对于他们来说,由于社交不在兴趣范畴之内,所以无法深入研究且执行,导致无法掌控,所以对他们来说,社交可能就是一种无序,一种混乱。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某些科研领域,他们却富有逻辑性,成为行业的佼佼者。所以,他们有意避开社交弱势,因为这让他们感受到信息过多,又无力消化压缩,感觉到压力过大。而在我们普通人看来,却是自闭而孤独的。其实,我们只是不了解他们的世界而已。

所以,他们虽然不善于社交,但是,很有可能是某一方面的人才。

你感觉自己不溶于世而自闭吗?你很有可能是某一领域的人才,需要你自己寻找那个让你感觉开心快乐的领域。

社交

04自闭症不是人才,就是天才

斯蒂芬·威尔特希尔只需要看一眼外面的景色,不需要不断地抬头看,就能准确地画出一幅风景画。

德里克·帕拉维奇是一位出色的钢琴家,虽然他双目失明 ,但是,他一个曲调他只要听过一次就能准确弹奏。

丹尼尔·塔米特,能记住很长的数字以及超乎常人的运算能力。

少数自闭症患者在某些方面具有超乎寻常的能力。

如果我们认为他们三个人是由于极富本领域的经验而有此本领,显然不太现实。因为对于音调,景色,数字都是极具细节的,而不是以经验作为依据,而应该以其超强的敏感度作为依据。

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他们异于常人,如此独特呢。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如果说精神分裂症患者是由于基因变异导致其DNA序列中,缺失了一个DNA片段,那么,自闭症则恰恰相反。

自闭症同样也是由于基因变异,但是不同的是,其DNA序列中多出一条DNA片段。

所以他们处理信息的敏感度和运算速度要快于常人好几倍。我个人是这样理解的。人体约有四十万亿至六十万亿左右细胞,每一个细胞中都有DNA序列。那么,也就意味着,如果多出来一条DNA片段,也就意味着多出来四十万亿至六十万亿左右个此片段的DNA。

(以上仅作为 业余人士的理解,如有错误,请更正)

DNA

所以有些自闭症患者正因如此,他们的注意力比正常人更加集中且持久,所以更加能细致入微地观察周围世界。

但是,不幸的是,对于一些噪音,他们也会比正常人更加尖锐,刺耳。

也就是说,与他们而言,感兴趣的东西,会超乎常人的感觉异常美妙。而反感的人和事,也会感觉到超乎常人的厌烦。

就好像常人看到一只壁虎,会慢悠悠的躲开,但是,在他们看来,可能就是一只科莫多巨蜥,会非常急迫的躲开。

所以,他们更容易患有自闭症,而选择生活在自己认定的美妙世界中。

根据最近的统计数字,所有的自闭症患者中,大部分自闭症患者在感知或分析方面具有特殊才能,而大约只有10%的患者具有某种极为特殊的天才能力。

所以,从以上数据来看,所有自闭症患者中,大部分是某一方面的人才,有10%是天赋异禀的天才。

如果你是企业领导,对于自闭者,一定要善于发现和挖掘他的优势,为企业添砖加瓦。

拓展认知,仿若拨开人生云雾,原来四处都是路。想了解更多认知领域,请关注我。

0 阅读:50

无知的求道者

简介:扩展认知,仿若拨开人生云雾,原来四处全是路.